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各地推進口袋公園建設 滿足“公園自由”需求

發布時間:2022-06-17 16:15:00來源: 新華日報

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西門前的口袋公園廣場上,孩子們(men) 歡笑著跑向父母。 劉玉琴 攝

  6月16日,我省公布100處“樂(le) 享園林”建設項目名單,其中口袋公園占到64%,是其中最大的一個(ge) 類別。

  近年來,我省各地的口袋公園建設方興(xing) 未艾。盡管在很多建設規範裏甚至還沒有它的身影,但口袋公園這個(ge) 新生事物已經大踏步地來到了我們(men) 身邊。口袋公園正在給城市帶來怎樣的改變?未來它又會(hui) 有哪些發展呢?

  因地製宜 側(ce) 重方便可達

  【現場】 6月14日傍晚,在南京市棲霞區實驗小學西門前的小廣場上,家長們(men) 正在安靜地等候孩子放學。18點整,學校保安葛禮金打開大門,孩子們(men) 歡笑著跑向各自的父母。“他們(men) 是今天最後一批彈性離校的學生。這兒(er) 以前是圍牆,兩(liang) 年前新開了校門,門口還建了廣場,有樹蔭,條件好,所以放學的時候一點不像其他學校門口那樣擁堵。”葛師傅告訴記者。

  葛禮金所言“校門口的廣場”,被省規劃設計集團技術研究與(yu) 質管中心主任規劃師湯蕾叫作“候學區”,它也是棲霞區姚坊門片區的8個(ge) 口袋公園之一。

  “那兒(er) 原先是個(ge) 放建築垃圾的堆場。我們(men) 去調研時,校長提到,學校大門對麵是幼兒(er) 園,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段裏,小學和幼兒(er) 園的家長們(men) 全堵在路上,很擁擠,也不安全。我們(men) 就幫學校設計,在圍牆上另開一個(ge) 校門,把堆場改造成有座椅、有兒(er) 童遊樂(le) 區的口袋公園。”湯蕾說,“對這個(ge) 口袋公園,我們(men) 設計時引入了分時共享的理念。除了作為(wei) 候學區,它還可以用作孩子們(men) 的第二課堂,可以用來表演節目,周邊居民也可以在非上下學時段來這裏健身、休閑。”

  城市裏的大公園,可能你一年才去一兩(liang) 次,而家門口、校門口這些袖珍公園,卻是抬腳就到,隨時可以去坐一坐、轉一轉。湯蕾介紹,“從(cong) 城市規劃角度看,公園有城市級、片區級和社區級3個(ge) 層次。口袋公園還在社區級之下,是城市綠地係統的末梢,也是百姓最容易接觸到、最常享用的。”

  在專(zhuan) 業(ye) 人士眼中,口袋公園就是以前常說的街邊綠地的升級版,它更強調可達性,讓市民、特別是“一老一小”能方便地進入其間。這就需要從(cong) 人性化的視角配置步道、座椅等,而不是簡單地從(cong) 景觀視角出發種些花卉綠植。

  “隨著城市建設由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更新時代,大規模擴建公園綠地並不現實。而口袋公園因其麵積小、建設方式多樣、布局靈活、建設成本低等特點,這幾年逐漸成為(wei) 修補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舉(ju) 措之一。”省規劃設計集團園林院總工程師劉小釗分析說。

  《江蘇省“十四五”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提出,建設更多高品質城市綠地空間,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見園的要求,加快街頭遊園、口袋公園等小微綠地建設,完善無障礙設施、全齡友好設施建設,實現居民出門5至10分鍾即有一片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綠色共享空間。到2025年,全省公園綠地十分鍾服務圈(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要達到82%以上。

  劉小釗認為(wei) ,結合不斷推進的城市更新行動,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我省的口袋公園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會(hui) 有一個(ge) 新的飛躍,人民對“公園自由”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滿足。

  織補空間 彰顯多重價(jia) 值

  【現場】 無錫市區最近新添一處景觀——東(dong) 林書(shu) 院外沿河遊園。走進這個(ge) 麵積13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江南園林韻味撲麵而來。書(shu) 卷造型的文化景觀牆上鐫刻著東(dong) 林典故,飄帶造型的花壇和涼亭、樹木一起形成“框景”,不少居民在其間鍛煉、休憩。無錫市市政和園林局城市綠化管理處趙羿傑介紹說,公園在建設中植入了東(dong) 林書(shu) 院文化元素,既留住城市記憶,也讓此處成為(wei) 無錫文化新地標之一。

  無錫把口袋公園建設納入市政府重點目標任務,以城市精細化管理目標任務書(shu) 的形式分解下發各區推進建設,已建成一批不同主題的口袋公園。趙羿傑告訴記者,“無錫要求公園、遊園建設實現‘一園一品’,通過對地域文化等不同主題的提煉,打造一園一特色。”此外,無錫還加大對口袋公園的考核頻次,確保其環境優(you) 美、秩序優(you) 良。

  “口袋公園承擔的主要功能是生態修複和空間織補。再小的一塊綠地,都能為(wei) 增加城市碳匯、降低熱島效應作出貢獻。口袋公園服務半徑多為(wei) 500米以內(nei) ,與(yu) 人民生活關(guan) 係密切,使用頻率高,對城市的美麗(li) 宜居起到積極作用。”湯蕾這樣總結口袋公園的功能。

  小小的口袋公園,其實是個(ge) 具有多重價(jia) 值的“全能口袋”。根據所處位置和周邊人群需求的不同,它既可以作為(wei) 小區入口、交通路口的純景觀,也可以和公交換乘、停車場所、商業(ye) 設施、讀書(shu) 角、公共廁所等實用功能相結合;既可以展示曆史文化、實現知識傳(chuan) 播,也可以方便市民在家門口活動休閑,滿足他們(men) 運動健身、社會(hui) 交往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人們(men) 出行半徑縮短,近距離的戶外綠色空間能明顯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單位、家庭的美麗(li) 庭院,如果願意向大眾(zhong) 開放,也是不錯的口袋公園。宿遷在這方麵率先行動,通過“拆牆透綠、設施織補”推動單位庭院開放共享。宿遷市住建局園林綠化處處長張瑞說,“我們(men) 通過打破單位圍牆、圍欄壁壘,促進庭院內(nei) 部綠化、道路、設施公共化,讓更多綠地遊園進入群眾(zhong) 生活。”截至2021年底,宿遷已累計改造開放單位庭院60家,共享單位綠地約56萬(wan) 平方米、停車泊位5000餘(yu) 個(ge) 、內(nei) 部衛生間90多個(ge) ,改造範圍由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拓展到社會(hui) 單位,受益人群超20萬(wan) 人。

  新增建設100處“樂(le) 享園林”小型綠地活力空間,是今年省政府12類50件民生實事之一。省住建廳園林綠化處處長於(yu) 春介紹,口袋公園是“樂(le) 享園林”建設中的主體(ti) 。我省要求采用“織補”“繡花”等手法,建設百姓身邊的口袋公園,並針對周邊使用人群的需求,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社區、街區的品質及活力。

  共建共享 體(ti) 現城市溫度

  【現場】 6月15日大清早,退休的南京市民王愛芳帶著她的小狗出門散步,目的地是安懷路旁邊沿河而建的小公園。這個(ge) 沒名字的小公園被建設方稱作“南十裏長溝一支流東(dong) 側(ce) 綠地”,去年實施一期工程,建了步道、休閑廣場、綠化景觀等。“原來就是一條夾在小區圍牆和小河中間的荒地,長滿野草。去年北邊這段建好了,南邊還有一段,據說今年也要建。”王阿姨滿懷期待。

  據悉,過去3年,江蘇優(you) 先選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的覆蓋盲區,新改建便民型公園綠地304個(ge) ,解決(jue) 老城區綠地少、均衡性不足等問題。但這些公園的投資、建設和維護,全都由政府承擔,老百姓很少參與(yu) 。湯蕾在做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期間,曾親(qin) 曆一個(ge) 社區中學改造項目,從(cong) 資金籌措到改造方案的確定,當地民眾(zhong) 全過程參與(yu) ,甚至小到選哪種牆磚,都要征求大家意見。她說,“將來我們(men) 的口袋公園建設,也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公眾(zhong) 參與(yu) ,了解居民的使用需求,吸引社會(hui) 資本投入,吸納社區誌願者進行維護管理,走共建共享這條路。”

  哪裏的街角綠地需要改造提升?哪個(ge) 片區最缺綠色公共空間?口袋公園建設離不開“城市體(ti) 檢”和“片區統籌”。去年,鼓樓區在南京市率先啟動了“城市體(ti) 檢”,主動去發現城市中待更新的節點,目前已有初步的“體(ti) 檢結果”。口袋公園是城市更新中的一環,隻有從(cong) 更高的片區層麵去把握,才能做到統籌協調,讓這些小而美的口袋公園不僅(jin) 為(wei) 市民錦上添花,更為(wei) 他們(men) 雪中送炭。

  “這幾年,全國各地在陸續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實踐,不過,對口袋公園的研究還相對薄弱,在我國現行的城市綠地分類規範中也缺乏指導依據,有些口袋公園就是套用一般公園綠地的模式,導致功能定位不準、服務設施不配套、難以融入周邊環境等問題。從(cong) 管理方麵看,口袋公園涉及權屬多樣,需要以群眾(zhong) 需求和參與(yu) 為(wei) 導向,與(yu) 正在進行的城市地段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道路整治等有機結合,建設有溫度的城市公共空間。” 劉小釗說。

  於(yu) 春透露,我省正在組織編製“江蘇省口袋公園建設指南”,預計下月就能推出,為(wei) 各地的口袋公園建設提供指導。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