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源頭治理,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1-5月,南通市PM_2.5濃度32.4微克/立方米,優(you) 良天數比率82.1%,兩(liang) 項指標列全省第一;國考、省考以上斷麵水質優(you) Ⅲ比例分別為(wei) 93.8%和96.4%,均達考核要求;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製度創新、模式探索等方麵取得明顯成效,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抓好源頭治理的“牛鼻子”
持續推進清潔原料源頭替代
夏至之後,氣溫逐漸升高、光照充足,“隱形殺手”——臭氧就借著高溫“上位”了。這幾年,“給點陽光就燦爛”的臭氧成為(wei) 夏季的首要汙染物。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VOCs是臭氧形成的重要前體(ti) 物,推廣清潔原料源頭替代是VOCs治理的關(guan) 鍵一環。近年來,我市持續提升涉VOCs排放企業(ye) 源頭替代水平,全力削減VOCs排放總量。深挖減排潛力,在家具、機械製造、鋼結構、印刷等多個(ge) 行業(ye) 推廣使用,目前已完成清潔原料源頭替代項目162個(ge) ,完成率90%,初步培育源頭替代示範企業(ye) 14家,可形成VOCs減排量287噸。組織40餘(yu) 家船舶鋼結構企業(ye) 召開CO_2替代稀釋劑噴塗技術對接會(hui) ,中遠川崎公司試點推進CO_2替代稀釋劑噴塗技術。出台《南通市清潔原料源頭替代資金獎補方案》,明確獎補範圍和標準,根據VOCs減排量實施財政補助,引導企業(ye) 采用清潔生產(chan) 原料。今年以來,南通市生態環境係統進一步深化對“減汙降碳、源頭治理”的認識,召開月度例會(hui) 定期研究源頭治理工作進展,積極推動實施大氣、水、土壤和地下水等治理項目2600餘(yu) 項,生態環境質量逐漸提升。
源頭治理,就是要標本兼治。為(wei) 推動企業(ye) 減汙降碳、提質增效,我市探索推進園區整體(ti) 清潔生產(chan) 審核試點。印發《南通市2022年清潔生產(chan) 審核實施方案》,明確116家清潔生產(chan) 審核重點企業(ye) 名單,實施238項中高費改造項目,總投入約3.1億(yi) 元。加強幫扶激勵,邀請多名專(zhuan) 家對60家企業(ye) 現場核查,推動企業(ye) 從(cong) 源頭替代、過程優(you) 化、末端治理等方麵開展全方位體(ti) 檢。對實施中高費方案的企業(ye) ,采取“環保貸”低息或貼息方式,運用專(zhuan) 項資金給予適當獎補。開展園區試點,指導如東(dong) 縣洋口化學工業(ye) 園作為(wei) 南通市首個(ge) 開展園區整體(ti) 清潔生產(chan) 審核試點,從(cong) 解決(jue) 共性難點問題、優(you) 化基礎設施建設、搭建生態工業(ye) 鏈、調整園區企業(ye) 結構等方麵,探索可推廣、可複製的園區實施清潔生產(chan) 經驗。
用綠色標尺護航“南通藍”
我市“三線一單”方案覆蓋海陸全域
一個(ge) 區域應該發展什麽(me) 樣的項目?如何強化重大項目的源頭把關(guan) ?這些問題,隨著“三線一單”的落地應用,在南通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目前,我市“三線一單”分區管控已覆蓋全市海域、陸域。
6月17日,我市在全省設區市中首個(ge) 編製發布近岸海域“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和準入清單,將131個(ge) 近岸海域列入環境管控單元,優(you) 化沿海產(chan) 業(ye) 區域布局,通州區開展全國“三線一單”減汙降碳協同管控試點建設。
南通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jia) 與(yu) 排放管理處處長馬賢芳給出了更加明晰的科普,今年6月發布的近岸海域方案和2021年2月發布的《南通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一脈相承的,兩(liang) 個(ge) 方案既相輔相成又相對獨立。她說,《南通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從(cong) 行業(ye) 轉型升級、項目準入、園區管理等方麵強化源頭管控作用,已成為(wei) 環境管理的工具書(shu) 。目前,政府辦已出台配套管理辦法,細化多部門工作職責,建立數據共享、跟蹤評估、監督管控和動態調整等4項機製,統籌運用“三線一單”成果,打造“三線一單”標杆示範。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我市推進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高標準建設常安紡織園、通州灣印染產(chan) 業(ye) 園,推進257家傳(chuan) 統印染企業(ye) 整治提升、入園進區。推動金光造紙項目廢水全部回用,中天鋼鐵項目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超低排放標準限值降低13%、58%、45%。
讓大數據賦能環境監管
非現場執法也能“抓現行”
如果數字和生態環境監管結合,會(hui) 產(chan) 生什麽(me) 奇妙的化學反應?“當大數據賦能環境監管,非現場執法也能‘抓現行’。”南通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推進非現場監管執法工作是優(you) 化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的重要舉(ju) 措。前不久,我市依托自動監測、用電監控等監測監控大數據,查處曝光一批非現場監管執法典型案例。
近年來,我市探索全省非現場監管執法先行示範,在全省率先出台《關(guan) 於(yu) 加強全市生態環境非現場監管執法工作的實施意見》,累計立案查處“自動監控超標”“設施不正常運行”等違法行為(wei) 57件,“用電監控連續23小時數據為(wei) 零被處罰”案件獲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辦理全省首例自動監測數據直接用於(yu) 處罰案件。大力推進排汙單位自動監測監控設備全檢定、設施全驗收、異常全標記、質控全流程、數據全聯網,對南通市837家聯網企業(ye) 開展全覆蓋檢查,聯網率、標記率均達100%。通過各類監測監控平台,運用無人機、無人船、走航監測等科技輔助手段對排汙單位開展遠程檢查,全麵推進非現場監管執法,對守法企業(ye) 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ye) 有案必查。
“源頭治理是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固本之基、浚源之策。”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煒表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大有可為(wei) ,南通將持續推動實施源頭治理重大工程、重要政策、重點樣板,把一個(ge) 個(ge) 源頭治理生態目標轉變為(wei) 美好現實,以持續不斷的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在新起點上推動源頭治理工作邁上新台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