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小麥大麵積畝產首超800公斤
良種良法配套為(wei) 小麥高產(chan) 上雙保險
河北省小麥大麵積畝(mu) 產(chan) 首超800公斤
6月14日,在邯鄲市魏縣前大磨鄉(xiang) 公議會(hui) 村,愛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麥田裏遍地金黃,小麥聯合收割機往來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豐(feng) 收景象。
當天,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中國科學院、山東(dong) 省農(nong) 科院等單位專(zhuan) 家,對邯鄲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在魏縣愛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設的1200畝(mu) “馬蘭(lan) 1號”小麥節水高產(chan) 示範方,按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高產(chan) 創建測產(chan) 辦法進行了實打實收。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小麥專(zhuan) 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教授主持了測產(chan) ,專(zhuan) 家組在千畝(mu) 示範方裏隨機選取兩(liang) 個(ge) 地塊,采用普通小麥收割機收獲,實際丈量麵積,電子地磅稱重,用穀物水分儀(yi) 測定籽粒含水量,經過實打實收,兩(liang) 個(ge) 地塊平均畝(mu) 產(chan) 810.80公斤,千畝(mu) 小麥示範方平均畝(mu) 產(chan) 超過了800公斤。這是河北省小麥大麵積畝(mu) 產(chan) 首次超過800公斤,標誌著河北省小麥生產(chan) 能力取得新突破。
“我們(men) 在去年小麥小麵積畝(mu) 產(chan) 首次突破800公斤的基礎上,今年大規模生產(chan) 實現畝(mu) 產(chan) 超過800公斤,克服了晚播和後期幹熱風等不利影響,在特殊年份小麥再次獲得豐(feng) 收,為(wei) 帶動小麥生產(chan) 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邯鄲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站長段美生說。
愛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千畝(mu) 示範方種植的是小麥新品種“馬蘭(lan) 1號”。該品種根係發達、水肥利用效率高,為(wei) 節水穩產(chan) 高產(chan) 奠定了基礎。矮稈抗倒、株高66厘米左右,解決(jue) 了高產(chan) 小麥易倒伏的難題。株型理想、葉片直立、分蘖多成穗率高,可以增加畝(mu) 穗數,有利於(yu) 超高產(chan) 。
小麥高產(chan) 的秘訣除了良種,還需要種植良法科技配合。為(wei) 克服去年秋汛影響,愛耕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深翻整地,搶時播種,播後適時鎮壓,在農(nong) 技人員的指導下,加強春季管理,促進小麥苗情轉化升級,示範方采用噴灌水肥一體(ti) 化節水灌溉,比普通大田每畝(mu) 節水30立方米。
“良種良法相配套,為(wei) 小麥高產(chan) 上了雙保險。”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部門通過種植小麥高產(chan) 新品種“馬蘭(lan) 1號”,試驗探索配套栽培技術,總結出了小麥節水節肥節藥的高產(chan) 栽培新技術,這次大麵積實現畝(mu) 產(chan) 突破800公斤,標誌著該技術由試驗、示範進入成熟推廣階段,將為(wei) 河北省小麥生產(chan) 水平進一步提升提供技術支撐。(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