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兩萬餘顆廣州出土珠飾造就“隻此絢麗”

發布時間:2022-05-29 09:39:00來源: 廣州日報

 

  2022年5月26日上午,“隻此絢麗(li) ——廣州出土漢代珠飾展”在南漢二陵博物館開幕。

  這可能是廣州近期最“光彩奪目”的一個(ge) 展覽了。展覽的一切,都圍繞著那些“珠寶”展開。在曆史的長河中,它們(men) 不僅(jin) 是裝飾品,還是地位的象征,也發揮著貨幣的功能。個(ge) 頭雖然不大,卻讓世界為(wei) 之傾(qing) 倒。

  展覽由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si) 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chan) 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博物館、南越王博物院對展覽給予大力支持。可以說,這是一個(ge) 薈萃了廣州地區多家博物館代表性珠飾藏品的重要展覽。這個(ge) 展覽也為(wei) 我們(men) 揭開了當時壯觀的中外珠寶貿易網絡的一角。

  展覽精選廣州出土漢代珠飾文物232件套,通過“璀璨奪目” “匠心獨運” “珠玉在側(ce) ” “美美與(yu) 共”四部分,向公眾(zhong) 展示漢代珠飾的藝術之美以及其承載的製作工藝、技術傳(chuan) 播和東(dong) 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等曆史信息。展覽展期自2022年5月26日至10月9日。

  從(cong) “極罕之物”到“穩定增長”

  策展方介紹,廣州考古出土兩(liang) 漢時期珠飾兩(liang) 萬(wan) 餘(yu) 顆,材質豐(feng) 富、形製多樣、色彩斑斕,且來源廣泛,見證了嶺南與(yu) 周邊地區,特別是與(yu) 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西亞(ya) 及地中海沿岸地區通過海路進行的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為(wei) 我們(men) 重現了漢代番禺“珍奇薈萃、商業(ye) 繁華”的生動曆史畫卷。色彩紋理包羅萬(wan) 象、工藝裝飾複雜精良、文化交流內(nei) 涵豐(feng) 富的各類珠飾,或源於(yu) 自然的玉石、或人工提煉的金屬、或人工合成的材質,充分體(ti) 現了先民的審美與(yu) 智慧。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zhuan) 家介紹,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開始用植物種子、果實、貝殼、獸(shou) 骨等製作珠飾;新石器時代,有了玉石、金屬和人工合成材料。在漢代,珠飾一直是中國從(cong) 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甚至西亞(ya) 、地中海地區輸入的主要商品。

  中國的古代珠飾研究始於(yu) 20世紀30年代洛陽金村8座被盜周代墓葬中的發現,遺物中包括了蜻蜓眼玻璃珠在內(nei) 的玻璃製品。廣州在1950-1961年對409座兩(liang) 漢墓葬進行發掘後,從(cong) 中發現了瑪瑙、雞血石(紅玉髓)、石榴石、煤精、水晶、硬玉、琥珀和玻璃等不同質料的串珠,開啟了廣州漢代珠飾研究之路。

  據介紹,2016年以來,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廣州出土漢代珠飾進行了全麵整理研究,出版《廣州出土漢代珠飾研究》學術專(zhuan) 著,引起學界熱烈反響。2021年起,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又啟動“嶺南出土漢唐珠飾及海上絲(si) 綢之路研究”課題,從(cong) 更長的時間維度來考察珠飾發展。這次展覽,是專(zhuan) 題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將廣州漢代珠飾劃分為(wei) 三個(ge) 發展階段:西漢前期處於(yu) 第一階段,珠飾屬於(yu) 罕見的奢侈品,隻有少數高等級王公貴族才能享用,“數百座墓中僅(jin) 有14座出土珠飾3255顆,其中的3100顆出自王墓”,而且絕大部分是玻璃珠。西漢中後期是第二階段,漢武帝滅南越國後,遣使開辟中國通往諸國的航線,海外貨物進口數量大增,珠飾在上流社會(hui) 流行開來,“這一時期的墓葬有89座出土珠飾6812顆”,且品種激增,除了玻璃珠之外,紅玉髓、瑪瑙、水晶珠的數量都大大增加,還出現了綠玉髓、琥珀、石榴石、綠柱石、銀、陶等珠子。第三階段是東(dong) 漢時期,珠飾數量穩定增長,並有可能在本地製作,“這一時期的墓葬有139座出土珠飾11236顆”。

  番禺出土珠飾其他地方罕見

  廣州出土的漢代珠飾可分為(wei) 人造與(yu) 天然兩(liang) 個(ge) 大類。

  人造材料的珠子中玻璃珠非常引人注目,在古代又有琉璃等多種叫法,目前發現的有圓形、雙錐形、扁平六方桶形、欖形、棱柱形、管形、十四麵體(ti) 、三角形等。其中的精品在很多時期和地區堪可比擬寶石。

  通過科技手段分析,廣州發現的漢代珠飾中,鉀玻璃,特別是中等鈣鋁型鉀玻璃、低鈣高鋁型鉀玻璃占有絕對優(you) 勢。據認為(wei) ,這類玻璃珠首先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珠飾製作中心阿裏卡梅度生產(chan) ,興(xing) 起於(yu) 公元前3世紀,而後沿海岸向東(dong) 傳(chuan) 播。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前後,也即我國兩(liang) 漢時期,此類珠子遍布東(dong) 南亞(ya) 地區。專(zhuan) 家們(men) 推斷,這類珠子可能是印度或東(dong) 南亞(ya) 的工匠們(men) 製作,沿海路進入中國,也有可能是中國工匠掌握了相關(guan) 技術而自己製作的。葛洪在《抱樸子·內(nei) 篇》中就記載:“外國作水精(即玻璃)碗……今交廣多有得其法而鑄作之者”。

  廣州出土的珠飾中屬於(yu) 鉛鋇玻璃和鉛玻璃係統的也不少,特別在西漢前期的考古發現中比例很高,南越王墓出土的玻璃貝、玻璃珠,廣州漢墓M1048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等,都屬於(yu) 這種。這個(ge) 體(ti) 係的玻璃被公認為(wei) 中國獨創。廣州出土的這些玻璃珠應該是國內(nei) 生產(chan) ,可能來自湖南、中原,也有可能是南越國自產(chan) 。此外還有鈉鈣玻璃、納鋁玻璃、混合堿玻璃和鉀鉛玻璃等製成的玻璃,結合世界各地的考古發現,可知它們(men) 也大多也與(yu) 早期國際貿易網絡有關(guan) 。

  一些研究者指出,廣州漢代僅(jin) 玻璃珠就可以分為(wei) 七種成分體(ti) 係,其中兩(liang) 種為(wei) 我國自製,而更多的其他種類則可能來自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西亞(ya) ,乃至地中海沿岸地區。對不同來源珠飾的探討,顯示番禺是嶺南最大的海外貨物集散地。如此大量的外來珠飾出現,在海上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城市的考古發現中也實屬罕見。廣州出土珠飾之多、品種之豐(feng) 富、器物之精美,從(cong) 側(ce) 麵印證了都會(hui) 番禺的富庶。

  其他天然材質中,透閃石軟玉、綠鬆石、煤精珠飾屬於(yu) 中國傳(chuan) 統玉石製品,本土出產(chan) 為(wei) 主;水晶珠部分國產(chan) ,部分進口;琥珀原材料可能多數來自緬甸,由嶺南工匠在本土製作,但也不排除來自地中海、波羅的海的可能性;玉髓類珠和海藍寶綠柱石、石榴石原料來自南亞(ya) ,輸入我國的途徑大致可分為(wei) 直接輸入和經東(dong) 南亞(ya) 中轉兩(liang) 個(ge) 途徑。

  漢代珠飾顯示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

  珠飾的使用,通常與(yu) 其他裝飾品和日常服飾、器物相伴隨。那麽(me) 我們(men) 自然可以推測,與(yu) 漢代珠飾一起在嶺南大地上進出的,還包括許多其他的貨品,同時也一定伴隨著審美情趣、加工技術、材料認知等方麵的互相交流和借鑒。這種中外之間、中華大地不同地區之間的溝通,正體(ti) 現了文化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分享與(yu) 互動。

  所以我們(men) 能看到,展覽在展示精美珠飾文物的同時,注重沉浸式觀展、互動式體(ti) 驗,布置從(cong) 地麵到天花板包圍式複原海洋場景,邀請館校共建單位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老師以廣州出土漢代珠飾為(wei) 主題,開展文物活化利用創造,設計符合當代審美潮流的藝術品進行展示,傾(qing) 力打造絕美珠飾複刻品供觀眾(zhong) 試戴體(ti) 驗。

  在現場,南漢二陵博物館合作共建單位華南師範大學、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的學生誌願者們(men) 身著以廣州出土漢代的珠飾複刻品和活化藝術品為(wei) 題材,編排了“隻此絢麗(li) ”珠飾走秀與(yu) 《相和歌》盤鼓舞;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老師還現場演示了廣州漢代蜻蜓眼玻璃珠的燒製技藝。而配套文創——“琉”光溢彩玻璃杯套盒以出土於(yu) 廣州市越秀區恒福路銀行療養(yang) 院西漢墓的無色透明玻璃杯為(wei) 原型,以文物裂痕作為(wei) 設計元素,在古物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常巧妙的活化。

  很多古代製作珠飾的材料,比如玻璃,在今天看來已經十分尋常了。但小小的珠飾之所以在古代能夠漂洋過海,是因為(wei) 它們(men) 的精美,也是因為(wei) 它們(men) 在技術上的“神秘”。它們(men) 是人類愛美之心和探索精神的匯聚點,而且由於(yu) 它們(men) “很容易通過商業(ye) 途徑傳(chuan) 到遠處,因而能展示距離遙遠的兩(liang) 個(ge) 文化之間不為(wei) 人知的聯係”,我們(men) 可以把它們(men) 看作古代世界的“文化足跡”。

  小小的珠子,真的是不簡單。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