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阜新縣“兩代表一委員”深入一線解難題辦實事

發布時間:2022-05-28 12:27:00來源: 遼寧日報

  原標題:凝聚起基層治理強大合力

  連日來,作為(wei) 全麵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效能的關(guan) 鍵之舉(ju) ,一場由全國“最美公務員”、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司法局四級調研員張彪示範帶動,“兩(liang) 代表一委員”和村(居)民代表積極參與(yu) 的生動實踐,正在阜新縣火熱進行。

  沉下心、俯下身、聽民意、解民憂。廣大代表委員下基層,變身服務群眾(zhong) 的“領頭員”、重點工作的“監督員”、政策法規的“宣傳(chuan) 員”、意見建議的“收集員”,全心全意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起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基層治理“全覆蓋”、民生訴求“快響應”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格局。

  變被動“坐等式”為(wei) 主動沉下去

  3月11日,阜新發現1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全市進入應急狀態。阜新縣城毗鄰市區,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隨即打響。

  就在這一天,阜新縣全麵啟動學“彪哥”走基層,“兩(liang) 代表一委員”助力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效能行動。啟動儀(yi) 式上,全國“最美公務員”、2021年度法治人物張彪為(wei) 各鄉(xiang) 鎮、街道授牌。

  自1984年從(cong) 部隊轉業(ye) 到阜新縣司法局,張彪在司法戰線奮戰了38年。這位政法老兵用自創的調解工作“十步法”“52字方針”,行程30多萬(wan) 公裏,累計為(wei) 百姓排憂解難3800餘(yu) 件。

  今年以來,阜新市在全市範圍推廣“彪哥經驗”,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水平。阜新縣充分發揮身邊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結合縣域麵積大、人口數量多、點多麵廣的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學“彪哥”走基層,“兩(liang) 代表一委員”助力提升基層社會(hui) 治理效能行動。

  阜新縣縣級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鄉(xiang) 鎮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和村(居)民代表共1.5萬(wan) 人,變被動“坐等式”為(wei) 主動沉下去,定期深入基層一線,傾(qing) 聽群眾(zhong) 所思所想,解決(jue) 群眾(zhong) 所需所盼,不斷提高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真正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轉化為(wei) 群眾(zhong) 工作優(you) 勢。

  從(cong) 社區“網格員”到服務“領頭員”

  疫情是一場大考,“提升行動”剛開展,就是一場硬仗。

  代表委員第一時間持“報到卡”到鄉(xiang) 鎮(街道)報到,再由鄉(xiang) 鎮(街道)根據代表委員的工作實際分配進入網格。每位代表委員重點聯係一個(ge) 網格,聯係一個(ge) 村(居)民小組、聯係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三聯係”製度讓服務群眾(zhong) 製度化、長效化。

  4230名村級網格員、2937名社區網格員佩戴“防疫執勤”紅袖標,義(yi) 無反顧衝(chong) 上抗疫一線,與(yu) 病毒賽跑、與(yu) 時間賽跑……

  “兩(liang) 代表一委員”作為(wei) 網格員的中堅力量,亮身份、打頭陣、作表率,既是“戰鬥員”“宣傳(chuan) 員”,也是“心理疏導員”。據不完全統計,本輪疫情期間,累計提供心理疏導2000餘(yu) 次,化解矛盾糾紛30多起。

  “胰島素快沒了,麻煩買(mai) 一支。”“請幫我買(mai) 一袋大米。”……在大五家子鎮網格員微信群裏,除了不時彈出村民的各種“微心願”,還有許多感謝的話語。一名小朋友發來一段微信語音:“媽媽切水果的時候不小心切到手了,我給網格員叔叔發微信,不一會(hui) 兒(er) ,碘伏和創可貼就送過來了。當時忘說謝謝了,在這裏補一個(ge) ……”

  “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代表委員無私奉獻在社區、村屯的每個(ge) 角落,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書(shu) 寫(xie) 一個(ge) 個(ge) 平凡而有溫度的故事。

  縣黨(dang) 代表羅丹克服家庭困難,每天在一線奮戰10個(ge) 小時以上。縣人大代表李欣作為(wei) 首批馳援武漢的抗疫英雄,這一次依然堅守一線,為(wei) 群眾(zhong) 開展核酸采樣工作。縣政協委員張建周、張耀文等人捐贈口罩、防護服和消毒水等。

  以生活“小切口”撬動民生“大場景”

  小訴求,關(guan) 係大民生。

  “提升行動”開展過程中,開通熱線電話,傾(qing) 聽群眾(zhong) 反饋,代表委員第一時間進行協調處理,實現民生保障與(yu) 網格化社會(hui) 治理的深度融合。

  3月中旬,舊廟鎮後查台村老哈達營子河上的便橋被衝(chong) 毀,這是出村的必經之路。舊廟鎮政府迅速開展搶修工作,鎮村代表委員一起上陣,曆經12個(ge) 小時連續奮戰,終於(yu) 在當晚11時完成最後一車碎石的充填工作,恢複了交通。

  向下看、向下走,代表委員撲下身子深入基層一線,通過“民意信箱”“連心卡”等,每月定期收集、匯總民情民意。圍繞營商環境、環境保護、疫情防控、城鄉(xiang) 衛生環境整治、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等重點工作,發揮自身優(you) 勢建言獻策,助力各類問題的解決(jue) ,做百姓的“知心人”“暖心人”,黨(dang) 與(yu) 群眾(zhong) 的“連心橋”。

  代表委員探索“地頭調解”“圓桌調解”“流動調解”等形式,化解矛盾糾紛80餘(yu) 次,讓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能夠及時發現、就地解決(jue) ,把矛盾防範在未發、化解在初始、處理在源頭。

  於(yu) 關(guan) 鍵處見真章,於(yu) 細微處現實效。阜新縣堅持以城鄉(xiang) 環境整治和化解矛盾糾紛兩(liang) 個(ge) 方麵為(wei) 突破口,全力構建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格局。

  代表委員對發現的不文明、不合理、不合規現象開展“隨手拍”監督行動。截至目前,對城區衛生死角的“隨手拍”達200餘(yu) 條,提出建議50餘(yu) 次;對公路交通、建築施工等領域開展“隨手拍”70餘(yu) 次,提出建議30餘(yu) 條;對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城區廁所改造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參與(yu) 小區“微治理”、解決(jue) 居民“微訴求”、收集居民“微心願”,代表委員與(yu) 群眾(zhong) 攜手並肩,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完善基本需求,優(you) 化改善需求。在不斷滿足群眾(zhong) 多層次的訴求中,城鄉(xiang) 環境越來越美,人們(men) 生活越來越多彩,匯聚起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強大力量。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基層社會(hui) 治理對社會(hui) 發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邊連著老百姓,一邊連著社會(hui) 經濟發展命脈。“提升行動”牽一發動全身,激活了社區“網格細胞”,打通了社會(hui) 治理“最後一公裏”,搭建了代表委員履職平台,達到了推動工作、優(you) 化環境、轉變作風的三重目的。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