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善標準探索一流營商環境 北京改革經驗向全國推廣
從(cong) “政府端菜”向“企業(ye) 點菜”,從(cong) “串聯審批”到“並聯審批”,從(cong) 政府部門“各自為(wei) 戰”向“協同作戰”……5年來,北京壓茬推進5個(ge) 版本的營商環境改革,推出1034項舉(ju) 措,其中眾(zhong) 多舉(ju) 措全國首創,改革經驗也向全國推廣。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本市綜合排名連續3年成績優(you) 異。市發展改革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5年來,北京營商環境改革實現了從(cong) 跟跑摸索到領先示範的轉變。
5年壓縮審批時間656天
“沒想到,提交材料的當天就完成了注冊(ce) !”不久前,北京公交集團城市更新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經辦人張先生感受到了企業(ye) 開辦審批的提速。
企業(ye) 開辦是一家企業(ye) 進入市場進行運營的第一步,也是感受營商環境的第一印象。從(cong) 2018年北京推出第一版營商環境改革舉(ju) 措開始,企業(ye) 開辦就是重中之重。
幾輪下來,企業(ye) 感受到的提速和便捷背後,是“合並辦”,設立企業(ye) 開辦綜合窗口,7個(ge) 部門的7個(ge) 環節合並為(wei) “一窗受理、一次申報、並聯辦理、一次領取”;是“網上辦”,企業(ye) 開辦、變更、注銷全部實現在線辦理,其中企業(ye) 開辦隻需1個(ge) 環節、1天即可全部辦結,申請人數據填報量比2017年壓減了45%,辦理時間從(cong) 2017年的24天壓減為(wei) 1天,企業(ye) 開辦在全國率先進入“1”時代;是“承諾辦”,申請人承諾符合申請條件的,登記部門僅(jin) 進行形式審查、即時通過,審批效率再提高60%,最快可在10分鍾內(nei) 完成營業(ye) 執照申領……
這隻是營商環境改革的一“角”。針對企業(ye) 反映強烈的行政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成本高等問題,大刀闊斧再造審批流程,本市過去5年在企業(ye) 開辦、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不動產(chan) 登記、跨境貿易、納稅等領域共壓減審批環節42個(ge) 、壓縮審批時間656天。
這直接帶來的是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逐步降低。5年來,通過實施重點領域一係列突破性改革,僅(jin) 由於(yu) 營商環境改革措施的出台,直接減少企業(ye) 經營成本約60億(yi) 元。
政務事項除涉密外均可全程網辦
近日,北京養(yang) 生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申請留抵退稅,整個(ge) 過程僅(jin) 在3天內(nei) 就全部完成,讓總經理趙曦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動”二字:在電子稅務局完成增值稅申報後,係統會(hui) 對是否符合留抵退稅條件進行自動校驗;各項條件均符合之後,係統就會(hui) 自動跳轉至退稅申請界麵;填報退稅申請表時,係統會(hui) 根據登記及申報情況自動將相關(guan) 信息預填在表格當中……
數據“自動”,省去了企業(ye) 的“跑動”,讓政務服務環境更加便捷高效。“一門、一網、一窗、一次”改革,用越來越多的“一”讓企業(ye) 感受到方便——
“隻進一門”,壓減各部門專(zhuan) 業(ye) 審批大廳,市級56個(ge) 部門、96%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了從(cong) “跑部門”向“跑政府”的轉變,解決(jue) 企業(ye) 群眾(zhong) 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尤其在疫情期間,市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全國首家首貸服務中心,29家金融機構進駐,共享市場監管、社保、醫保等27個(ge) 政府部門數據,為(wei) 金融機構發放信用貸款提供信息支撐,累計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辦理融資服務金額1575億(yi) 元。
“一網通辦”,覆蓋市、區、鄉(xiang) 街、村居四級的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建成,64個(ge) 市級審批部門和16區全部上線,除涉密等特殊情況外,全部事項實現網上可辦,公積金、社保等1000餘(yu) 項事項掌上可辦。
“一窗通辦”,為(wei) 了避免企業(ye) 群眾(zhong) 重複取號、排隊,奔波於(yu) 不同窗口,本市全麵實施“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的綜合窗口工作模式,取消過去的部門擺攤設窗,實現所有事項均可在任一窗口辦理,目前共設立市、區兩(liang) 級政務大廳綜合窗口1168個(ge) ,工作人員超5500人。
北京改革經驗向全國推廣
“北京雲(yun) 法庭”實現網上庭審累計超過70.5萬(wan) 次,位居全國前列;北京破產(chan) 法庭對全市破產(chan) 案件集中管轄,自2018年至2021年已受理破產(chan) 案件1111件;商事訴訟全流程提速,累計通過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結案63萬(wan) 件,平均審理用時約32天和44天……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本市著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以法治推動和保障改革,構建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製度環境。
2020年,《北京市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出台,為(wei) 市場主體(ti) 投資興(xing) 業(ye) 提供堅實的製度保障。“特別是圍繞市場主體(ti) 反映強烈的‘玻璃門’‘彈簧門’、多頭執法、重複檢查、缺失信用修複渠道等問題,《條例》提出40餘(yu) 項創新性改革舉(ju) 措,在商事製度改革、審批製度改革、監管製度改革、企業(ye) 辦理破產(chan) 等方麵形成了新的突破,標誌著本市營商環境改革邁入嶄新階段。”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與(yu) 此同時,北京以規範高效監管增強企業(ye) 精耕細作的信心: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1200餘(yu) 個(ge) 事項納入“雙隨機”抽查並對社會(hui) 公示,30個(ge) 部門、42個(ge) 領域實行聯合抽查;構建貫穿市場主體(ti) 全生命周期和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監管環節的信用監管機製;針對“直播帶貨”等新興(xing) 業(ye) 態主體(ti) 適用監管規則不清晰的問題,將中關(guan) 村科學城範圍內(nei) 的直播和短視頻購物納入“沙盒監管”機製,引導新消費模式健康發展;在市場監管、人力社保、文化市場等領域出台輕微違法行為(wei) 容錯糾錯清單,140餘(yu) 項輕微違法行為(wei) 可依法免予或減輕處罰……
5年來,北京營商環境改革實現了從(cong) 跟跑摸索到領先示範的轉變,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本市綜合排名連續三年成績優(you) 異。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在全國推廣北京在企業(ye) 開辦、不動產(chan) 登記等7個(ge) 方麵的28項改革舉(ju) 措。
“北京市堅持首善標準,率先探索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相關(guan) 負責人說,下一步將繼續以市場主體(ti) 需求為(wei) 導向,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一體(ti) 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wei) 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