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加快四級國土空間規劃編製 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2-05-19 15:55: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5月18日電 (逄鑫珊) 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是加快形成綠色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城鄉(xiang) 建設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山東(dong) 省自然資源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guan) 於(yu)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並監督實施的決(jue) 策部署,加快推進省、市、縣、鄉(xiang) 鎮四級國土空間規劃編製。

  整體(ti) 謀劃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一群兩(liang) 心三圈”區域發展總體(ti) 布局,在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jia) 基礎上,按照國家工作規則,堅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you) 先序,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劃定落實三條控製線,統籌布局農(nong) 業(ye) 、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協調解決(jue) 各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矛盾,一體(ti) 化推進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綜合治理。

  提升城市空間品質。結合不同尺度的城鄉(xiang) 生活圈,對養(yang) 老、教育、托育、醫療、體(ti) 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開敞空間進行謀劃布局,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著力優(you) 化就業(ye) 、居住、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開放空間布局,引導形成“多中心、小街區、密路網”的綠色低碳、安全便利的城市空間網絡結構。

  塑造城鄉(xiang) 特色風貌。統籌劃定各類曆史文化保護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嚴(yan) 格保護。對曆史文化資源富集、空間分布集中的地域,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高度依存的自然環境和曆史文化空間,明確區域整體(ti) 保護和活化利用的空間管控要求。協調城市與(yu) 自然本底關(guan) 係,保護城市山水自然風貌,完善綠色生態網絡和開敞空間,加強城市天際輪廓線和向山麵海沿河景觀廊道控製,構建顯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間布局和形態。發揮田野的生態、景觀和空間間隔作用,保護修複鄉(xiang) 村自然景觀與(yu) 田園景觀。

  加強生態保護和修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山屏-水網”有機生態網絡,築牢全省生態安全屏障。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製和“三區三線”劃定等工作,統籌確定規劃造林綠化空間和位置,實現帶位置上報、帶圖斑下達。加快推進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複、尼山區域國土綠化試點、東(dong) 營市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等項目,係統推進生態修複和國土綜合整治,促進農(nong) 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中集聚、空間形態集約高效,實現生態係統連通完整,努力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