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家談·我們這十年⑥)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的高度,提出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堅守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刊3篇來稿,與(yu) 讀者一起感受教育領域的變化和成就。
——編 者
營養(yang) 午餐嗬護茁壯成長
重慶豐(feng) 都縣 隆 煉
糖醋排骨、牛肉煮蘿卜、青菜炒香菇……不久前,筆者受邀回鄉(xiang) 參加小學“食堂開放日”活動,發現敞亮幹淨的食堂裏不僅(jin) 菜品豐(feng) 富,而且可以通過視頻實時監控,工人操作、食材儲(chu) 藏、保管留樣等過程全透明。同行的參觀者紛紛點讚。
為(wei) 改善兒(er) 童營養(yang) 不良導致的發育遲緩等問題,我國實施了貧困地區兒(er) 童營養(yang) 改善項目。為(wei) 提高農(nong) 村學生的營養(yang) 健康水平,實施了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孩子們(men) 吃上了色香味俱全的營養(yang) 午餐,身體(ti) 越來越棒。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有28個(ge) 省份實施營養(yang) 改善計劃,覆蓋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校12.38萬(wan) 所。10年來,營養(yang) 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累計增量分別為(wei) 4.4厘米和4.0厘米,平均體(ti) 重累計增量為(wei) 3.6公斤和3.3公斤。
餐桌上日漸豐(feng) 富的菜品,孩子們(men) 日益強健的體(ti) 魄,見證好政策帶來的好效益。自2011年起,中央財政10年來累計安排學生營養(yang) 膳食補助資金近2000億(yi) 元,為(wei) 保障學生營養(yang) 提供了堅實後盾。著眼民生需求的政策,實實在在嗬護著每個(ge) 孩子茁壯成長。
黑板升級折射教育發展
遼寧沈陽市 馮(feng) 建軍(jun)
我是一名物理教師,屈指算來,參加工作已經33年了。說起我親(qin) 曆的教育領域的變化,感觸最深的就是每天陪伴我工作的黑板。
我用過的第一種黑板是木製的,粉筆劃過黑板,不時發出刺耳的摩擦聲,有時能把聚精會(hui) 神聽課的學生嚇一跳。第二種黑板是玻璃的,它比木製黑板平整了許多,但不能像木製黑板那樣用圖釘固定掛圖。第三種黑板是磁性黑板,它彌補了玻璃黑板的不足,功能也有了拓展。近幾年,學校陸續安裝了智能黑板,不僅(jin) 可以畫圖、寫(xie) 字,還可以通過電腦裏的教學軟件展示網絡內(nei) 容。手指在顯示器上一點、一劃,標準的圖形、文字就出現在顯示器上,既幹淨衛生又高效便捷。高科技的黑板,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
一塊黑板的變遷,折射出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e) 的蓬勃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我國教育事業(ye) 實現跨越式發展。高標準的現代化教學設備、窗明幾淨的教學環境、豐(feng) 富生動的教學資源……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必將托舉(ju) 起億(yi) 萬(wan) 孩子成長成才的夢想。
美育塑造美好心靈
天津和平區 玉 寧
表演在學校學的京劇、甩袖舞,帶回課堂上做的剪紙、木工作品,課後參加學校的管樂(le) 隊、排球隊……通過侄女的課內(nei) 外活動發現,近年來學校教育有了大轉變。過去主要關(guan) 注文化課,如今課程涵蓋德智體(ti) 美勞,尤其是美育課程,讓侄女興(xing) 致盎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近年來,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不斷向縱深推進,從(cong) 教育部與(yu) 多個(ge) 省份簽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到《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實施,從(cong) 加大師資配備到完善課程設置,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一係列措施對塑造青少年美好心靈、促進青少年全麵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育是發現美、理解美、追求美的教育,可以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對於(yu) 立德樹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更多高雅藝術、非遺文化、傳(chuan) 統手工技藝走進校園,引導孩子感受經典;一些博物館、美術館與(yu) 中小學聯動,成為(wei) 學校的“美育課堂”;音樂(le) 、繪畫點亮鄉(xiang) 村孩子的心靈。美育如春風化雨,成為(wei) 青少年成長曆程中的美好陪伴。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9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