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引力場,用這張入“場”券邀你!
近幾年,各地搶人大戰如火如荼,武漢、杭州、成都、西安、寧波、南京、海南、天津等幾十個(ge) 地方的落戶門檻一降再降,有的城市甚至給出了近乎“零門檻”的落戶政策。買(mai) 房打折、租房補貼、落戶降標、項目資助、一次性獎勵,等等,意圖讓更多人才落戶本地。
全國各城市最新人口數據顯示,2021年增量排前六的城市分別是武漢120.1萬(wan) 、成都24.5萬(wan) 、杭州23.9萬(wan) 、西安20.3萬(wan) 、南昌18.25萬(wan) 、長沙17.85萬(wan) 。老牌一線城市人口告別超高速增長時代,一些內(nei) 陸省會(hui) 城市人口開始領跑正向增長,人口的驟變正在推動著中國城市發展的巨變。
2021年躋身特大城市的長沙正在廣納人才,據智聯招聘、澤平宏觀發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2021》顯示,長沙的人才引進工作成績十分耀眼,位列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榜單全國第10、中部第1。
據最近南風窗傳(chuan) 媒智庫和鹽財經共同打造的《2022中國城市引力指數報告》顯示,長沙位居中國城市引力榜第9位。
長沙作為(wei) 中部省會(hui) ,常住人口數1004.7914萬(wan) 人,與(yu)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04萬(wan) 人相比,增加300.69萬(wan) 人,增長42.71%,年平均增長率為(wei) 3.62%。
同時,長沙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zhuan) 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wei) 2758466人,與(yu)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wan) 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數量由19138人上升為(wei) 27453人。“人才跟著人才走”正在成為(wei) 長沙聚才新景象。
2009年,山河智能開發出了國內(nei) 首台商品化遙控挖掘機;2018年,山河智能子公司山河科技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全複合材料五座飛機“山河SA160L”在湖南株洲蘆淞通用機場成功完成首飛;中國第一台自主研發的一體(ti) 化液壓潛孔鑽機。
在山河智能,他們(men) 不僅(jin) 創下了多個(ge) “首台套”紀錄,而且獲得了1000餘(yu) 項專(zhuan) 利技術。這些,離不開這樣一支隊伍,他們(men) 以技術帶頭人為(wei) 核心、中青年為(wei) 骨幹,他們(men) 的碩士和博士學曆占比26%,本科學曆占比58%。年齡30歲以下的占比38%,30歲至40歲的占比41%。
不僅(jin) 是山河智能,在山河智能所在的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長沙經開區區塊,青年科技人才的比例在不斷攀升,青年科技人才逐漸成為(wei) 企業(ye) 創新的主力軍(jun) 。
對此,山河智能董事長何清華博士如是說:“對企業(ye) 來說,人才最重要。自貿區(長沙片區)在人才引進上給予大力支持,一年多來幫助我們(men) 引進100多位國內(nei) 國外的高端人才,這對企業(ye) 的發展非常重要。”
近年來,長沙持續升級人才政策體(ti) 係,繼“人才政策22條”後,先後啟動高端產(chan) 業(ye) 人才倍增行動計劃,出台“鄉(xiang) 村8條”“自貿區45條”及配套實施辦法,實現人才政策迭代升級、與(yu) 時俱進。
今年4月底,長沙重磅發布《長沙市爭(zheng) 創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幹政策(試行)》,從(cong) 全球招攬頂尖英才、創新樹培產(chan) 業(ye) 帥才、廣泛集聚青年俊才、培育壯大技能匠才、加強創新創業(ye) 支持、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優(you) 化人才服務保障等7個(ge) 方麵,提出了45條具體(ti) 措施。
據媒體(ti) 報道,長沙“自貿區45條”人才政策落地以來,不到一年時間裏已吸納3.8萬(wan) 青年人才落戶,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累計認定高層次人才554人。目前,長沙市人才總量達到280萬(wan) ,中高端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前3位。
4月28日,長沙市委人才工作會(hui) 議召開。會(hui) 上強調,要突出優(you) 秀企業(ye) 家這個(ge) “中流砥柱”、優(you) 秀科學家這個(ge) “戰略帥才”、卓越工程師這個(ge) “關(guan) 鍵群體(ti) ”、優(you) 秀青年人才這個(ge) “源頭活水”,精準發力引育人才,並推出長沙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積極營造引才、用才、愛才的“場”。
“開局就是決(jue) 戰、起步就是衝(chong) 刺”,2022年,長沙“新春第一會(hui) ”將第一現場放在經濟建設“主戰場”,預估總投資1502億(yi) 元的188個(ge)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4月,湖南省委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暨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推進會(hui) 召開,正式出台《關(guan) 於(yu) 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為(wei) 省會(hui) 長沙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衝(chong) 鋒號。
長沙市擔責在肩、聞令而動,第一時間舉(ju) 行奮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293個(ge) 重大項目預估總投資1209億(yi) 元。其中投資50億(yi) 元以上項目3個(ge) 、10億(yi) 元以上的28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類項目占比74%。這批項目具有投資體(ti) 量大、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等特點。
“十四五”開局,長沙正在積極打造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推出覆蓋企業(ye) 創新、平台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人才支撐等創新全鏈條的政策體(ti) 係。
在長沙,對於(yu) 重大科技項目,采用“揭榜掛帥”,目前已用8000萬(wan) 元支持了10個(ge) 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對於(yu)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等,長沙每項給予400萬(wan) 進行支持;對於(yu) 企業(ye) 建設院士工作站、專(zhuan) 家工作站,分別給予每家100萬(wan) 元、60萬(wan) 元經費支持……
長沙本著“帶著項目找人才、帶著團隊找人才、帶著人才找人才”的方針,一方麵讓人才所學所研有施展空間,另一方麵幫助企業(ye) 精準取才:
長沙“三區兩(liang) 山兩(liang) 中心”創新平台加快建設,湘江新區獲批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長沙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完成擴區,嶽麓山大學科技城獲批國家首批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示範基地,馬欄山視頻文創產(chan) 業(ye) 園獲評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新一代超級計算機、耐高溫壓力傳(chuan) 感器等核心關(guan) 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為(wei) 全國唯一實現芯片三大件設計國產(chan) 自主的城市;高新技術企業(ye) 總量達5200家、增長4.7倍,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實現翻番,萬(wan) 人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居省會(hui) 城市前列;獲批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設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ye) 基地、海歸小鎮;獲批全國創新驅動示範市,躋身“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創新能力躍居國家創新型城市第8位。
為(wei) 了進一步提升高端要素、引進高端人才,長沙市委主要負責人更是帶隊“北上東(dong) 進”,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熱情地把更多高層次人才拉進長沙“朋友圈”。
如今,長沙高科技人才占到30%,位居科技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jia) 報告2021》第8位,獲“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最具潛力城市。(花先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