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助力“三夏”生產 全力保障夏糧豐收
河北啟動科技助力“三夏”大服務大培訓係列行動
科技助力“三夏”生產(chan) 全力保障夏糧豐(feng) 收
6月5日,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在雞澤縣舉(ju) 辦河北省科技助力“三夏”大服務大培訓啟動會(hui) 議,組織動員全省農(nong) 業(ye) 科技力量,迅速行動起來,深入“三夏”生產(chan) 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指導培訓,讓技術走進田間地頭,把成果送進千家萬(wan) 戶。
科技助力,技術先行。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緊緊圍繞“三夏”生產(chan) 關(guan) 鍵時節和關(guan) 鍵環節,先後遴選推介了機收減損、秸稈綜合利用、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等15項技術推進措施,明確了技術路線圖,采取強有力措施,確保“三夏”生產(chan) 各項技術落實落地。
圍繞氣象和病蟲草害,組織各級各類專(zhuan) 家團隊和技術人員搶抓農(nong) 時,密切跟蹤小麥灌漿及成熟情況,隨時關(guan) 注病蟲害和高溫天氣等因素,圍繞穩粒數、防病蟲、增粒重開展針對性技術指導培訓,確保“龍口奪糧”“蟲口奪糧”各項措施到田到戶。
圍繞農(nong) 機減損,組織實踐經驗豐(feng) 富的專(zhuan) 家,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對3.3萬(wan) 名夏糧機收減損農(nong) 機手進行專(zhuan) 題培訓,手把手指導農(nong) 機手正確調整機具,合理調配機收速度、收割寬度、轉彎半徑等,確保各項減損措施落實,最大限度降低機收損失,力爭(zheng) 顆粒歸倉(cang) 。
圍繞秸稈綜合利用,組織專(zhuan) 家和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主動深入生產(chan) 一線,指導農(nong) 戶做好秸稈標準化粉碎與(yu) 精細整地作業(ye) ,展示了秸稈打捆機具,加快秸稈還田離田,確保秸稈殘餘(yu) 物清理進度,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圍繞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指導種植主體(ti) 遴選適合河北省種植的耐蔭、抗倒、宜機化大豆品種,搭配抗倒、耐密、宜機化緊湊型玉米品種,強化聯合播種技術要點,提高大豆出苗率,確保玉米株數,細化肥水管理與(yu) 病蟲草害防治措施,幫助種植戶切實掌握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模式的各項技術要領。
圍繞夏季作物種植,組織各地緊緊圍繞本地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及時遴選發布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組建專(zhuan) 家指導團隊,製定推介方案,建立農(nong) 業(ye) 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多方式、多渠道進行技術示範推廣和培訓,現場演示了玉米清壟滅茬旋耕分層施肥播種機具,講解了技術要點,確保新機具新技術配套,新品種新技術融合,將科技服務入基地、進農(nong) 田。
為(wei) 抓好科技助力服務“三夏”生產(chan) ,確保夏糧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成立了河北省科技助力“三夏”生產(chan) 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調度科技服務工作;建立了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科技助力“三夏”聯動機製,組織動員全省2458個(ge) 農(nong) 技推廣機構、23個(ge) 省級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創新團隊、4.5萬(wan) 名糧食生產(chan) 科技專(zhuan) 員搶抓農(nong) 時,深入生產(chan) 一線,緊緊圍繞小麥搶收、機械減損、秸稈綜合利用、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夏茬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運用等“三夏”關(guan) 鍵環節,為(wei) 農(nong) 戶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鏈條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培訓。
據統計,截至6月5日12時,全省農(nong) 技係統技術骨幹、糧食專(zhuan) 員、種植大戶、農(nong) 機手等共計10萬(wan) 餘(yu) 人通過科教雲(yun) 平台進行了收看學習(xi) ,全麵提升了河北省“三夏”生產(chan) 科技支撐水平,為(wei) 守好“科技壯苗”成果,實現夏糧顆粒歸倉(cang) ,提高夏播質量,落實夏播麵積,確保全年糧食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打下了堅實基礎。(記者郝東(dong) 偉(wei) 通訊員王亞(ya) 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