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鬥爭形勢持續好轉(法治頭條)
6月是我國全民禁毒宣傳(chuan) 月,今年6月26日是第三十五個(ge) 國際禁毒日。各地陸續開展以“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為(wei) 主題的禁毒宣傳(chuan) 活動。
近年來,為(wei) 了打擊涉毒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一次次禁毒行動雷霆出擊,一位位緝毒民警勇往直前,全國禁毒部門向黨(dang) 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you) 秀成績單——
據國家統計局調查,2021年全國禁毒工作群眾(zhong) 滿意度和群眾(zhong) 對公安機關(guan) 嚴(yan) 厲打擊涉毒違法犯罪的認可度分別是96.78%、96.79%。
據介紹,近5年,我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新發現吸毒人員數量、現有吸毒人員數量逐年下降。其中,2021年全國破獲毒品犯罪案件數較2016年下降61.4%;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數較2016年底下降40.7%。
一組組數據顯示,我國禁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全球毒品持續泛濫的影響仍不容忽視。“我們(men) 必須繼續深化各項禁毒工作措施,不斷完善中國特色毒品治理體(ti) 係,實現禁毒鬥爭(zheng) 形勢持續好轉,堅決(jue) 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zheng) 。”公安部禁毒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阻斷毒品入境通道
深化“集群打零”戰法
瀾滄江川流不息,蜿蜒而下,將雲(yun) 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猛罕鎮和景哈鄉(xiang) 從(cong) 中隔開。岸邊青山滴翠,擺渡船穿梭於(yu) 江麵之上,一片繁忙景象。
5月24日上午9時,兩(liang) 艘中方執法艇從(cong) 這裏的景哈碼頭鳴笛起航,正式啟動第117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
6月4日,執法行動期間,雲(yun) 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獲得一條關(guan) 於(yu) “某國犯罪分子欲通過湄公河航道運送大宗毒品”的犯罪線索,第一時間通過聯合指揮部通報老撾、緬甸、泰國有關(guan) 執法部門。經過多方不懈努力,最終將兩(liang) 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繳獲毒品1.44噸。
雲(yun) 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偵(zhen) 查支隊辦案民警蒲警官回憶,在聯合巡邏執法機製建立之初,時常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查獲大宗運輸毒品案件,許多年輕隊員初次見到成噸的毒品,內(nei) 心十分震驚。
聯合巡邏執法機製運行10餘(yu) 年,在四國執法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流域治安形勢及禁毒形勢得到明顯好轉,毒品犯罪從(cong) 猖獗到偶發,從(cong) 偶發到長時間不發,“金三角”地區毒品外流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近日,公安部“2021—85號”部級特大販賣毒品案件被成功偵(zhen) 破。據湖北孝感辦案民警介紹,該案抓獲涉毒違法犯罪人員122名,打掉涉毒犯罪團夥(huo) 6個(ge) ,繳獲毒品8.1千克,不僅(jin) 搗毀了多個(ge) 藏匿於(yu) 當地及周邊的“零包”販毒窩點,還阻斷了一條由境外進入境內(nei) 後,中轉鄂、吉、皖、湘4省的販賣毒品通道。
“在緊盯大案、要案的同時,從(cong) 吸毒人員入手,從(cong) 毒品消費末端發力,不斷強化專(zhuan) 案攻堅、集群打零,嚴(yan) 厲打擊本地吸販毒團夥(huo) ,消除吸毒人員肇事肇禍風險,全力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安全感。”公安部禁毒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guan) 共偵(zhen) 辦“集群打零”專(zhuan) 案1010起,查獲涉毒人員6.47萬(wan) 名,繳獲各類毒品7.87噸。
公安部禁毒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公安禁毒部門將繼續以汙水測毒、毛發驗毒、禁毒大數據應用為(wei) 引領,持續創新豐(feng) 富“拔釘追逃”“集群打零”等緝毒戰法,破大案、打團夥(huo) 、摧網絡、抓毒梟、繳毒資,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進一步有效遏製毒品犯罪高發勢頭。
警惕新型毒品冒頭
嚴(yan) 打寄遞涉毒犯罪
不久前,山東(dong) 省膠州市公安局先後在青島、膠州、濟南等地對一起涉毒案犯罪嫌疑人開展收網行動,成功破獲了一起販賣新型毒品合成大麻素案,打掉了一個(ge) 上百人的犯罪團夥(huo) 。
2021年8月,山東(dong) 膠州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網上販賣一種叫“上頭電子煙”的新型毒品。據了解,吸食此類電子煙後會(hui) 頭暈、嘔吐、精神恍惚,甚至導致窒息、休克、猝死。經檢驗,該類電子煙內(nei) 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屬於(yu) 國家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質。
膠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隊王警官介紹,這種“上頭電子煙”,所謂“上頭”就是吸毒後的反應。
隨著警方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一些不法分子為(wei) 了逃避追查,將新型毒品偽(wei) 裝成電子煙、跳跳糖、歡樂(le) 水、減肥藥等常見物品,讓人們(men) 難以辨別,容易失去警惕性。
“新型毒品是相對鴉片、海洛因等傳(chuan) 統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類毒品,以及能夠使人成癮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王警官介紹,新型毒品直接作用於(yu) 人的中樞神經係統,使人興(xing) 奮,行為(wei) 失控,破壞大腦機能,對自身、家庭、社會(hui) 的危害非常大。
辦案中警方還發現,吸食“上頭電子煙”的群體(ti) 出現低齡化趨勢。“這起案件中抓獲的涉案人員很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膠州市公安局副局長陳劍表示,年輕人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抵抗誘惑的能力較弱,必須要與(yu) 相關(guan) 部門加強配合,提高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意識,防止青少年陷入毒販精心設計的陷阱。
與(yu) 此同時,寄遞渠道等涉毒問題同樣引起警方關(guan) 注。
某快遞公司的北京轉運中心,10餘(yu) 隻緝毒犬在民警的指引下,圍著快遞包裹敏捷地跑動、嗅聞。這是北京市開展寄遞渠道禁毒百日攻堅公開查緝行動期間的場景。
如今,互聯網新業(ye) 態和寄遞行業(ye) 迅猛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寄遞”的非接觸方式走私、販運毒品。
“互聯網隱蔽性強,寄遞網點分布廣、運輸支付快,給犯罪分子實施販毒提供了可乘之機。”北京市公安局禁毒總隊副總隊長張繼宏說,打擊“互聯網+寄遞”涉毒違法犯罪是一項係統工程,禁毒總隊將充分發動互聯網、快遞、物流等大型企業(ye) 積極配合,督促企業(ye) 履行禁毒責任。
“我們(men) 在大型寄遞企業(ye) 中設置了禁毒專(zhuan) 員,增強快遞員對毒品的認知、防範意識,進一步提升寄遞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參與(yu) 禁毒鬥爭(zhe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張繼宏介紹,去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共破獲寄遞渠道涉毒案件270餘(yu) 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310餘(yu) 名。
深化禁毒宣傳(chuan) 教育
加強技術監測預警
“哪怕隻是一粒毒品,隻要有人吸食,就是一個(ge) 人或一個(ge) 家庭毀滅的開始;再簡單的案件,隻要涉及毒品,都會(hui) 造成巨大的社會(hui) 危害。”內(nei) 蒙古自治區烏(wu) 蘭(lan) 察布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陳曉峰說,從(cong) 事禁毒工作以來,他見證了無數吸毒者的痛苦,其中不乏本應朝氣蓬勃的青少年。他們(men) 沾染毒品往往是從(cong) 不經意、不重視開始,之後便墜入無法自拔的深淵。
“從(cong) 根本上遏製涉毒案件滋生、防止個(ge) 人和家庭發生悲劇,禁毒工作要堅持關(guan) 口前移、預防為(wei) 先,通過多種手段對群眾(zhong) 進行宣傳(chuan) 教育,不斷提升群眾(zhong) 對毒品的防範意識。”湖北武漢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四大隊民警楊道兵說。
6月1日上午10時,一趟清新活潑、以綠色為(wei) 主色調的“禁毒地鐵專(zhuan) 列”在武漢市地鐵4號線開通,用武漢話“禁毒”諧音命名的兩(liang) 個(ge) 禁毒宣傳(chuan) 卡通人物“晶晶”和“豆豆”也閃亮登場。
武漢市禁毒辦負責人介紹,通過在車廂內(nei) 張貼禁毒宣傳(chuan) 標語、海報,利用地鐵電視循環播放禁毒知識和公益廣告,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持續傳(chuan) 播“健康無毒,綠色出行”理念,希望廣大乘客尤其是青少年在日常出行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禁毒教育。
“以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讓大家從(cong) 了解毒品危害開始,潛移默化地接受禁毒教育,最終在全社會(hui) 形成自覺抵製毒品的濃厚氛圍。”楊道兵說。
公安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安禁毒部門建成了覆蓋全民,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的毒品預防教育體(ti) 係,2021年,35歲以下新發現吸毒人員數量較2016年下降76%。
通過小小試管裏的汙水濃縮液,循線追蹤,挖出千裏之外的製毒工廠……這不是懸疑偵(zhen) 探小說裏的情節,而是科技賦能禁毒實戰的真實案例。
“一手抓宣傳(chuan) 防範教育,一手抓禁毒治理科技創新。”預防毒品違法犯罪,既要在全社會(hui) 做好宣傳(chuan) 教育,也要不斷提升科技應用在毒品治理智能研判等方麵的作用。楊道兵介紹:“我們(men) 通過掌握新的驗毒技術,將前沿科研成果應用到毛發、汙水等鑒定領域,更加準確地判斷犯罪行為(wei) 的發生,為(wei) 打擊預防毒品犯罪提供依據。”
“我們(men) 充分利用現代環境監測原理,以及科學高效的化學檢測手段,針對汙水、土壤、沉積物、毛發等樣品分別建立分析策略,以此評估區域毒情形勢及變化趨勢,構建多維監測體(ti) 係,精準監測預警毒情,最大限度地防止涉毒犯罪發生。”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dong) 分中心杜明犖介紹。
目前,全國已經建成國家毒品實驗室和5個(ge) 分中心、5個(ge) 國家禁毒大數據區域分中心,不斷加強毒情監測和效果評估,提高科學決(jue) 策水平。
《人民日報》(2022年06月23日第1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