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
圖①:部署於(yu)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
圖②: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重載設備。
圖③:天津港北疆港區智能化集裝箱碼頭。
天津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砥礪奮進又一載,蓄積能量再出發。
6月24日,天津如約迎來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中外知名企業(ye) 家、業(ye) 界權威學者專(zhuan) 家齊聚線上,共論智能科技前沿創新技術、共推智能科技成果應用落地、共享智能科技發展合作機遇。
多措並舉(ju) 鼓勵創新
過去五年,天津堅持政策發力、項目支撐、創新引領、人才支持的發展路徑,形成以人工智能為(wei) 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wei) 引領、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礎設施為(wei) 關(guan) 鍵支撐的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過去五年,天津完善產(chan) 業(ye) 鏈打造天津“智港”,實施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1+10”行動計劃,信創產(chan) 業(ye) 形成完整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集聚度和發展能級走在全國前列。以會(hui) 引資累計簽約695項,協議投資額達5428.5億(yi) 元。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此前一周,天津舉(ju) 辦了首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立足長遠瞄準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
一係列支持政策出台。《天津市促進智能製造發展條例》成為(wei) 全國首部智能製造地方性法規。《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5G發展的實施意見》《天津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等著力構建泛在互聯、全域感知、數據融合、創新協同、安全可靠的智能網絡體(ti) 係。《天津市貫徹落實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天津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等支持政策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天津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專(zhuan) 項資金政策,累計支持八批2998個(ge) 項目,全市安排資金91.9億(yi) 元,帶動投資超過1200億(yi) 元。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蹄疾步穩,持續深耕,產(chan) 業(ye) 體(ti) 係日趨完備。在天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企業(ye) 、項目、人才加速布局,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大數據與(yu) 雲(yun) 計算、機器人、車聯網、智能終端、先進通信等優(you) 勢領域快速發展。華海清科、天地偉(wei) 業(ye) 、南大通用、九安醫療、唯捷創芯、朗譽科技等一批優(you) 質企業(ye) 飛速成長。以飛騰處理器(CPU)、麒麟操作係統為(wei) 核心的“PK”體(ti) 係市場占有率接近80%。
天津西青區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依托騰訊基礎雲(yun) 平台、交通大數據平台、地圖定位係統等技術優(you) 勢構建了車路協同平台體(ti) 係,將車聯網服務廣泛觸達用戶,打通了路側(ce) 攝像頭、雷達、雷攝一體(ti) 機等感知設備,落地了18個(ge) 重點(覆蓋國標場景16個(ge) )、細分101個(ge) 車聯網應用場景。
2019年,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向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致信,強調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wei) 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生產(chan) 力整體(ti) 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天津踔厲奮發,創新能力進一步攀升。先進計算與(yu) 關(guan) 鍵軟件(信創)海河實驗室建設揭牌運行,中國“信創穀”“智匯穀”等優(you) 質創新平台拔地而起,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天津研究院加快建設,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國家智能社會(hui) 治理實驗特色基地全麵展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成功獲批,天津成為(wei) 國內(nei) 唯一一個(ge) 擁有雙先導區的城市。“天河三號”百億(yi) 億(yi) 次超算、華海清科12英寸拋光設備、“神工”腦機交互係統等一批津版“獨門絕技”填補空白。
“大數據、人工智能正是換道超車的優(you) 勢所在。如果在人工智能換道超車方麵能夠取得新突破,也可以來改造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一步提高生產(chan) 能力。”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教授、院長林毅夫在第五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高峰會(hui) 上表示。
智能製造驅動發展
智能科技賦能引領,為(wei) 天津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供了強勁動力。過去五年,天津建成丹佛斯、海爾5G工廠、長榮科技等200個(ge) 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培育了紫光雲(yun) 、中汽研、宜科電子等一批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動工業(ye) 企業(ye) 上雲(yun) 超過8000家;打造了涵蓋智能製造裝備及產(chan) 品、工業(ye) 軟件及控製係統、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服務等領域的產(chan) 業(ye) 支撐體(ti) 係,智能製造已經成為(wei) 支撐製造業(ye) 立市的新動能。
如今,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新業(ye) 態為(wei) 代表的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已經融入生產(chan) 生活各個(ge) 領域,成為(wei) 引領高質量發展、助力高水平改革開放、服務高效能治理、賦能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力量。
天津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局長尹繼輝介紹,2021年,天津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和限額以上信息服務業(ye) 比重達到24.8%,比2020年提高1.2個(ge) 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ye) 全年累計完成產(chan) 值1847億(yi) 元,增加值累計增長9.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2634億(yi) 元,同比增長15.2%,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日前閉幕的天津市第十二次黨(dang) 代會(hui) 上,天津提出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的奮鬥目標,明確要大力實施“製造業(ye) 立市”戰略,全麵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you) 勢。“我們(men) 將堅持以智能科技為(wei) 引領,加快構建‘1+3+4’現代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斷壯大產(chan) 業(ye) 規模,全力攻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生態,以數字化轉型催生發展新優(you) 勢,奮力實現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尹繼輝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5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