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五條綠色走廊”迸發發展活力
表裏山河,孕育厚重河東(dong) 。去年以來,運城立足獨特的山川資源、區域優(you) 勢,結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創建,因地製宜科學謀劃,著力打造沿黃、沿汾、沿涑水河、沿中條山和峨嵋嶺的“五條綠色走廊”,以項目建設帶動發展全局,以示範引領點燃衝(chong) 天幹勁,綠水青山正加速蝶變為(wei) 造福百姓的金山銀山。
以沿黃8縣(市)為(wei) 重點,高標準打造的“沿黃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帶”,串聯沿線生態、農(nong) 業(ye) 、文化、鄉(xiang) 村旅遊等資源,全力實施沿黃美麗(li) 鄉(xiang) 村“1+5”工程(以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為(wei) 紐帶,打造“特優(you) 農(nong) 業(ye) 、生態保護、文旅融合、美麗(li) 鄉(xiang) 村、特色小鎮”五大基地)。截至3月底,其謀劃實施的256個(ge) 項目,已完成投資47.23億(yi) 元,65個(ge)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正加緊實施,獨具晉南特色的黃河文化風情體(ti) 驗帶華章初展。
“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分布於(yu) 145公裏汾河岸線的4個(ge) 縣(市),圍繞水生態治理、生態文旅融合和高質量發展,共梳理謀劃了7大類39個(ge) 重大項目,規劃建設總長度116公裏、配套“主體(ti) 、慢行、服務、信息、景觀”五大係統的汾河旅遊公路,以多維度構築“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範帶”。一條水清岸綠、村靚業(ye) 興(xing) ,自然景觀與(yu) 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水利長廊、生態長廊、文旅長廊正躍然眼前。
圍繞200公裏的涑水河,沿線6個(ge) 縣(市、區),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的同時,融合農(nong) 耕文化,導入特色產(chan) 業(ye) ,立體(ti) 化建設集“田園勝景、康養(yang) 福地、農(nong) 旅廊道、產(chan) 業(ye) 沃土”於(yu) 一身的沿涑水河田園風光示範帶。如今,其超前謀劃的83個(ge) 建設項目,已累計開工38個(ge) 。到2025年,預計將有50家以上田園綜合體(ti) 盛裝迎客。
以中條山生態廊道為(wei) 脈,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範帶所涉8個(ge) 縣(市、區),串聯沿線五老峰、泗交、曆山、鳳凰穀等風景區,謀劃實施36項建設項目,支撐發展生態觀光、文化旅遊、山地運動、健康養(yang) 老等生態經濟,構建起生態保護紮實、文化價(jia) 值活躍、文旅融合充分的新生態文旅經濟帶。一個(ge) 融合生態、文化、休憩空間,擁有多層次文旅產(chan) 品體(ti) 係的生態文旅康養(yang) 福地呼之欲出。
橫在運城中央,擁有165公裏高效便捷公路網的峨嵋嶺綠色產(chan) 業(ye) 示範帶,自西向東(dong) 串聯起孤峰山、稷王山等農(nong) 林生態資源。沿線6縣(區)緊盯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農(nong) 業(ye) 技術裝備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等重大工程項目,全力實施峨嵋嶺綠色走廊“126”工程,目前已有17個(ge) 項目順利完工,39個(ge) 項目有序推進,峨嵋嶺綠色產(chan) 業(ye) 走廊“農(nong) 旅”融合發展新篇章形象初成。
五條飛揚的“綠飄帶”,集聚起運城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河東(dong) 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魄力奮筆疾書(shu) ,在大河之畔繪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畫卷。(記者張海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