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強省會有我|5個首創!自貿長沙片區雨花區塊製度創新成果豐碩

發布時間:2022-05-29 09:23: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開放雨花。受訪單位供圖

  開放雨花。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guan) 於(yu) 印發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製度創新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共印發了47項製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製度創新成果23個(ge) ,全省首創24個(ge) 。從(cong) 主要創新區域來看,長沙片區探索了24個(ge) 製度創新成果,嶽陽片區7個(ge) ,郴州片區7個(ge) ,三大片區同時探索的有9個(ge) 。從(cong) 首創性來看,自貿長沙片區雨花區塊全國首創成果3項、全省首創成果2項,分別是市場監督領域“觸發式”綜合監管新模式、中非跨境產(chan) 能合作新體(ti) 係、探索建設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創新實施免罰三清單、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發展新路徑。

  自貿長沙片區雨花區塊始終將製度創新作為(wei) 推動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核心任務,緊緊圍繞中非經貿合作、政府職能轉變、貿易便利化改革等領域開展集成性、差異化改革探索,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下一步,自貿長沙片區雨花區塊將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以強招商、強外貿、強人才、強平台、強環境為(wei) 指引,以自貿之為(wei) 回應時代之問,以自貿之強建功“全國十強”,在強省會(hui) 戰略中,交出自貿答卷。(陳靜 何江)

  相關(guan) 新聞:

  市場監督領域“觸發式”綜合監管新模式

  創新構建了“觸發式”綜合監管模式,打造了以大數據為(wei) 支撐、以信息化為(wei) 手段的智能監測平台。重點將市場監管領域網絡交易、廣告、食品、藥品、化妝品、特種設備等作為(wei) 平台監測對象,科學合理製定監管標準和信用風險等級,明確“觸發式”監管底線,以淺觸線預警提醒、深觸線核查處置、無觸線則不幹擾的監管方式,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及時對市場主體(ti) 的市場行為(wei) 進行自動化監測和係統預警,實現全行業(ye) 、全流程、全天候的智慧監管與(yu) 服務,為(wei) 市場主體(ti) 提供寬鬆發展空間,及時對企業(ye) 違法違規行為(wei) 進行監管執法,讓行政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主要成效: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2021年對於(yu) 自貿試驗區範圍內(nei) 接入監測係統的958家市場主體(ti) ,減少上門監管1000餘(yu) 次,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提供“無事不擾”的無感化監管環境,市場主體(ti) 滿意度明顯提升;監管密度進一步增加,2021年有效監管19800套特種設備,3412塊廣告牌,100餘(yu) 處明廚亮灶,監測收集超過1500萬(wan) 條各類廣告,1900條互聯網交易數據,1705條食品溯源鏈條等多種數據。開展181期專(zhuan) 項行動,發現了2000餘(yu) 條線索,經過人工複核後對其中1705餘(yu) 條涉嫌違禁信息的主體(ti) 進行核查,責令整改1205起;監管效能進一步提升,從(cong) 原本人工排查1家市場主體(ti) 需要10分鍾,到1天完成全轄區經濟主體(ti) 、上千萬(wan) 個(ge) 網頁的檢查,效率提速了數百倍,實現最少人員投入下的高效監管。

  中非跨境產(chan) 能合作新體(ti) 係

  通過統籌規劃、平台搭建、資源整合、業(ye) 務創新等多維舉(ju) 措,有效推動中非跨境產(chan) 能合作的政策溝通、平台聯通、市場暢通及資金融通,為(wei) 加強打造更高水平的中非跨境產(chan) 能合作開創了新型協作機製。協同多維主體(ti) ,打造產(chan) 能合作政策創新通道,成立了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工作委員會(hui) ;聚焦實體(ti) 產(chan) 業(ye) ,打造“六位一體(ti) ”跨境產(chan) 能專(zhuan) 業(ye) 孵化平台——中非經貿創新創業(ye) 生態平台,主動培育產(chan) 能合作市場主體(ti) ,平台采用“政府引導、社會(hui) 運營、智庫支持、市場孵化”的模式,由“政研商金”多元主體(ti) 共同參與(yu) 載體(ti) 建設;優(you) 化中非經貿雙向服務供給,引導資源要素向產(chan) 業(ye) 鏈集聚;整合國內(nei) 外金融服務資源推動跨境人民幣業(ye) 務創新,彌補產(chan) 能合作跨境資金缺口。

  主要成效:對非產(chan) 能合作資源聚集,2021年區內(nei) 已入駐106家對非合作龍頭企業(ye) 和商協會(hui) ,累計引進中非重點平台和項目22個(ge) 。對接20多個(ge) 非洲國家使領館,匯集中非研究員21名,在非投資的省內(nei) 企業(ye) 134家,承辦援外培訓班的數量和規模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一;對非貿易快速增長,2021年湖南對非進出口值首次突破400億(yi) 元,同比增長38%,總量從(cong) 2016年全國第15位躍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1位,實施“非洲出口增長夥(huo) 伴項目”;突破業(ye) 務發展限製,2021年開展了10單對非易貨貿易試單,在全國首次進口非洲盧旺達幹辣椒、首次將大閘蟹出口非洲肯尼亞(ya) ,協助海關(guan) 總署推進中非AEO互認實現“零突破”;首筆跨境電商中非人民幣匯款直連;打通非資源性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2020年以來實現咖啡等非資源性產(chan) 品交易額7.69億(yi) 美元;形成了尼日利亞(ya) 光伏產(chan) 業(ye) 園等產(chan) 能合作示範項目。

  探索建設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

  中國工商銀行與(yu) 南非標準銀行集團依托長沙片區對非經貿合作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中非經貿合作領域的第一個(ge) 跨境貿易金融服務平台——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以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為(wei) 載體(ti) ,加大對非雙邊金融合作,開立了全國首筆區塊鏈保函,將平台功能逐步延伸覆蓋到整個(ge) 交易鏈條,中非直連匯款產(chan) 品實現了中國工商銀行與(yu) 南非標準銀行間不經係統外代理行中轉、提供人民幣與(yu) 南非蘭(lan) 特兩(liang) 大幣種的中非之間便捷高效的跨境匯款服務。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與(yu) 省商務廳合作共建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官方信息平台,以金融平台匯聚企業(ye) 資源和信息。同時,中國工商銀行與(yu) 多家非洲銀行開展人民幣賬戶合作,已與(yu) 埃及MISR銀行已簽訂人民幣同業(ye) 往來賬戶開戶協議,並推動人民幣對非小幣種交易,完成肯尼亞(ya) 先令、尼日利亞(ya) 等國的掛牌工作,開通對公即期結售匯及人民幣跨境購售交易。

  主要成效:打造中非經貿合作領域的第一個(ge) 跨境貿易金融服務平台開辟了人民幣在對非經貿往來新的流通路徑,幫助企業(ye) 拓展跨境融資,2021年,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業(ye) 務涉及非洲38個(ge) 國家140家業(ye) 務,開出保函16筆,金額達1.55億(yi) 元,為(wei) 中資和外貿企業(ye) 從(cong) 境外申請跨境融資15億(yi) 元,同比增長173%;累計為(wei) 8家企業(ye) 建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實現了資金池收付業(ye) 務同比增幅71%。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