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質效全麵提升

發布時間:2022-06-28 15:14:00來源: 山西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金融業(ye) 改革發展擺在重要位置,認真落實服務實體(ti) 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當前,全省金融業(ye) 保持快速發展,金融產(chan) 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金融服務普惠性不斷增強,金融改革持續深化,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質效全麵提升,為(wei) 我省率先蹚出轉型發展新路提供了有力支撐。

  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ti) 係

  護航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年,全省金融業(ye) 增加值1284億(yi) 元,占GDP比重5.7%,占服務業(ye) 增加值比重12.7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省金融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提升,金融業(ye) 成為(wei) 拉動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自身充分發展也為(wei) 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截至2021年末,我省金融業(ye) 已形成了覆蓋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信托、基金、金融租賃、消費金融、地方資產(chan) 管理、股權交易中心等領域,門類齊全、較為(wei) 完備的現代金融服務體(ti) 係。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底,全省銀行業(ye) 金融機構7333家,較2011年底淨增1126家,年均增長125家,年均增速2%。

  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省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為(wei) 5.1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7.2%;全年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3637.5億(yi) 元;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yu) 額3.42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加3574.0億(yi) 元,同比多增1052.5億(yi) 元,增量創曆年新高。今年3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yu) 額達到5.02萬(wan) 億(yi) 元。

  銀行業(ye) 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持續加大。截至2021年末,全省中長期貸款餘(yu) 額達到2.10萬(wan) 億(yi) 元,較年初增加2324.9億(yi) 元。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綠色金融在我省多點開花,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項目傾(qing) 斜。截至2021年末,我省綠色貸款餘(yu) 額2735.7億(yi) 元,同比增長25.1%,高於(yu) 各項貸款增速13.4個(ge) 百分點。其中,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綠色金融布局的重點領域,貸款餘(yu) 額達1152.5億(yi) 元,同比增長41%。普惠金融保持“量增、麵擴、結構優(you) 化”態勢,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不斷注入資金活水。今年3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達2248億(yi) 元,同比增長24.3%,惠及小微企業(ye) 34.8萬(wan) 戶。利率市場化改革帶動企業(ye) 貸款利率下行。2021年,普惠口徑小微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3%,同比降低0.6個(ge) 百分點。

  證券期貨業(ye) 快速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作用逐步凸顯。2021年,我省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首次突破2000億(yi) 元大關(guan) ,達到2118.65億(yi) 元,同比增長27.91%,融資規模呈現逐年攀升態勢,推動社會(hui) 融資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直接融資規模增長,為(wei) 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2018年以來,18家省屬國有企業(ye) 累計實現直接融資567.84億(yi) 元,完成重大資產(chan) 重組7單,涉及並購金額147.41億(yi) 元。山西汾酒、山西路橋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完成混改;山西路橋、北方銅業(ye) 以重組上市方式,化解了原上市公司退市風險,有效提升了資產(chan) 證券化水平。投資基金業(ye) 在引導民間投資、服務創新發展方麵發揮積極作用。截至目前,各類基金以股權投資方式累計投入資金591.32億(yi) 元。

  保險業(ye) 服務保障功能增強。截至2021年末,全省原保險保費收入997.5億(yi) 元,同比增長7.34%,保費規模在全國排名第16位,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首位。

  深化金融改革

  提升全方位多層次服務水平

  省委、省政府準確把握金融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著力深化金融改革,優(you) 化金融生態,全麵提升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  金融監管體(ti) 製改革落地。2018年10月,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明確“7+4”監管範圍。同年12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山西監管局正式掛牌。監管體(ti) 製改革促使金融監管協調性大幅提升,進一步補齊了監管短板。

  推動金融更高水平開放。相繼引進了平安銀行、西部證券、進出口銀行、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重組成立山西金控集團,設立晉商信用增進投資公司、華融晉商資產(chan) 公司、晉商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金融業(ye) 態進一步完善,金融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增強。

  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持續增強。山西證券在深交所上市,成為(wei) 省內(nei) 唯一的A股上市金融機構。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揭牌運營,我省從(cong) 此有了自己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截至目前,累計掛牌展示2872家,其中培育板125家、展示板1950家、完成股改並在晉興(xing) 板掛牌企業(ye) 797家。以掛牌展示、股權、融智、融資、轉板上市五大業(ye) 務為(wei) 基礎,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構建起服務中小微企業(ye) 的綜合業(ye) 務體(ti) 係。

  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更趨完善。2022年,省委省政府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逆周期調節重要政策工具作用,提早部署、高效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市縣一體(ti) 化運營改革,努力實現“擔保戶數大幅增加、放大倍數明顯提高、擔保費率普遍下降”。我省提高企業(ye) 資金鏈應急周轉資金使用效率,金融機構開發應用金融支持土地流轉、采礦權抵押貸款等產(chan) 品,緩解實體(ti) 經濟融資難題。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實現零突破,“債(zhai) 轉股”和資產(chan) 證券化有序推進,融資渠道不斷拓寬。金融基礎設施更趨完善,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步伐加快,支付體(ti) 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nong) 村地區支付實現村村通,銀行卡助農(nong) 實現全覆蓋,農(nong) 村信用環境和金融服務有效提升。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

  十年來,我省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力應對金融領域重大風險挑戰,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為(wei) 全省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大力推進城商行改革化險。按照省委“主動排雷、精準拆彈”的要求,市場化、法治化處置城商行不良資產(chan) ,逐步推進合並重組法定程序。2021年4月,經中國銀保監會(hui) 批準,由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ye) 銀行通過新設合並方式成立的山西銀行揭牌開業(ye) ,成為(wei) 我省第二家省級法人城市商業(ye) 銀行。加快推進農(nong) 信社改製化險。2021年6月,太原農(nong) 商行掛牌開業(ye) ,標誌著全國唯一未改製的高風險省會(hui) 級機構太原市城區聯社改製成功。截至2022年3月,我省經農(nong) 信社改製的農(nong) 商銀行總數達100家,改製完成率93%。

  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地方金融監測預警長效機製進一步健全。去年8月,我省地方法人銀行風險監測預警係統、地方金融組織監管監測係統、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大數據平台正式上線運行。“兩(liang) 係統一平台”是我省充分汲取金融風險防控經驗教訓,在中央垂直監管體(ti) 係基礎上建設的地方金融基礎設施,主要針對地方法人銀行、地方承擔監管職能的類金融機構及非法集資領域,建立若幹監測指標體(ti) 係,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監測預警,構築地方金融風險“防火牆”。“兩(liang) 係統一平台”上線,是從(cong) 根本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大舉(ju) 措,標誌著我省地方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穿透式監管體(ti) 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非法集資高發勢頭得到有效遏製。2021年全省存量案件結案率達到74.1%,同比提高23個(ge) 百分點,存量風險實現有效化解。全省2021年非法集資新發案件數、涉案金額、參與(yu) 人數同比實現“三降”,新增案件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當前,我省正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協同推進改革化險和提質增效,落實金融支持穩經濟工作措施,持續創優(you) 地方金融生態,推動金融業(ye) 邁向高質量發展,努力為(we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基層故事

  整村授信 播下惠農(nong) “及時雨”

  “整村授信以後,家裏就像多了一筆備用金,隨用隨取、隨借隨還。”永和縣坡頭鄉(xiang) 白家崖村村民藥永珍說。2021年,永和農(nong) 商行開展整村授信,該村107戶村民獲得總額788萬(wan) 元授信。藥永珍的授信額度是8萬(wan) 元,她說:“擴大生產(chan) ,資金不用愁。手機上點幾下,錢就到賬了!”  近年來,麵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產(chan) 業(ye) 發展資金需求,省農(nong) 信社大力推廣“整村授信”,把過去的零售業(ye) 務“批發”做,促進農(nong) 村地區信用、信貸聯動,集中解決(jue) 農(nong) 戶貸款難、擔保難問題。客戶經理進村入戶摸底建檔,評級授信,采取一次授信、周轉使用的方式,為(wei) 當地農(nong) 戶、個(ge) 體(ti) 工商戶及小微企業(ye) 建立信用檔案,實現隨用隨貸,打通信貸資金流往農(nong) 戶的“毛細血管”。全省農(nong) 信社係統已對17589個(ge) 鄉(xiang) 鎮、行政村、社區、市場授信,創建信用主體(ti) 6494個(ge) ,授信1220.06億(yi) 元,用信550.74億(yi) 元;行政村授信覆蓋麵達88.99%,為(wei) 農(nong) 戶授信219.16萬(wan) 戶。與(yu) 此同時,省農(nong) 信社專(zhuan) 設富農(nong) 貸、興(xing) 旺貸等36款信貸產(chan) 品,滿足農(nong) 戶各類金融需求。

  隨著整村授信推進,“窮可貸,富可貸,不講信譽不可貸”“農(nong) 戶‘信用’變資金”已成為(wei) 農(nong) 村群眾(zhong) 認同的金融理念。

  近日,省農(nong) 信社還啟動了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百行進萬(wan) 村爭(zheng) 創主辦行”行動。2022年,全省行政村授信覆蓋麵將達到100%,力爭(zheng) 1/3的行政村創建為(wei) 信用村,農(nong) 戶評級授信覆蓋麵達到70%,力爭(zheng) 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末,全省農(nong) 信社將實現現有農(nong) 戶授信全覆蓋。

  在勇擔“三農(nong) ”金融主力軍(jun) 的同時,省農(nong) 信社自身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5月末,全係統各項存款餘(yu) 額達1.17萬(wan) 億(yi) 元;各項貸款餘(yu) 額達到7110億(yi) 元;服務客戶總數達到2499萬(wan) 戶。

  資本運作 激活國企新動能

  6月上旬,由中德證券牽頭主承銷、規模8億(yi) 元的山西文旅集團公司債(zhai) (第二期)——“22晉旅02”成功發行,創下該集團成立以來單次最大發行規模,為(wei) 我省文化旅遊龍頭企業(ye) 加快項目建設、推動行業(ye) 穩步複蘇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德證券是山西證券旗下專(zhuan) 業(ye) 投行子公司。記者了解到,成立以來,中德證券充分發揮投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助力我省企業(ye) 進軍(jun) 資本市場,先後幫助同德化工、永東(dong) 化工等企業(ye) 實現上市。近年來,山西證券認真履行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使命,鮮明提出“站位意識”,將業(ye) 務向服務轉型發展聚焦,特別是圍繞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強化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在用好用活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台、推進市場化並購重組、擴大直接融資等方麵打造了多個(ge) 標杆性項目,為(wei) 做好國資國企改革“後半篇文章”、促進國企發展提質增效作出了重要貢獻。

  僅(jin) 2021年,中德證券全年累計協助全省重點國企實現債(zhai) 券融資127.5億(yi) 元、股權融資27.38億(yi) 元。由中德證券擔任獨立財務顧問和主承銷商的山西路橋資產(chan) 重組項目順利完成,山西平榆高速資產(chan) 成功注入上市平台,配套募集4.8億(yi) 元資金,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公路成為(wei) 戰略投資者,走出我省高速公路資產(chan) 證券化和省屬國企混改的重要一步。

  今年2月,我省上市公司南風化工更名為(wei) “北方銅業(ye) ”,標誌著2021年山西規模最大的“南風北銅”並購重組案收官。在中德證券量身定製重組方案助力下,華北最大銅企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核心資產(chan) 北方銅業(ye) ,借殼南風化工上市,實現上市公司脫困與(yu) 國企優(you) 質主業(ye) 資產(chan) 整體(ti) 上市。中德證券還完成了國新能源A股非公開發行項目、山西首單區縣級私募公司債(zhai) 發行項目等。山西證券2021年年報顯示,去年,山西證券公司債(zhai) 、企業(ye) 債(zhai) 、地方政府債(zhai) 承銷總金額居省內(nei) 第一位。

  四板掛牌 走好上市第一站

  “到‘晉興(xing) 板’股改掛牌以後,法蘭(lan) 企業(ye) 的融資難問題大大緩解。”定襄縣政府有關(guan) 負責人說。定襄縣有法蘭(lan) 鍛造企業(ye) 189戶。近年來,該縣大力引導企業(ye) 家擁抱多層次資本市場。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定襄縣掛牌展示企業(ye) 達73家。股改掛牌大大提升了企業(ye) 融資能力。眼下,不少頭部法蘭(lan) 企業(ye) 正苦練內(nei) 功,準備到滬、深、北交易所上市。

  黨(dang) 的十八大對“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作出重大部署以來,區域性股權市場應運而生。山西股權交易中心在太原揭牌運營以來,“到四板掛牌”成為(wei) 中小企業(ye) 對接資本市場的新途徑。

  經過多年改革發展,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成為(wei) 服務全省中小企業(ye) 股改“主力軍(jun) ”,已推動787家企業(ye) 完成股改。2021年,該中心獲評工信部2021年度國家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入選我省第一批服務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重點服務機構。圍繞國家及我省重大戰略,中心先後設立“青年創業(ye) 板”“文化旅遊板”“農(nong) 業(ye) 板”“企業(ye) 創新板”“軍(jun) 民融合板”“專(zhuan) 精特新板”六個(ge) 特色行業(ye) 板塊,持續引導高質量企業(ye) 進場;深入推進資本市場縣域工程,試點縣域擴大到71個(ge) ,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所轄縣區及革命老區有關(guan) 縣區全部納入試點;借力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服務山西基地,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對一上市輔導服務。截至今年5月底,掛牌展示企業(ye) 累計轉板新三板24家,成功在北交所上市1家。

  2021年,山西股權交易中心獲批證監會(hui) 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名單,數智賦能邁進全國第一方陣。隨著試點落地、數據上鏈,融資服務水平將大大提升。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深化改革,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打造企業(ye) 規範發展的‘苗圃’和上市‘第一站’。”山西股權交易中心負責人說。(記者張巨峰)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