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遏製“天價”月餅,營造良好社會風尚
日前,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遏製“天價(jia) ”月餅、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這是有關(guan) 部門在對30餘(yu) 家企業(ye) 開展成本調查後,認真剖析“天價(jia) ”月餅的具體(ti) 表現形式和深層次原因,廣泛聽取各方麵建議,形成的《公告》。這份《公告》直擊消費痛點,具有現實針對性,對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意義(yi) 。
月餅是積澱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涵的一種中秋節美食。近年來,有個(ge) 別企業(ye) 炒作月餅價(jia) 格,“天價(jia) ”問題時有存在,且有反彈跡象。比如,添加名貴餡料、追求過度奢華包裝、混合銷售高價(jia) 商品等,致使月餅背離了傳(chuan) 統文化本源,助長了奢靡浪費,帶偏了社會(hui) 風氣,甚至可能異化為(wei) 腐敗的載體(ti) 。因此,遏製“天價(jia) ”月餅,於(yu) 消費者、於(yu) 市場秩序、於(yu) 社會(hui) 環境都大有裨益。惟其如此,才能讓月餅市場更加規範有序,使絕大多數月餅價(jia) 格更加貼近市場需求。
月餅本質上是食品,理應回歸傳(chuan) 統食品屬性。大部分消費者購買(mai) 月餅,為(wei) 的是口味、品質,而不是“貴的麵子”“靚的包裝”。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消費者的價(jia) 格需求,決(jue) 定了僅(jin) 僅(jin) 憑借“高價(jia) ”“天價(jia) ”,很難贏得市場。生產(chan) 經營者應該把精力、資源投在產(chan) 品提升上,把主業(ye) 、主責放在食品安全上。
小小月餅物美價(jia) 廉,行業(ye) 發展才能健康持續。多年來,相關(guan) 部門頻頻出手治理“天價(jia) ”月餅亂(luan) 象,不僅(jin) 僅(jin) 是要降低一盒月餅的價(jia) 格,讓老百姓買(mai) 得起、吃得好,更是站在消費需求、市場秩序的角度,立足長遠發展、規範行業(ye) 標準,引導從(cong) 生產(chan) 、包裝到銷售的產(chan) 業(ye) 鏈在理性軌道上平穩發展。不妨把不必要的包裝用在精選食材上,給不必要的“捆綁銷售”祛除虛火,讓月餅的“禮品思維”重回“食品思維”,如此對行業(ye) 而言,才能更加合理定價(jia) 、合規經營,也更加能懂得如何在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許可範圍內(nei) 以良性競爭(zheng) 來贏得市場地位、維護市場秩序。
進而論之,以月餅為(wei) 切入點,推動月餅等大眾(zhong) 消費品回歸傳(chuan) 統文化本源,釋放出提倡節儉(jian) 、反對浪費的鮮明信號。月餅被貼上“天價(jia) ”的標簽,無形中散播奢靡之風、造成浪費之實,不重質量的價(jia) 值而重包裝的“顏值”致使資源浪費,不重實際需求而重送禮能不能被“看得起”影響社會(hui) 風氣,不重日常食材的精心製作而重珍稀食材的“過度添加”助長奢靡浪費。凡此種種,皆非傳(chuan) 統文化中“去甚、去奢、去泰”的價(jia) 值取向,也不是當今時代倡導踐行的綠色生活方式。應該說,遏製“天價(jia) ”月餅,既是引導經營者合理定價(jia) ,更是引導人們(men) 觀念之變,惟有形成廣泛社會(hui) 共識,方能有利於(yu) 形成良好社會(hui) 風尚。
頑疾非一日之痛,治理也非一時之功,重在常抓不懈、久久為(wei) 功。下一步,相關(guan) 部門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強多方協同,常規監管與(yu) 重點監管相結合,製定細化具體(ti) 監管要求,劃出清晰監管紅線,進一步明確生產(chan) 、銷售的行為(wei) 邊界,以綜合性、係統性舉(ju) 措打出“組合拳”,把“天價(jia) ”打下來、讓品質提上去,讓消費者更滿意、市場更規範。相信隨著月餅包裝去繁從(cong) 簡、價(jia) 格去虛從(cong) 實、質量去粗從(cong) 精,人們(men) 一定會(hui) 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