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北京豐台站設計師:精細考量成就首都新地標
從(cong) 2010到2018年,北京豐(feng) 台站設計方案曆時8年終敲定。2022年6月20日,豐(feng) 台站即將開通,談及設計往事,中國鐵設建築院總工程師陶然感慨頗多,“這樣長的時間跨度,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大大小小方案修改了上百稿,我們(men) 遵循新時代客站建設理念,融入地方城市規劃,讓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陶然說。
精細考量節約用地 首創雙層車場
記者:北京豐(feng) 台站改造設計哪年啟動,最初的設計方案什麽(me) 樣?
陶然:2010年,北京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啟動方案征集,中國鐵設協助鐵路總公司開展國際招標。後來我們(men) 也參與(yu) 其中,提出一個(ge) 八角形方案。經過幾輪篩選,我們(men) 的方案入圍。
經過進一步優(you) 化,方案由八角形演變為(wei) 九宮格。2016年,北京豐(feng) 台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獲鐵總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複。這個(ge) 九宮格方案在中間布局高架車場,四角布置公交車、私家車、出租車等市政配套車場,分區明確,功能緊湊。
記者:設計方案曆經8年打磨,為(wei) 何如此曲折?
陶然:當時鐵路車站均為(wei) 單層車場,豐(feng) 台站最初設計方案也是單層布局。2017年,國家進一步提出綠色節能等相關(guan) 要求,況且北京城市用地緊張,有關(guan) 方麵提出能否從(cong) 節地出發,把豐(feng) 台站做成雙層車場。
雙層車場在國內(nei) 並沒有先例,豐(feng) 台站建築麵積約40萬(wan) 平方米,“普速+高速”兩(liang) 層車場疊摞之後,列車的組織,旅客進出站流線,外部送客流線,以及市政配套設施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2017年3月,豐(feng) 台站雙層車場研究工作啟動,提出站房采用雙層站台的設計理念。我們(men) 在保留平麵九宮格整體(ti) 外觀造型基礎上,進一步優(you) 化站房流線,對內(nei) 部平麵功能進行了重大調整和提升,以滿足雙層車場功能需求。
2017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同年9月完成雙層車場初步設計。2018年6月,豐(feng) 台站完成施工圖設計,設計方案最終敲定。盡管站房站型發生變化,但站房整體(ti) 功能和設計思路得以延續,建築空間形態及建築造型在建設各個(ge) 時期也得到統一。
記者:雙層車場布局為(wei) 全新站型,在我國尚屬首例,且在世界範圍內(nei) 也鮮有雙層站台案例,這給設計帶來哪些挑戰?
陶然:豐(feng) 台站是我國第一座采用高速、普速客運車場重疊布置的大型客站,獨特的雙層車場設計改變了傳(chuan) 統鐵路線路布置方式,實現了鐵路功能布置的創新。然而,超大、重疊也帶來諸多挑戰。
第一大挑戰是如何合理組織站房主流線,不能讓旅客到裏麵後搞不清楚如何進出站。還要調整平麵功能布局,包括商務候車區設置等都要重新規劃。
第二大挑戰是要確保車站雙層結構安全,還要在施工中保證既有普速列車的運行安全。
第三大挑戰是節能,豐(feng) 台站層數加高後如何保證自然通風,我們(men) 通過加強高架候車廳的自然通風,大幅節約了通風係統能耗和初步投資。
馬賽克壁畫展現北京四季輪回。中國鐵設供圖
精細考量客站特色 工業(ye) 風與(yu) 北京文化融合
記者:與(yu) 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等國內(nei) 綜合交通樞紐和大型站房相比,豐(feng) 台站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有哪些新變化?
陶然:北京南站等均是全裝修,加裝了吊頂、包柱、陶板等,相當於(yu) 給車站裹上了衣服,旅客看不到主體(ti) 結構。在豐(feng) 台站很難看到過度裝飾,設計團隊采用現代簡約的處理手法,將“簡單適度”理念貫穿於(yu) 設計中,在南北進站大廳、高架站台雨棚、中央光庭等位置,采取暴露結構的處理方式,室內(nei) 設計采用半通透吊頂,體(ti) 現了簡潔不簡單的現代工業(ye) 風。
過去,車站主體(ti) 建成後很多細節做得不是很到位,遠看很好,近看卻不夠精細。對於(yu) 豐(feng) 台站這座北京鐵路大型站房收官之作,我們(men) 進行了建築設計與(yu) 建築藝術、邏輯和語言的統一,在細節上下了很大工夫。
記者:豐(feng) 台站建築風貌和設計方案如何體(ti) 現北京地域文化特色?
陶然:我們(men) 在設計時,一方麵采用工業(ye) 風體(ti) 現高鐵的速度感和現代感,另一方麵結合地域文化,打造屬於(yu) 每座車站獨特的建築風貌,使車站成為(wei) 具有文化性和時代感的新時代交通建築。
豐(feng) 台地區古為(wei) 拜郊台,位於(yu) 金國都城豐(feng) 宜門外。豐(feng) 台站站房平麵布局以“九宮城”為(wei) 設計理念,方案取“築台建城”之意,四周建築略低,中間建築高聳,亦有“盛世豐(feng) 台,步步升高”之意。
室內(nei) 外裝修上,借助現代建築技術展現古韻新風:站內(nei) 主通道吊頂采用藻井造型,融入古建結構之美;出站路徑兩(liang) 側(ce) 牆壁立柱布置了壁畫,講述前門曆史、胡同四合院等北京文化故事,既大方穩重,又體(ti) 現曆史傳(chuan) 承。
豐(feng) 台站母嬰室。 中國鐵設供圖
精細考量旅客體(ti) 驗 打磨細節裝修升級
記者:2021年初,豐(feng) 台站對整體(ti) 裝飾裝修方案進行大幅調整,特別對細節進行優(you) 化升級,是出於(yu) 何種考慮?
陶然:豐(feng) 台站最初方案以灰色為(wei) 基調,契合老北京灰牆灰瓦的古樸風貌,給人穩重感。2019年,國鐵集團提出了“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新時代客站建設理念。
我們(men) 結合16字新理念,對豐(feng) 台站建築造型、室內(nei) 外裝修進行了大的方案優(you) 化,在設計中引入地域人文特征,並根據主題進行色彩配置、裝修及軟裝配飾的點綴,給旅客一個(ge) 明快、溫馨的建築空間。
記者:裝飾裝修方案具體(ti) 有哪些調整,取得了何種效果?
陶然:設計團隊對整個(ge) 建築色彩進行了提升,從(cong) 代表老北京的傳(chuan) 統淺灰色調整為(wei) 寓意“豐(feng) 收 喜慶 輝煌”的暖色調,並細致研究了顏色合理搭配,既帶來喜慶感,又不讓旅客心情煩躁。
再就是對細節的提升,針對重點旅客,豐(feng) 台站設置了23處無障礙衛生間及“四區一室”功能區,包括兒(er) 童娛樂(le) 區、重點旅客服務區、軍(jun) 人服務區、商務候車區、母嬰室。通過有愛無礙的設計,為(wei) 旅客打造安全、人性、體(ti) 貼的客站。
記者:作為(wei) 新一代鐵路車站,旅客在豐(feng) 台站能獲得哪些和以往不同的體(ti) 驗?
陶然:從(cong) 陶板到旅客座椅都采用了暖黃色,為(wei) 旅客帶來家一般溫馨的乘車體(ti) 驗。車站設計了互不幹擾的兩(liang) 場進出站立體(ti) 流線體(ti) 係,高速和普速有不同的進出站路線,讓旅客出行更加方便順暢。
精細考量城市未來 把車站變成會(hui) 客廳
記者:鐵路車站跟多種現代交通方式融合是一個(ge) 難題,如何破解這個(ge) 難題?
陶然:大型綜合交通樞紐要通過規劃、設計、施工一體(ti) 化,解決(jue) 鐵路、軌道交通及城市道路等多種現代交通方式高效無縫銜接的難題,快速疏解大客流。
豐(feng) 台站緊鄰北京西三環路、西四環路、京開高速、麗(li) 澤路和豐(feng) 台北路等城市骨幹道路,地鐵10號線和16號線在車站地下通過。我們(men) 在設計時,將客運專(zhuan) 線、普速鐵路、市郊鐵路、城市公交、軌道交通等融為(wei) 一體(ti) ,形成城南地區新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為(wei) 北京城市發展提供支撐。
記者:大型鐵路客站在引導城市發展,優(you) 化空間布局方麵,發揮什麽(me) 樣的作用?
陶然:過往是先建好車站,再圍繞車站慢慢形成繁華的城市中心區。現在客站選址要充分考慮與(yu) 當地城市整體(ti) 規劃的結合,我們(men) 提出了“站城融合”的概念,讓車站規劃建設融入城市發展。
鐵路客站不僅(jin) 是匆匆旅程的中轉站,更是美好生活的目的地。我們(men) 未來設想在車站設置咖啡廳或小型會(hui) 議室,也就是“城市會(hui) 客廳”概念,讓車站成為(wei) 商務洽談和休閑場所。我們(men) 嚐試一些車站開放部分共享空間,在不影響旅客出行的前提下,讓不坐火車的人也能進去喝咖啡、看書(shu) 或談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