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常遊常新
原標題:紅色旅遊常遊常新
為(wei) 感悟時代進步和曆史變遷,從(cong) 革命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全國多地推出“喜迎二十大”主題紅色旅遊線路,掀起紅色旅遊又一高潮。圍繞“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見證時代進步”主題,江蘇省近日推出20條“喜迎二十大 見證新江蘇”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將江蘇省內(nei) 眾(zhong) 多紅色資源和特色旅遊景點串聯成線,充分展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人民的奮進曆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地方考察時多次瞻仰革命聖地、紅色舊址和革命曆史紀念場所,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精神血脈。20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100周年,紅色旅遊熱度更高,旅遊人群呈現出年輕化、家庭化等新變化。《“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在構建旅遊空間新格局、豐(feng) 富優(you) 質旅遊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提升旅遊消費服務等篇章中,對紅色旅遊有重要闡述。作為(wei) 我國旅遊業(ye) 中重要的一支,紅色旅遊在涵養(yang) 民族精神、帶動地方發展等方麵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紅色文化更入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運用,反複強調用好紅色資源、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2018年發布的《關(guan) 於(yu) 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指出:“革命文物凝結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光榮曆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li) 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ti) ,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滋養(ya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力量源泉。”
2011年召開的全國紅色旅遊工作會(hui) 議上宣布,全國紅色旅遊二期規劃對紅色旅遊內(nei) 容體(ti) 係進行拓展,將1840年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的以愛國主義(yi) 和革命傳(chuan) 統精神為(wei) 主題、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曆史文化遺存納入紅色旅遊發展範圍。紅色旅遊內(nei) 容的拓展,有利於(yu) 傳(chuan) 承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和優(you) 秀傳(chuan) 統精神,不斷增強紅色旅遊的時代性和現實感,進一步挖掘紅色旅遊的寶貴精神財富。
近年來,紅色旅遊已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社會(hui) 課堂”,推動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在紅色旅遊目的地,件件實物、圖片、資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艱辛而輝煌奮鬥曆程的見證,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個(ge) 個(ge) 濃縮著民族精神的紅色故事,是紅色旅遊的重要吸引物,有著鼓舞人心的力量。
《中國紅色旅遊發展報告(2021)》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和青少年是紅色旅遊的核心客群,也是紅色教育的重點對象。相關(guan) 統計顯示,2019年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接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和14歲以下遊客近1億(yi) 人次,占其接待遊客總數的25%以上。與(yu) 發展初期相比,紅色旅遊已不僅(jin) 是中老年人鍾愛的旅遊,更成為(wei)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接受愛國主義(yi) 教育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的重要形式。此外,各級各類學校積極推進“紅色旅遊進校園”,將紅色文化內(nei) 涵深植於(yu) 學生心中。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開展紅色旅遊“雲(yun) 課堂”,推出12堂紅色旅遊精品網課,將紅色旅遊與(yu) 雲(yun) 端教育相結合,發揮紅色旅遊的社會(hui) 教育功能。
成為(wei) 青年新時尚
年輕化已成為(wei) 中國紅色旅遊的鮮明特征。數據顯示,2021年,微博話題“建黨(dang) 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累計閱讀量超過1億(yi) 次,相關(guan) 信息觸達人群超過3.7億(yi) 人次。其中,“00後”“90後”人群占比達51%以上,瞻仰革命景點、感受革命文化,正成為(wei) 年輕人中的新潮流。
“五一”假期,浙江省龍泉市住龍鎮住溪村紅軍(jun) 街上的民宿燈火通明,遊客身著紅軍(jun) 服,聽村民講紅色故事。這個(ge) 依山傍水的山村裏不僅(jin) 有紅軍(jun) 街,也有紅色記憶館、紅軍(jun) 廣場,紅色文化氛圍濃厚,龍浦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粟裕辦公舊址等就位於(yu) 此。2011年,當地政府對龍浦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進行修整,打造成為(wei) “紅色記憶館”。2020年以來,已有5萬(wan) 多名少年兒(er) 童到此開展“小紅軍(jun) 遊學”活動。近年來,當地通過“紅色+民宿”“紅色+賞花”“紅色+研學”等方式,不斷豐(feng) 富紅色旅遊內(nei) 容,吸引周邊地區年輕遊客前來。今年,露營經濟火熱,當地的旅遊從(cong) 業(ye) 者及時添置露營裝備,滿足遊客需求。
年輕遊客越來越多,紅色旅遊目的地的呈現方式也在不斷更新。紅色展館由過去的靜態展陳轉變為(wei) 動態、沉浸式、體(ti) 驗式展陳,紅色故事變得更加生動、鮮活。同時,VR、AR、數字化等技術的應用,既是對紅色旅遊產(chan) 品的創新,也為(wei) 遊客帶來了全新體(ti) 驗。2021年6月,陝西延安紅街正式迎客,大型沉浸式紅色情景體(ti) 驗劇《再回延安》,借助科技手段,讓遊客融入劇情,深度體(ti) 驗紅軍(jun) 長征時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辛過往,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場場爆滿。
帶來發展新機遇
廣東(dong) 省陸豐(feng) 市金廂鎮是一片紅色熱土,當地群眾(zhong) 曾保護南昌起義(yi) 後來到下埔黃厝寮村治病的周恩來渡海去香港。通過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當地村民吃上旅遊飯,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天當房,地當床,稻草當棉被,野果當食糧,紅軍(jun) 都是英雄漢,戰士越戰越堅強……”歌頌紅二十八軍(jun) 的歌謠在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包家鄉(xiang) 鷂落坪村傳(chuan) 唱至今,當地還有著豐(feng) 富的生態旅遊資源,紅綠融合成為(wei) 推動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途徑。江西省廣昌縣驛前鎮高虎腦村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通過保護開發紅色遺存,發展紅色旅遊,實現了由貧困村到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的轉變。
以《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實施為(wei) 標誌,中國紅色旅遊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帶動了一大批紅色遺產(chan) 地的發展。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紅色旅遊成為(wei) 旅遊扶貧的重要內(nei) 容。紅色遺產(chan) 地大多紅色資源豐(feng) 厚,生態環境優(you) 良,當地通過發展紅色產(chan) 業(ye) ,打造紅色品牌,推動紅色旅遊蓬勃發展,走出了成功的致富路。
近年來,紅色旅遊也成為(wei) 城市居民消費的重要領域。北京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早期傳(chuan) 播的主陣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主要孕育地之一,紅色資源豐(feng) 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防教育示範基地等構成了北京的紅色旅遊格局。北京是遊客心目中重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紅色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紅色旅遊發展勢頭強勁,北京漲幅第一。在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紅色文化成為(wei) 其著力打造的“四大品牌”之一“上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了讓上海的紅色旅遊常遊常新,上海通過一係列措施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旅遊產(chan) 品體(ti) 係,研發精品線路,深化區域合作,推動上海成為(wei) 全國紅色旅遊發展高地。
從(cong) “憶苦思甜”到看國家發展步伐,紅色旅遊的內(nei) 涵已大大拓展。《報告》統計數據預測,到2023年中國紅色旅遊市場規模有望接近萬(wan) 億(yi) 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5月19日 第 11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