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印發猴痘診療指南
原標題:國家衛健委印發猴痘診療指南
本報北京電 (記者王美華)今年5月以來,世界多個(ge) 非流行國家報告了猴痘病例。為(wei) 提前做好猴痘醫療應對工作準備,提高臨(lin) 床早期識別和規範診療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會(hui) 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製定了《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
指南介紹,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獸(shou) 共患病毒性疾病,臨(lin) 床上主要表現為(wei) 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主要傳(chuan) 染源為(wei) 感染猴痘病毒的齧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後也可成為(wei) 傳(chuan) 染源。
猴痘病毒如何傳(chuan) 播?指南指出,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ti) 。人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ti) 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shang) 、抓傷(shang) 而感染。人與(yu) 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chuan) 播,也可通過飛沫傳(chuan) 播,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還可通過胎盤垂直傳(chuan) 播。尚不能排除性傳(chuan) 播。
指南指出,猴痘為(wei) 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後良好。嚴(yan) 重病例常見於(yu) 年幼兒(er) 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預後與(yu) 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狀況和並發症嚴(yan) 重程度等有關(guan) 。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6月17日 第 09 版)
(責編:鄭浦麗(li) 、劉穎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