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實“戰疫力” 建強“共治體”
曆時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戰“疫”,一些小區大門的警戒線拆了,在職黨(dang) 員們(men) 脫下“大白”重返工作崗位,年輕的誌願者們(men) 回歸職場,社區的白天又恢複了寧靜悠閑……
但不可忽視的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風險還在、任務還在,如何推進新常態下黨(dang) 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把居村一線的“戰疫力”留住,把共治共享的“同心圓”攏住?答案是“組織”。
黨(dang) 的力量來自組織。上海市寶山區委組織部以“基層黨(dang) 組織結對共治計劃”作為(wei) 重構治理的開端,抓住居村這個(ge) 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的主戰場,通過一係列行動,全麵夯實街鎮、居村、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兩(liang) 新”組織等黨(dang) 的基層組織的組織力,將黨(dang) 建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優(you) 勢,增強居村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力量。
數據顯示, 目前寶山全區575個(ge) 居村黨(dang) 組織已全部與(yu) 區級機關(guan) 、教育、衛生、公安、國企以及部分“兩(liang) 新”黨(dang) 組織結對,形成共治對子約967個(ge) ,組建抗疫應急隊伍約1.2萬(wan) 人,形成實事項目2000餘(yu) 個(ge) 。
支部結對,“走在一起”
“兩(liang) 類三結合”,黨(dang) 建合力應對疫情防控。
疫情出現後,寶山區委組織部立即對全區居村黨(dang) 組織疫情防控工作力量情況進行全麵梳理。對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社區治理任務較重的重點居村實行“強力焊接”,通過“三結合”定向結對,即結對一個(ge) 衛生係統黨(dang) 組織、一個(ge) 區級機關(guan) 黨(dang) 組織、一個(ge) 規模較大的國企、“兩(liang) 新”組織或社會(hui) 組織黨(dang) 組織,專(zhuan) 業(ye) 力量、職能力量、隊伍力量三股力量協同用力,既解決(jue) 問題,又提供服務,形成戰隊。
對其他居村,實行“複合粘連”,打破以往單一的“屬地結親(qin) ”,在街鎮區域黨(dang) 建共建的基礎上,推動各級各類黨(dang) 組織跨街鎮、跨領域結對,形成“一個(ge) 圓心多個(ge) 圈”的最大同心圓。
羅店鎮束裏橋村共有2290戶,常住人口4000多人,部分老舊房屋還需要上公廁,外來群租人口多,人員流動大。疫情防控期中,這裏作為(wei) 重點區域由區領導“包保”,下沉幹部增援,同時全麵組織發動在地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
在寶山區委組織部和羅店鎮黨(dang) 委的牽頭下,寶山區水務局機關(guan) 黨(dang) 支部、區建設用地事務所黨(dang) 支部、羅店醫院黨(dang) 總支與(yu) 村黨(dang) 支部結上對子。
經過幾輪深入了解,共治項目清單越來越具體(ti) :
“黨(dang) 員在農(nong) 村”報到計劃,每一位報到黨(dang) 員到村裏認領責任區,定期開展誌願服務;
“同心防疫”計劃,聯合組建黨(dang) 員誌願者突擊隊,加強專(zhuan) 業(ye) 訓練,協助村裏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青年黨(dang) 員雙向鍛煉”計劃,結對機關(guan) 組織機關(guan) 黨(dang) 員幹部到農(nong) 村廣闊天地學習(xi) 鍛煉,村幹部和黨(dang) 員誌願者到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學習(xi) 交流。
來自各方麵的黨(dang) 員幹部和誌願者結在一起、學在一起、幹在一起,形成築牢社區防線、兜牢民生“底盤”的強大合力。
和束裏橋村不一樣,大場鎮錦秋花園是中高檔大型商品房小區,麵積大,人員多,基礎設施較好。但是同時帶來的是防控戰線長、物業(ye) 管理力量不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較高等問題。如何走出超大型社區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提供新的實踐路徑,“共治親(qin) 友團”動足腦筋:
在“成效固守”階段,突出人員增援和專(zhuan) 業(ye) 支撐,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屏障;
在“賦能治理”階段,突出黨(dang) 建引領和實踐創新,探索建立活動共辦、資源共享、隊伍共育等工作機製,推動黨(dang) 員深度參與(yu) 社區治理,成為(wei) 了解社區、留在社區、服務社區的工作力量;
在“為(wei) 民服務”階段,各單位各展所長,大場醫院聚焦老年人就醫服務,開辟就醫送藥綠色通道。
此外,寶山國際民間藝術交流與(yu) 研究中心積極發揮黨(dang) 課教育和藝術場館的資源優(you) 勢,開展藝術教育、非遺研學、全民閱讀等活動,將社區青年達人、黨(dang) 員“團”在一起;
區住宅綜合管理中心將每月最後一個(ge) 星期五作為(wei) “支部連心日”,定期互聯互動,對物業(ye) 企業(ye) 落實防疫措施進行麵對麵指導,對居民較為(wei) 關(guan) 注的維修資金和公共收益支取使用等給予專(zhuan) 業(ye) 指導和監督,不斷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吳淞街道海濱二村居民區黨(dang) 總支與(yu) 結對單位黨(dang) 組織聯合開展理論聯學、文明聯創、活動聯辦、防疫聯控、黨(dang) 員聯培、問題聯調、環境聯治、信息聯通、人才聯用、陣地聯享的“十聯”項目,讓組織生活“富起來”、服務民生“動起來”。上海清晨保潔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將每月15日定為(wei) “共治日”,6月15日黨(dang) 員職工到社區開展“疫情防控不鬆懈、城市清潔不停歇”環境聯治行動,積極參與(yu) 社區清掃活動,助力社區環境煥然一新。6月21日,寶山區計量質量檢測所黨(dang) 支部帶著“防疫聯控項目”來到社區,在職黨(dang) 員和居委幹部一起走進居民群眾(zhong) 中,為(wei) 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老年人講解宣傳(chuan) ,聽取居民群眾(zhong) 對小區防疫工作的意見建議,用春風化雨聯結黨(dang) 群同心圓。
黨(dang) 員報到“戰在一起”
4126個(ge) 黨(dang) 組織,6.9萬(wan) 名在職黨(dang) 員在疫情防控火線築牢“紅色責任區”。
此次疫情期間,寶山全區4126個(ge) 黨(dang) 組織聞令而動,6.9萬(wan) 在職黨(dang) 員向居村黨(dang) 組織報到。不僅(jin) 如此,5035名居家辦公幹部到居住地居委“上班頂崗”,2056名區級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幹部下沉街鎮村居。4958名“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員到社區參加誌願服務。
寶山區級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兩(liang) 新”組織以及區域單位黨(dang) 員幹部職工還組成了上百支“護藥先鋒隊”“送藥騎手隊”“就醫應急隊”,全天候服務保障社區配藥送醫。
如何將“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的工作機製和集體(ti) 共識固化下來,寶山積極運用好“雙報到”機製,鎖定“向誰報到”“報而能到”“到則能戰”等關(guan) 鍵環節,健全全鏈條管理考核評價(jia) 機製。
在單位黨(dang) 組織的領導和推動下,在職黨(dang) 員向所在社區和居住地黨(dang) 組織報到,居村黨(dang) 組織將報到黨(dang) 員納入疫情防控和社會(hui) 治理的整建製力量,到居村一線認領黨(dang) 員先鋒崗、參加黨(dang) 員先鋒隊、駐守防控前哨點、助力為(wei) 民辦實事、補位突發應急時,為(wei) 基層治理提供力量支撐。
顧村鎮共富新村是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小區,基礎設施陳舊,門麵房數量多,老齡比例較高,外來人員較多,流動性大。此次疫情期間,居民就醫配藥、外賣快遞等需求較大,管控壓力較大,急需補充力量。共富新村一居、二居分別與(yu) 市場監管局顧村所黨(dang) 支部、顧村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顧村派出所黨(dang) 支部、菊泉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dang) 支部、上海愛以德聯泰護理院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上海東(dong) 方壓縮機廠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結成共治對子。各方組織黨(dang) 員骨幹、青年警官、專(zhuan) 業(ye) 人才、職工誌願者等“入編”居村黨(dang) 員服務隊和應急突擊隊,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牽頭開展穿脫防護服、核酸采樣技能等專(zhuan) 業(ye) 知識培訓,居民區黨(dang) 組織牽頭開展鎮情民情教育和實戰演練,真正實現平時突擊隊、戰時急先鋒。
寶山區建立疫情防控應急力量儲(chu) 備、增援報告等製度,各結對黨(dang) 組織常態化儲(chu) 備一支人員相對穩定的黨(dang) 群突擊隊,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培訓教育,形成以居村為(wei) 中心的戰鬥單元。一旦居村發生疫情,主動響應居村“舉(ju) 手”,第一時間給予應急增援。
6月11日晚上九點半,高境鎮逸仙二村三居委黨(dang) 總支“舉(ju) 手”結對黨(dang) 組織寶山區體(ti) 育局機關(guan) 黨(dang) 支部,請求增援力量協助社區開展周末大篩。寶山區體(ti) 育局立即響應,派出區體(ti) 育事業(ye) 管理中心產(chan) 業(ye) 部幹部陳偉(wei) 明、寶少體(ti) 擊劍教練李莉、二少體(ti) 羽毛球教練陳佳、遊泳學校水球教練楊嘉琪等4位骨幹同誌組隊奔赴一線,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近2000人次,做好檢測物資搬運、秩序維持、助老服務等工作,居委幹部直呼“這個(ge) 兄弟連,真是結對了!”
目前,這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兄弟連”,寶山全區575個(ge) 居村黨(dang) 組織都有一支,既可以單兵突擊,也可以組合團戰,總人數約1.2萬(wan) 人。
辦好實事“幹在一起”
組建先鋒隊,為(wei) 民辦實事。
寶山將結對共治作為(wei) 深化“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的重要抓手,明確“五個(ge) 一”工作要求,即確定一個(ge) “連心日”。明確每月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日,聯合開展組織生活、主題黨(dang) 日、黨(dang) 員教育等工作,促進黨(dang) 員在學中幹、幹中學。指定一對“同心員”。結對黨(dang) 組織各選派1名優(you) 秀黨(dang) 員幹部擔任結對共治聯絡專(zhuan) 員,負責日常聯係、活動組織、聯防聯控、應急響應等工作。組建一支“先鋒隊”。聯合組建黨(dang) 員誌願者隊伍,形成平時先鋒隊、戰時突擊隊。辦好一批“為(wei) 民事”。圍繞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共同製定年度實事清單,解決(jue) 一批實事項目。
擁有上海第一批工人新村的張廟街道疫情期間備感壓力。
虎林、新橋、泗塘都是50年代的老小區,不少居民樓還是廚衛共用,特殊群體(ti) 數量較多。此次結對共治,街道將泗塘一村、泗塘二村、新橋居民區、呼瑪一村等6個(ge) 居民區列為(wei) 重點居村,區檢察院、區國資委、區衛健委、區生態環保局、區文旅局、區醫保局、區稅務局等區級大口單位和職能部門主動“認親(qin) ”,推出執法大隊、國資國企、仁和醫院、區衛監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力量較強的黨(dang) 支部與(yu) 居民區結對。大家認真分析總結疫情期間屬地居民群眾(zhong) 的需求特點,針對張廟街道“老城廂”的體(ti) 質,提出“新治理”的舉(ju) 措:日常結對中,深化“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雙方黨(dang) 組織聯合開展蹲點包戶、走訪慰問、定期值班、結對幫扶、爭(zheng) 創“無疫”小區等工作;戰時攻堅中,結對黨(dang) 組織要聞令而動、衝(chong) 鋒在前,當好宣傳(chuan) 員、示範者、貼心人,推進“健康守護、特殊關(guan) 愛、樓組黨(dang) 建”三項行動,形成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新橋居民區疫情期間陽性病例較多發,如何守護好居民健康,區仁和醫院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景素芬親(qin) 自牽頭製定健康惠民共治項目,每月組織團隊將健康小課堂、“月悅惠”免費義(yi) 診等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寶山區環保執法大隊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燕春親(qin) 自擔任“同心員”,牽頭負責社區環境聯動治理專(zhuan) 項行動等實事項目,通過專(zhuan) 業(ye) 指導、隊伍支撐、資源聯動、服務直達等方式,共同改善社區環境治理水平。
隊伍共育“融在一起”
社區治理,既是疫情防控的主陣地,也是實戰練兵的磨刀石,會(hui) 不會(hui) 解決(jue) 實際問題,能不能做好群眾(zhong) 工作,敢不敢衝(chong) 鋒在前打硬仗,大戰大考,戰出了新高度,考出了新課題。
楊行鎮湄浦村是典型“城中村”,外來人口較多,有9400人左右,而村委會(hui) “兩(liang) 委”工作人員隻有7名,疫情期間,區領導帶隊“包保”,8個(ge) 生產(chan) 隊和村級企業(ye) 主動擔當,近60名下沉幹部和報到黨(dang) 員協同支撐,全力築牢防疫防線。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第一黨(dang) 支部、區交通運輸管理中心黨(dang) 支部、上海萬(wan) 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與(yu) 村黨(dang) 支部結成對子,共同實施“黨(dang) 建聚合力”工程,實施幹部隊伍 “雙培養(yang) ”機製,通過“下派”,把疫情防控前沿陣地作為(wei) 發現、考察先進分子“主戰場”,從(cong) 疫情防控一線發現表現突出的先進分子,通過“上掛”,在互動和融合過程中,引導基層一線幹部學習(xi) 借鑒區級單位日常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開闊視野、互相借鑒。
上海愛以德聯泰護理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yu) 寶山顧村鎮的新型養(yang) 老機構,此次公司黨(dang) 支部主動請戰,與(yu) 顧村鎮5個(ge) 居民區黨(dang) 組織結成對子。之所以如此“廣結親(qin) ”,企業(ye) 說,疫情防控企業(ye) 黨(dang) 員和職工積極參加社區疫情防控,跟社區幹部一起經曆大戰大考,精神狀態更加振奮了,說話辦事更加接地氣了,也更願意吃苦耐勞,最重要的是,對顧村這塊土地更有感情了。所以結對共治計劃一推出,公司從(cong) 管理層到員工都很支持。公司黨(dang) 支部跟居民區黨(dang) 總支共同研究製定了“青年黨(dang) 員共育計劃”,接下來,公司黨(dang) 支部將組織黨(dang) 員和先進職工向社區報到,通過認領“百個(ge) 黨(dang) 員責任區”、開展支部“連心日”活動等方式,將居企一家親(qin) 結實,將社會(hui) 責任課學實,將黨(dang) 員先鋒隊建實。
據悉,寶山區將進一步深化結對共治工作內(nei) 涵,建立“一書(shu) 一清單”考核評估機製,推動“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我與(yu) 群眾(zhong) 麵對麵”“我為(wei) 群眾(zhong) 送溫暖”等工作走深走實,讓各級黨(dang) 組織在離群眾(zhong) 最近的地方發揮作用,讓黨(dang) 員幹部在群眾(zhong) 最需要的地方,錘煉堅強黨(dang) 性、厚植為(wei) 民情懷、增強服務群眾(zhong) 本領,不斷提高基層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構建黨(dang) 建引領社會(hui) 治理新格局。
(馬作鵬 尹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