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產業 戶戶能增收
“種養(yang) 遊融合,讓我們(men) 村的集體(ti) 經濟收入上了新台階。”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xiang) 邊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任占旺算起賬,“種有機蘋果和中藥材,養(yang) 黃牛和蜜蜂,開辦農(nong) 家樂(le) ,多種產(chan) 業(ye) 讓去年村集體(ti) 收入超73萬(wan) 元。”
過去守著好風景,過著窮日子,邊台村曾是個(ge) “空殼村”。“發展產(chan) 業(ye) ,靠一家一戶,難成氣候。”任占旺說。村裏盤活集體(ti) 資產(chan) ,引進企業(ye) ,引導村民參與(yu) ,創辦合作社,促進產(chan) 業(ye) 富村、文旅興(xing) 村、生態靚村,壯大集體(ti) 經濟。
邊台村的變遷是一個(ge) 縮影。靈丘縣為(wei) 了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將集體(ti) 經濟經營性收入占比較低的50個(ge) 行政村列為(wei) 重點提升對象,實施領導包聯一批、富村帶動一批、企業(ye) 幫扶一批等幫扶方式,切實增強集體(ti) 經濟造血功能。
為(wei) 了破解產(chan) 業(ye) 單一的難題,靈丘縣因地製宜,分類施策,現代農(nong) 業(ye) 、物業(ye) 經濟、休閑文化、紅色旅遊和生態觀光等特色產(chan) 業(ye) 不斷湧現。縣財政每年配套不少於(yu) 50萬(wan) 元的獎勵資金,重點對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效果顯著、經營性收入增加明顯的5個(ge) 村黨(dang) 組織進行獎勵。此外,縣裏積極爭(zheng) 取並用好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對底子薄但有發展前景的村持續扶持。
集體(ti) 經濟不斷壯大,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入股分紅、土地托管、務工創業(ye) 等形式,讓廣大農(nong) 民參與(yu) 到產(chan) 業(ye) 發展中,努力實現村村有產(chan) 業(ye) ,戶戶能增收。截至目前,全縣186個(ge) 行政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wan) 元,其中經營性收入5萬(wan) 元以上的村占比達到57%。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10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