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部署32項重點任務亮出標準化發展路線圖
如何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guan) 於(yu) 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和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以及7個(ge) 方麵32項重點任務。5月18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對《實施意見》進行解讀。
32項任務,
增強江蘇標準影響力
要實現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提出的“六個(ge) 顯著提升”目標、達成“九大重點任務”,每一項都需要高標準支撐、高質量完成。《實施意見》明確,“十四五”期間,我省力爭(zheng) 實現標準化綜合治理效能、支撐引領作用、開放合作程度、創新發展基礎等4個(ge) 方麵明顯增強;具體(ti) 指標上,到2025年,確定新增牽頭起草國際標準60項以上、國家標準1000項以上、新培育企業(ye) 標準總監1000名以上、新建技術標準創新基地30個(ge) 以上等10項具體(ti) 量化指標。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孫滬兵介紹,《實施意見》科學設定目標,體(ti) 現出先進性。從(cong) 全國看,到2025年實現“四個(ge) 明顯增強”的目標高於(yu) 國家要求,特別是強調要讓更多江蘇技術和經驗成為(wei) 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技術標準話語權進一步鞏固提高;從(cong) 長三角地區看,主要量化指標的設定也處於(yu) 領先水平,如“新增主導製定修訂國家標準1000項”“新增牽頭製定修訂國際標準60項”等指標均高於(yu) 周邊省市或持平。
為(wei) 了確保目標實現,《實施意見》提出7個(ge) 方麵32項重點任務,7個(ge) 方麵包括:推動標準化與(yu) 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標準化水平、強化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推進城鄉(xiang) 建設和社會(hui) 建設標準化、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在保障措施上,《實施意見》提出,將強化金融、信用、人才等政策支持,完善“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等相關(guan) 製度,完善標準化統計調查製度,將相關(guan) 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
改革創新,
多項舉(ju) 措首次提出
翻看《實施意見》,記者發現許多目標是首次出現,例如首次明確“實施重點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提升工程,建立健全5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標準”,加快關(guan) 鍵環節、關(guan) 鍵領域、關(guan) 鍵產(chan) 品標準研製應用,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產(chan) 業(ye) 綜合競爭(zheng) 力。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池宇表示,他們(men) 將強化標準頂層設計,在5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都要建立標準體(ti) 係,著力增加地方標準供給;開展數字經濟領域標準前瞻性布局,力爭(zheng) 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網聯汽車等數字經濟核心領域實現標準突破,製定一批技術自主、應用帶動的有影響力的新標準;持續開展重點產(chan) 業(ye) 鏈標準示範應用,爭(zheng) 取獲得更多國家級試點項目;推動“鏈主企業(ye) ”與(yu) 上下遊代表企業(ye) 組團協作,聯合開展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標準試點,總結提煉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化工作經驗等工作入手,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標準化水平。
深化改革創新是《實施意見》一大亮點。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實施意見》提出完善市場主體(ti) 、消費者參與(yu) 標準製定機製,實施團體(ti) 標準培優(you) 計劃和企業(ye) 標準“領跑者”製度等,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其中,“實施重要地方標準‘揭榜掛帥’製度”“推廣企業(ye) 標準總監製度”為(wei) 首次提出。
“原來,地方標準立項主要是靠‘自下而上’申報承擔的做法;實施地方標準‘揭榜掛帥’製度,由政府組織征集確定重大需求後,發榜征集承擔單位,揭榜競爭(zheng) 承擔。”孫滬兵還介紹,企業(ye) 標準總監製度發源於(yu) 南通,是全麵提升企業(ye) 標準化管理水平、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創新舉(ju) 措。目前,南通、揚州等地已有200多名企業(ye) 標準總監上崗,下一步,將向全省推廣這一製度。
協同發力,
讓好政策“落地生根”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如何提升標準引領能力,持續增強江蘇標準的影響力和貢獻力?
2020年,省重點實驗室主持或參與(yu) 製修訂國際標準9項、國家(行業(ye) )標準121項;江蘇第三代半導體(ti) 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省內(nei) 科研單位,聚焦氮化镓材料測試技術,形成10多項國家標準……標準的製定過程,也是科技成果凝練推廣的過程。“科技創新,標準先行。”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表示,他們(men) 將推動標準研製,積極支持國家和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和參與(yu) 各類標準製定;推動標準布局,高度重視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研發部署和標準的布局,鼓勵企業(ye) 積極參與(yu) 第三代半導體(ti) 、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標準研製;推進標準轉化,改革科研評價(jia) 導向,將標準創製作為(wei) 重要科技產(chan) 出指標,鼓勵企業(ye) 加強研究,推動更多的創新成果向標準轉化。
《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強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標準建設,加快製定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相關(guan) 標準。“我們(men) 將主攻薄弱環節,重點在現代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鄉(xiang) 村治理等方麵取得新進展。”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二級巡視員馬德雲(yun) 說,將加快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在全省遴選20家左右生產(chan) 主體(ti) 開展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基地建設;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標準化建設。“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建設20個(ge)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範縣、200個(ge) 生態宜居美麗(li) 示範鎮、2000個(ge) 生態宜居美麗(li) 示範村,出台《江蘇省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建設評價(jia) 實施辦法(試行)》,建立涵蓋縣、鎮、村三級層麵的示範建設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
當前,江蘇正在構建現代服務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實施現代服務業(ye) “331”工程。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介紹,“十四五”時期,江蘇服務業(ye) 將圍繞提高現代服務業(ye) 標準化、國際化發展水平,推進實施“標準化+”行動,提升產(chan) 品和服務的地方標準;突出工業(ye) 互聯網、智慧城市、服務貿易等重點領域,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服務業(ye) 標準化示範項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