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武漢黃陂“00後”農機手陶哲:讓種田變得更智慧

發布時間:2022-05-29 09:04: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原創稿

  郊野,春意正濃。

  不遠處,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港灣村永旺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00後農(nong) 機手陶哲坐在拖拉機駕駛室內(nei) 輕點屏幕。機器尾部,旋耕犁具緩緩下降,按照設定的馬力開始作業(ye) 。這位大學剛畢業(ye) 的年輕人說:“智慧農(nong) 機讓春耕變成了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套上塑膠靴,陶哲跳下車,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水田。駕駛室內(nei) 空無一人,隻剩方向盤兀自轉動,留下筆直的車轍。

  幾天前,陶哲開著拖拉機,在矩形地塊四個(ge) 頂點處分別做了定位。拖拉機上方豎立一塊可觸摸智能屏,顯示出四角的經緯度坐標;機身安裝的無人駕駛係統即刻便根據地塊形狀生成耕作路線。

  “隻要在屏幕上調試好參數,選中地塊一鍵啟動,機器就會(hui) 自動按照規劃的路線耕作土地,不需其他任何人工操作。”陶哲說。

  合作社理事長胡丹告訴記者,過去,田埂把土地分割成形狀不一的零散田塊,1畝(mu) 水田有5%的麵積是田埂,大型農(nong) 機作業(ye) 不便施展,轉彎、後退都是難題。

  2015年,合作社流轉的5000畝(mu) 土地入選國家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田埂被推平、機耕道拓寬,分水口、過路涵管修葺一新,“小田”變“大田”,農(nong) 機“活”了起來,再也不用擔心被困在地裏。(強鬱文、金雨蒙)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