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打造"青馬學堂"凝聚青春力量
“這次在‘青馬學堂'(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學堂)集中培訓,真是不虛此行、受益匪淺。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者,我將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勇挑大梁、敢擔重任,把心思花在真幹事上,把本領用在多幹事上,在奮鬥中揮灑青春汗水,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近日,來自江華瑤族自治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青馬學員”周歆在參加完“青馬學堂”第一期培訓後感慨道。
今年以來,江華縣委堅持“黨(dang) 管青年”原則,改革創新工作機製,創新打造“青馬學堂”,大力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為(wei) 江華高質量發展凝聚蓬勃青春力量。
依托縣委黨(dang) 校創新打造“青馬學堂”,作為(wei) 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培養(yang) 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強化共青團先進性鍛造的主要陣地。整合縣內(nei) 紅色教育基地、黨(dang) 性教育基地、現場教學基地,組織青年開展參觀瞻仰、警示教育、重溫入黨(dang) 入團誓詞等活動。利用青年之家、鄉(xiang) 鎮黨(dang) 校、村(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開辦“微課堂”,將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最小單元。
組建讀書(shu) 興(xing) 趣小組,廣泛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紅色經典書(shu) 籍,深讀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並定期開展讀書(shu) 交流分享活動。搭建線上學習(xi) 交流平台,通過“學習(xi) 強國”“青年大學習(xi) ”“江華共青團”公眾(zhong) 號等網絡新媒體(ti) ,定期推送黨(dang) 的創新理論、重要戰略思想、社會(hui) 思潮和社會(hui) 熱點。
突出政治引領,強化為(wei) 黨(dang) 育才的政治功能,把為(wei) 黨(dang) 培養(yang) 和輸送具有忠誠的政治品格,濃厚的家國情懷,紮實的理論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質,忠恕任事、人品服眾(zhong) 的青年政治骨幹作為(wei) 實施“青馬工程”的根本目標。
注重分層分類,將培養(yang) 對象擴展至團幹部、團員青年、少先隊輔導員、學生骨幹、創新創業(ye) 青年等各領域青年骨幹,並根據青年群體(ti) 特點調整課程側(ce) 重內(nei) 容。強化紅色教育,結合開展“紅色教育在永州”活動,深度挖掘江華紅色資源“富礦”,打造了陳為(wei) 人、李啟漢等早期馬克思主義(yi) 者的紅色教育精品課程。
建立高質量學員庫,堅持高標準嚴(yan) 要求,突出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現,把政治立場堅定、政治素養(yang) 過硬作為(wei) “青馬學員”推薦的首要條件。強化考核評價(jia) 管理,將培養(yang) 期間考核結果與(yu) 評先樹優(you) 、選拔任用、職級晉升等的重要指標,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落實推優(you) 製度,優(you) 先推薦優(you) 秀“青馬學員”作入黨(dang) 積極分子或黨(dang) 的發展對象,並將培養(yang) 期間參加的理論學習(xi) 、實踐鍛煉等內(nei) 容記入入黨(dang) 相關(guan) 考察材料。
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機製,加強對已結業(ye) 學員的指導幫助,鞏固學習(xi) 培訓成果。拓寬青年人才舉(ju) 薦通道,建立健全培養(yang) 選拔工作定期研判製度。去年以來,18名“青馬工程”學員得到提拔重用,為(wei) 廣大青年群體(ti) 樹立起先進典型和創先爭(zheng) 優(you) 標杆。(劉明政、何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