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麥田“千重浪” 燕趙大地“好豐光”
辛集市新壘頭鎮馬蘭(lan) 農(nong) 場。人民網 朱鵬濤攝
小滿已過,芒種未始。眼下的小麥已經進入了灌漿期,微風拂過,麥浪翻滾,沉甸甸的麥穗在陽光的照耀下成為(wei) 美不勝收之景。
天剛蒙蒙亮,河北省辛集市聚萌糧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趙英聚就騎上自家“小電驢”,到地裏查看小麥的長勢。“現在正是小麥成熟關(guan) 鍵期,一點兒(er) 也馬虎不得。”趙英聚彎腰低頭,用結實有力的大手捏了一下田邊的麥穗,臉上露出一絲(si) 喜悅,“目前小麥的生長情況還是比較不錯的,看來今年又是個(ge) 豐(feng) 收年。”
麵對去年秋汛的影響,廣大農(nong) 民的心裏“七上八下”。今春以來,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環環緊扣精細管理,全力抓好小麥促弱轉壯和病蟲草害防控,促弱轉壯效果明顯,這也給農(nong) 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更是召開“三夏”生產(chan) 工作會(hui) 議,統籌安排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小麥後期管理、機械搶收、夏種夏管等各項工作,確保夏糧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顆粒歸倉(cang) 。
遷安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病蟲害田間調查。張友青攝
“夏糧一天不收,管理一天不鬆”
天氣晴好農(nong) 事忙,沃野豐(feng) 收喜在望。
近日,河北唐山遷安市扣莊鎮海沃之豐(feng) 合作社開始無人機植保“一噴三防”作業(ye) ,力爭(zheng) 通過一次噴施藥肥達到防病蟲害、防幹熱風、防倒伏、延長灌漿時間等目的,為(wei) 小麥豐(feng) 收打下基礎。該合作社負責人楊學奎說:“當前,地裏大部分麥苗生長情況超過預期,現在也完成了綜防作業(ye) ,接下來希望天氣能給力些,能有個(ge) 更為(wei) 理想的收成。”
為(wei) 確保夏糧豐(feng) 收,遷安市充分發揮市農(nong) 業(ye) 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實行責任包聯到人,利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救災資金,采購下發低毒低殘留環保藥劑,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認真指導做好小麥病蟲害“一噴三防”統防統治。
遷安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植物保護檢疫站站長張友青表示,“夏收作物1.35萬(wan) 畝(mu) 小麥已全部實施了‘一噴三防’作業(ye) ,苗情已實現了促弱轉壯,夏糧有望取得好收成。”同時,市植保站及時發布病蟲情報,印製“技術明白紙”,下發到鎮(街道)村和廣大種植主體(ti) ,全力推進大中型植保機械開展統防統治作業(ye) 。
優(you) 良的管理,才能結出累累碩果。“春季苗情轉化比較理想,全省冬小麥一、二類苗占比達到88.8%,比冬前提升了49.6個(ge) 百分點,為(wei) 夏糧豐(feng) 收奠定了基礎。”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二級巡視員李聯習(xi) 表示,去年受罕見秋汛影響,河北省冬小麥播期較晚,全省2548萬(wan) 畝(mu) 小麥播種推遲。今年開春以來,河北省在全省麥區組織糧食科技專(zhuan) 員下田入戶,指導農(nong) 民緊盯小麥生長關(guan) 鍵時期,精準管理。
甫一開春,保定市清苑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農(nong) 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小麥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蟲草情活動,積極為(wei) 晚播麥促弱轉壯提供可靠技術支撐。農(nong) 技人員深入到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家中向群眾(zhong) 講解小麥促弱轉壯技術,指導群眾(zhong) 落實好春季麥田管理關(guan) 鍵技術,促進苗情轉換升級。
石家莊市槁城區農(nong) 業(ye) 部門還專(zhuan) 門製定了《2022年小麥促弱轉壯百日攻堅活動方案》。“我們(men) 成立了4個(ge) 專(zhuan) 業(ye) 服務隊,每個(ge) 隊由10名專(zhuan) 家組成,深入到鄉(xiang) 、村進行技術培訓,做到每個(ge) 村培訓一名‘技術管理明白人’,這樣就形成上下貫通的技術體(ti) 係。”槁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樊俊社介紹說,從(cong) 整體(ti) 情況來看,今年小麥已經搭起豐(feng) 收架子,長勢非常好。
而在辛集市新壘頭鎮馬蘭(lan) 農(nong) 場,4300多畝(mu) 麥田根粗苗壯、穗大粒飽,一派豐(feng) 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近期,河北省首席小麥育種專(zhuan) 家郭進考研究員走進麥田裏進行小麥節水高產(chan) 試驗。通過田間調查得來的一組組科研數據,郭進考對奪取今年的夏糧豐(feng) 收信心十足。
“距離小麥大麵積收獲還有不到10天時間,全省仍可能出現‘幹熱風’、風雹、‘逼熟雨’等災害性天氣,決(jue) 不能掉以輕心。”河北省農(nong) 業(ye) 機械化管理局局長戎美瑞表示,一定要全力快收快打,確保夏糧粒粒歸倉(cang) 。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feng) 南區西葛鎮維農(nong) 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正忙著檢修農(nong) 機。 李福政攝
“夏收在即,農(nong) 機關(guan) 鍵時刻不能掉鏈子”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我們(men) 農(nong) 機合作社通過保姆式服務模式,提供產(chan) 前、產(chan) 中、產(chan) 後全程化服務,幫助農(nong) 戶輕鬆實現機械化種田。”磁縣天道益農(nong) 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王淑芹說。據悉,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各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積極發揮作用,調整服務布局,提前進行農(nong) 機設備檢修、聯係農(nong) 資供貨商備貨,大幅降低服務成本,保障農(nong) 民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
邯鄲館陶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組建“三夏”服務隊,對全縣各類機械進行深度檢查,並依托農(nong) 機合作社對持證機手進行培訓指導,努力提升農(nong) 機作業(ye) 效率;邢台寧晉組織技術人員分包各個(ge) 鄉(xiang) 鎮、農(nong) 機合作社等,為(wei) 他們(men) 提供全程的農(nong) 機維修技術指導,並提供上門服務,確保不讓一輛有故障的農(nong) 機下田;唐山灤南為(wei) 扶持農(nong) 機產(chan) 業(ye) 發展,組織農(nong) 機製造企業(ye) 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等國家級科研院所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引進高端人才和引入先進技術成果,推進農(nong) 機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建設……
智能化、信息化不斷為(wei) 夏收注入活力,智慧農(nong) 機已經成為(wei) “三夏”生產(chan) 的“老朋友”。在邢台市,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工作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wei) 動力,全力打造農(nong) 機合作社“智慧農(nong) 場+綜合農(nong) 事”,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ti) ,提升全市主要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水平。
“小麥全程機械化,形成了‘聯合耕整地+精量播種+對行淋灌+高效植保+精變量施肥+智能化’聯合收獲技術路線。”邢台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趙素英說,“我們(men) 科學開展小麥、玉米、棉花全程機械化技術試驗示範,總結提煉農(nong) 機、農(nong) 藝和信息化充分融合的全程機械化生產(chan) 模式,建立一套可推廣、可複製全程機械化技術路線。”
目前,河北省組織和調度小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夏玉米播種機等200萬(wan) 台農(nong) 業(ye) 機械投入作業(ye) 。
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黨(dang) 組書(shu) 記王國發表示,麵對“三夏”農(nong) 機化生產(chan) 工作,要多措並舉(ju) ,落實落細各項應急保障措施。“針對機具轉運中的堵點卡點,下發傳(chuan) 達至各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費站等必經點,確保農(nong) 機手返鄉(xiang) 機收、農(nong) 機跨區轉移、農(nong) 機下田、農(nong) 機及零配件調運順暢,要做好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ye) 證發放工作,落實免費通行政策;針對開展跨區作業(ye) 的機具,在有條件的鄉(xiang) 鎮提前選定跨區作業(ye) 機具的集中停靠點和相對獨立的機手居住場所,為(wei) 跨區作業(ye) 閉環管理提供防疫、餐飲、住宿以及通行、加油、維修等便利條件;針對農(nong) 資的供應,密切關(guan) 注、積極協調種子、化肥、農(nong) 藥等各類農(nong) 資供應情況,暢通農(nong) 資運輸渠道,確保當地農(nong) 民有農(nong) 資可用。”
河北省邢台市臨(lin) 西縣老官寨鎮薑莊村農(nong) 機手高新海正在進行大豆玉米帶狀播種。王冬雪攝
“確保河北今年完成夏種糧食麵積3700萬(wan) 畝(mu) 以上”
眼下,河北部分地區夏種大幕已然開啟,相關(guan) 地區同時做好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準備。
走進河北省邢台市臨(lin) 西縣千畝(mu)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基地裏,播種機往來轟鳴,田間地頭一片熱鬧景象。播種、填土、平整……隨著播種機的啟動和前進,一粒粒種子帶著人們(men) 的期盼和希望紮進土壤。
據了解,臨(lin) 西縣一方麵落實好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補貼惠農(nong) 政策,另一方麵積極申請使用商品糧大縣補貼,將補貼部分資金用於(yu) 統一采購豆種免費發放、統一免費播種以滿足農(nong) 民需求,確保不誤農(nong) 時,保護調動農(nong) 民積極性,給農(nong) 民吃上“定心丸”。
“咱是頭一回嚐試這種種植新模式,目前還處於(yu) 對新技術的學習(xi) 階段,有政府的政策支持,還有農(nong) 業(ye) 部門的技術支持,咱心裏有底,有信心,盼望今年能有個(ge) 破紀錄的好收成。”臨(lin) 西縣老官寨鎮洪官營村村民楊敬彬高興(xing) 地說。
與(yu) 此同時,河北省唐山市各地夏播、夏種工作也在有序開展中。在唐山市豐(feng) 南區西葛鎮維農(nong) 農(nong) 機合作社內(nei) ,社員們(men) 有的忙著檢修水稻插秧機,有的駕駛農(nong) 機在水田裏為(wei) 村民耙地,為(wei) 插秧做好準備。據悉,今年該區計劃在水稻、小麥、花生、玉米、棉花等作物中推廣社會(hui) 化服務,預計農(nong) 業(ye) 托管服務麵積達100餘(yu) 萬(wan) 畝(mu) 次。
在河北涿州,近萬(wan) 畝(mu) 水稻已經展開大規模插秧工作。5月28日,在河北省涿州市水稻種植麵積最大的百尺竿鎮,工廠化育秧的育苗基地裏,一排排秧苗長勢良好,當地稻地窩水稻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1300多畝(mu) 水田裏,插秧機來回穿梭忙個(ge) 不停。農(nong) 技人員在田間地頭蹲點包片,抓生產(chan) 、提效率,確保水稻插秧如期完成。“現在正是插秧的好時節,咱們(men) 一周後就插完了,我們(men) 村今年種植麵積比去年增加了10%。”百尺竿鎮西豆家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會(hui) 蘭(lan) 說。
農(nong) 諺說:夏種一日早,十日趕不到;夏種前後差一分,每畝(mu) 少收好多斤。為(wei) 進一步做好夏種工作,河北省還積極推廣“小麥聯合收獲—麥秸拋灑覆蓋還田—夏玉米免耕覆蓋播種”配套技術和“一條龍”作業(ye) ,做到機收與(yu) 播種“無縫對接”,實現“零農(nong) 耗”;同時,加大深耕深鬆、精量播種等技術推廣力度,確保全省玉米機播水平保持在95%以上。
汗水澆灌果實,豐(feng) 收指日可待。“讓我們(men) 抖擻精神,奮力奪取夏糧豐(feng) 收,種足種好秋糧,為(wei) 穩定全年糧食生產(chan) 、保障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王國發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