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雲岡研究院舉行“民族融合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討會

發布時間:2022-05-17 16:46: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人民網大同5月11日電(記者 桑莉媛)5月11日上午,雲(yun) 岡(gang) 研究院舉(ju) 行“民族融合與(yu)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深入挖掘雲(yun) 岡(gang) 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內(nei) 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在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ti) 過程中,雲(yun) 岡(gang) 石窟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地位,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過去兩(liang) 年,雲(yun) 岡(gang) 研究院堅持科研立院,在雲(yun) 岡(gang) 石窟的保護、基礎研究、文旅融合等方麵集中發力。”雲(yun) 岡(gang) 研究院院長杭侃表示,希望未來將雲(yun) 岡(gang) 研究院建成“雲(yun) 岡(gang) 學”領域的學術高地,雁北地區的文化發動機。

  據介紹,本次研討會(hui) 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召開,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彭豐(feng) 文在線上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與(yu)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曆史演進》為(wei) 題,闡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客觀上加快了拓跋鮮卑及諸多北方民族融入中原文化與(yu) 華夏民族的曆史進程。

  山西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向晉衛認為(wei) ,戰國秦漢時期逐漸形成的“五德終始”理論,作為(wei) 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主要曆史觀,對國家的政治文化建設,尤其是民族融合和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形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同大學博士徐小淑以《21世紀以來日本對雲(yun) 岡(gang) 石窟的考古學研究》為(wei) 題,總結了21世紀以來日本對雲(yun) 岡(gang) 石窟的考古學研究概況,梳理其在石窟分期、佛教故事圖以及石窟寺景觀等方麵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觀點。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