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政銀聯手傾力支持產業鏈暢通

發布時間:2022-05-18 15:26:00來源: 天津日報

  5月的津城生機勃勃。在南開區,一家科技企業(ye) 經理何先生盯著公司賬戶上“剛剛好”的信貸額度,看著不間斷發來的訂單,心情如初夏的陽光一樣明媚,年初的愁煩再無蹤影。

  何先生的企業(ye) 主要從(cong) 事化工塔器的設計製作。今年年初,其下遊客戶訂單猛增,這本是好事,他趕緊聯係增購原材料,沒承想受新冠疫情影響,資金周轉亮起了紅燈。何先生雖手握多項專(zhuan) 利,卻苦於(yu) 無抵押品。正當他為(wei) 融資一籌莫展時,中國銀行相關(guan) 分支機構的工作人員“按圖索驥”找上門來。原來,近兩(liang) 年該行通過“銀稅貸”給何先生的企業(ye) 授信180萬(wan) 元,一直助其順利運營。新的一年,該行對客戶中的“雛鷹”“瞪羚”等科技企業(ye) 逐一問需解難。他們(men) 走訪到何先生公司了解情況後,當即向其推送了“知惠貸”。

  “這是銀行專(zhuan) 門為(wei) 我們(men) 科技企業(ye) 開發的,僅(jin) 靠知識產(chan) 權質押就能獲得最高500萬(wan) 元的信用貸款。”何先生告訴記者,他用公司6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很快從(cong) 中行新增了50萬(wan) 元額度,純信用,利率低至3.85%。“正值天津防控奧密克戎的關(guan) 鍵時期,銀行克服疫情影響,開辟綠色通道為(wei) 我們(men) 辦理,真是雪中送炭。尤其難得的是,知識產(chan) 權質押需要第三方評估,評估費3000多元也是銀行支付的。”何先生發自內(nei) 心地為(wei) 中行點讚。

  兩(liang) 年來,天津錨定製造業(ye) 立市發展戰略,以產(chan) 業(ye) 鏈為(wei) 重要抓手穩步推進。在此進程中,如何讓金融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助力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一直是天津相關(guan) 部門和金融機構孜孜以求的目標。

  2020年12月,人行天津分行聯合天津銀保監局、天津證監局印發了指導意見,推動金融支持天津市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重點加大對先進製造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等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不久前,市金融局、人行天津分行、市工信局又啟動了“產(chan) 業(ye) 鏈金融服務2.0版”,要求各銀行機構深挖企業(ye) 資金需求,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擴大信貸資金投放,切實發揮金融對“穩鏈、補鏈、強鏈”的支持作用。

  在管理部門引導下,津城多家銀行增加投放,創新產(chan) 品和服務,展開了“同台打擂”。

  從(cong) 信貸投放上看,記者從(cong) 市金融局獲悉,今年,中行天津市分行將新增製造業(ye) 授信規模27億(yi) 元,新增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貸款50億(yi) 元,新增供應鏈企業(ye) 授信10億(yi) 元,並提供線上金融產(chan) 品;郵儲(chu) 銀行將提供不少於(yu) 6億(yi) 元信貸額度,重點支持具備核心技術能力和競爭(zheng) 力的“專(zhuan) 精特新”及重點產(chan) 業(ye) 鏈領域等企業(ye) ;交行天津市分行則安排50億(yi) 元專(zhuan) 項額度,支持核心企業(ye) 上下遊企業(ye) ……

  而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性、直達性,考驗著金融機構的智慧與(yu) 擔當。

  “天津立足先進製造業(ye) 研發基地建設,采取多項措施支持企業(ye) 科技創新,也為(wei) 我們(men) 銀行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這幾年,我行推出了‘專(zhuan) 精特新貸’‘知惠貸’等一係列產(chan) 品,對科技型企業(ye) 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中行天津市分行負責人說。截至3月末,該行服務科技企業(ye) 超過1000戶,貸款餘(yu) 額超150億(yi) 元。不僅(jin) 如此,作為(wei) 擁有投行、證券、基金、保險等多個(ge) 牌照的商業(ye) 銀行集團,該行為(wei) 很多科技型企業(ye)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專(zhuan) 業(ye) 服務。

  在天津相關(guan) 部門和銀行機構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ye) 走出困境,一條條產(chan) 業(ye) 鏈日益暢達。據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最新抽樣調查,4月份,我市製造業(ye) PMI(采購經理指數)較上月回升1.3個(ge) 百分點,其中,高新技術製造業(ye) PMI上漲1.9個(ge) 百分點,指數重回擴張區間,且高於(yu) 全國水平。

  在經濟學家、南開大學中國財富經濟研究院院長陳宗勝看來,天津的探索難得之處在於(yu) ,“政府引導及時、專(zhuan) 業(ye) 。銀行既注重企業(ye) 的資產(chan) 規模等‘硬’實力,更注重知識產(chan) 權、企業(ye) 品牌和技術力量等‘軟’實力,通過創新產(chan) 品和服務,強化了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的長效機製。多方合力,在關(guan) 鍵時期保證金融服務不斷檔,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真正落到了實處。”(記者 嶽付玉)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