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豐收基礎夯得更實更牢(經濟時評)

發布時間:2022-06-24 12:0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大田豐(feng) 收成定局,並不等於(yu) 豐(feng) 收到手,機收成為(wei) 顆粒歸倉(cang) 的“最後一公裏”。如果說奪取夏糧豐(feng) 收、實現顆粒歸倉(cang) 是一張網,那麽(me) ,機收和機收減損就是這張網的收攏纜繩。機收減損就是機收增收,全麵紮實推進機收和機收減損,就可以把豐(feng) 收基礎夯得更實更牢。

  截至6月21日,今年全國“三夏”小麥大規模機收已收獲3.01億(yi) 畝(mu) ,收獲進度達99.2%。60多萬(wan) 台聯合收割機、80多萬(wan) 名專(zhuan) 業(ye) 收割機手奮戰在麥收一線,收獲機械化率超過98%,為(wei) 將“豐(feng) 收在田”轉化為(wei) “豐(feng) 收在手”提供了機械化硬核力量。

  這個(ge) 硬核,在於(yu) 豐(feng) 收鏈上提效率、促增產(chan) 。

  從(cong) 大田高產(chan) 到顆粒歸倉(cang) ,豐(feng) 收鏈條上,機收減損是關(guan) 鍵一環。機收減損既是豐(feng) 收的效率,又是豐(feng) 收的增產(chan) 。

  機收就是效率。過去,農(nong) 民種田,汗流浹背,麵朝黃土背朝天。現在,機械化耕作,耕種收一體(ti) 化、智慧化作業(ye) 。今年,麥收連續13天日機收麵積超過1000萬(wan) 畝(mu) ,進度過半時間比去年提前2天,做到了適收即收。

  減損就是增產(chan) 。據測算,小麥機收環節損失率平均降低1個(ge) 百分點,全國可挽回糧食機收環節損失25億(yi) 斤左右。今年,夏糧主產(chan) 區黃淮海地區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製在2%以內(nei) ,優(you) 於(yu) 作業(ye) 質量行業(ye) 標準。

  這個(ge) 硬核,在於(yu) 現代化上優(you) 供給、提質量。

  向機收要減損,現代化農(nong) 機供應是基礎。既要保障優(you) 質農(nong) 機供應,又要提高機收減損智慧化水平,讓現代化農(nong) 機為(wei) 顆粒歸倉(cang) 增添動力。

  高標準農(nong) 機具供給,機收減損有底氣。現行農(nong) 機具質量標準規定,全喂入式穀物收割機的機收損失率不超過1.2%。農(nong) 機生產(chan) 企業(ye) 按照國家標準,在新機出廠檢測中把控更嚴(yan) ,優(you) 質農(nong) 機供應充足。

  農(nong) 機信息化、智能化,機收減損有優(you) 勢。智能化無人駕駛聯合收割機在今年夏收中大顯身手。如果人工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損傷(shang) 率要在3%左右,原因就是拐彎處機手判斷不精準,車輪會(hui) 碾軋麥稈,造成麥粒損失。如今,通過提前測量、設置好相關(guan) 數據,實現了精準收獲,拐彎處小麥損傷(shang) 率降低到1%。

  這個(ge) 硬核,在於(yu) 組織化上優(you) 服務、強支撐。

  組織化是機收減損的關(guan) 鍵支撐,需要統籌兼顧,在機製和體(ti) 製上不斷創新,推動糧食生產(chan) 效率躍升。

  提高農(nong) 機手收獲技能,為(wei) 聯合收割機提供優(you) 質服務,機收減損有支撐。今年夏收,國家加大對聯合收割機加快更新換代頻率,小麥機收減損培訓指導對所有持證機手全覆蓋,保障聯合收割機及相關(guan) 運輸車輛免費優(you) 先通行45萬(wan) 車次,累計免收通行費1.09億(yi) 元。

  機收減損,需要新型經營主體(ti) 在機收服務中發揮作用,增強保障能力。各類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成為(wei) 機收減損的有力保障。目前,全國已有19.4萬(wan) 個(ge) 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其中7.5萬(wan) 個(ge) 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全麵開展托管式、訂單式、租賃式等服務,基本覆蓋了所有糧食主產(chan) 鄉(xiang) 鎮。

  大國糧倉(cang) 穩,豐(feng) 收基礎牢。豐(feng) 收鏈上、現代化上、組織化上,中國糧食的機收和機收減損,堅定而沉穩地奮進在大路上。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4日 14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