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魚”環湖綠地上10個景觀長廊計劃10月開工
炎炎夏日“上海之魚”找不到遮陽地
環湖綠地上10個(ge) 景觀長廊計劃10月開工
■本報見習(xi) 記者 唐乙雋
“天氣太熱了!哪裏可以躲躲太陽呢?”周末,市民俞女士一家前往位於(yu) 奉賢新城的“上海之魚”遊玩,丈夫陪著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撒歡,而俞女士則提著衣服、拎著包尋找可以遮陽的地方,環顧四周卻不見可供遮陽休息的角落,無奈之下,她隻能選擇一片樹蔭席地而坐。近兩(liang) 年,“上海之魚”成了很多市民周末“打卡”的熱門地,可隨著近期氣溫走高,市民的遮陽需求卻得不到滿足,“公園雖美,但少了可供遮陽、擋雨的便民設施,實在是有點吃不消”。
今年3月,一場由奉賢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聯合奉賢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區辦公室、奉賢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推出的“增綠添彩·邂逅最美奉賢”奉賢綠色發展人民建議征集活動為(wei) 市民提供了表達訴求,提出建議的窗口。3月25日,俞女士向區人民建議征集辦郵箱提交一則建議,希望可以在“上海之魚”公園群內(nei) 增加遮陽擋雨的休息處,或多種植一些爬藤類及枝葉茂盛的植物。
經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工作人員匯總整理,日前,包括俞女士建議在內(nei) 的共31篇人民建議被轉交至奉賢區綠化市容局。上海恢複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後,俞女士的建議得到了反饋。
“‘上海之魚’公園群內(nei) 共有泡泡公園等6個(ge) 主題公園,建設初期一直是以公共綠地為(wei) 標準,且很多樹木種植時間不長、樹冠偏小,確實還不能形成遮蔭效果。”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這則建議,奉賢區綠化市容局已於(yu) 5月末啟動方案研究工作,計劃在環湖綠地上建設10個(ge) 景觀長廊,合計約300平方米,滿足市民在遊覽過程中遮陽擋雨的需求。據了解,在進一步完善施工圖並完成招投標工作後,長廊預計於(yu) 今年10月開工建設。
“近年來,我們(men) 持續傾(qing) 聽民意,力爭(zheng) 將公園的各項配套設施完善起來。”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綜合“上海之魚”公園群的發展現狀,奉賢區綠化市容局還將在年內(nei) 就“上海之魚”的設施完善提升工程正式立項,除加裝遮陽擋雨的長廊外,還將增加可供市民休憩的座椅。值得一提的是,一批融合了園內(nei) 工作人員辦公需求及遊客購買(mai) 食物需求的“驛站”也將分期落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