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太原杏花嶺區澗河街道:“微網格”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發布時間:2022-06-30 10:02: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家門口有了服務微站真是太方便了,網格員耐心熱情,有什麽(me) 事情隨時都能尋求幫助。”太原杏花嶺區澗河街道以全區開展的“千站萬(wan) 人強治理”行動為(wei) 抓手,建設79個(ge) 網格黨(dang) 群服務微站,全麵推進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六站一體(ti) ,滿足群眾(zhong) 多元需求

  同樂(le) 苑社區周邊門店羅列,商圈雲(yun) 集,該社區將第三、四網格黨(dang) 群服務微站建在底鋪,以獨具風格的服務空間,為(wei) “小”商圈群體(ti) 打造“大”活動場所。微站以騎手驛站為(wei) 特色服務,以先鋒驛站、鄰裏議站、便民易站、城管驛站、法治驛站、騎手驛站六種服務為(wei) 輻射點,圍繞黨(dang) 建引領、宣傳(chuan) 教育、服務便民等功能,為(wei) 企業(ye) 、居民、騎手提供“近在眼前,家門口辦事”的一站式綜合服務,促進商業(ye) 發展,激發商圈活力,努力打造有深度的共享家園,為(wei) “錦繡澗河 幸福家園”貢獻“同樂(le) 動力”。

  紅色自管會(hui) ,走出居民自治新路子

  “老舊小區裏老年人居多,還有獨居和空巢老人,平時遇到困難不知道該找誰幫忙。有了一張小小連心卡,讓居民難有所幫,急有所助。”為(wei) 切實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花南社區成立第三網格黨(dang) 群服務微站,積極探索“黨(dang) 建+業(ye) 委會(hui) +微型警務”的工作模式,創建紅色自管會(hui) ,按照“把支部建在小區上、‘四治’融在樓院裏、服務送到家門口”的理念,建立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網格長——網格員——網格輔助員三級組織架構,黨(dang) 員主動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通過引導居民自治自管、群策群力,激發自治活力,助力小區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新目標,讓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升滿格。

  碼上服務,跑出為(wei) 民辦事加速度

  同煦苑社區把第一網格微站建到居民家門口,每周一進行網格例會(hui) ,每周三開展“有事您說話”,化解矛盾糾紛,收集社情民意,每周五組織“五老宣講”,講解法律、安全等知識,將轄區資源統籌起來,形成社區資源共享,黨(dang) 群微幫,鄰裏互助,提升網格服務水平。同時,該社區第五網格微站打造了“群眾(zhong) 碼上說,網格碼上辦”服務,居民通過掃描便民服務二維碼,可以了解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也可以反映問題情況,由網格員為(wei) 其解決(jue) 辦理,實現“數據多跑路,居民少跑腿”;打造“鄰裏敲門服務日”,入戶為(wei) 居民提供服務。

  星級文明戶,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耐火西巷社區立足黨(dang) 建引領一格多元共治,在轄區內(nei) 以“黨(dang) 建‘新’活力,文明‘星’動力”的方式,在第四網格內(nei) 選出“黨(dang) 員中心戶”和“星級文明戶”,激發所在網格黨(dang) 員、居民的心動力和行動力,形成一戶帶一片、一片帶整體(ti) 的發展模式,推動形成信息互通、生活互助、鄰裏守望、矛盾聯調和治安聯防等方麵的聯動治理,實現“結對幫扶到家”“文明創建到家”“愛心傳(chuan) 遞到家”,真正做到了在家做黨(dang) 建、黨(dang) 建做到家。

  下一步,澗河街道將不斷推進“黨(dang) 建+網格+治理”的實踐探索,在運行中不斷完善,不斷提升,不斷滿足群眾(zhong) 需求,有效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米”,提升居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劉丹、尚曉佳)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