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加力 美麗加分(深閱讀·關注數字鄉村建設)
核心閱讀
巡護河道,用VR眼鏡延伸視野;清運生活垃圾,係統自動合理規劃路線;管控供水設施,以數字化管理保障群眾(zhong) 用水安全……
近年來,各地區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數字化管理水平,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綠色鄉(xiang) 村。
戴上VR眼鏡
巡河眼觀六路
前不久,浙江杭州臨(lin) 安區錦溪河長驛站接到舉(ju) 報,有村民看到河裏被人放了捕魚用的倒籠。“前不久剛巡完河,又有情況出現。讓我看看是怎麽(me) 回事。”驛站巡河誌願隊隊長李臣拿出設備,戴上VR眼鏡,熟練地操控手柄,按照村民描述找到大致點位,打開回放功能,畫麵裏果然出現一個(ge) 人影,將倒籠放入河裏後迅速離開。李臣將有關(guan) 情況通報給村委會(hui) ,雙方立即趕到現場處置。
戴上眼鏡就能巡河?這得益於(yu) 驛站的VR巡河係統。VR眼鏡通過物聯網技術與(yu) 安裝在錦溪沿線的5個(ge) 智能全景攝像頭相連,巡河員戴上VR眼鏡,坐在室內(nei) 便可“眼觀六路”。李臣向記者演示起來:在實時VR模式下,將視角切換成高空俯瞰模式,畫麵跟隨操作者頭部轉動而變換。“河麵有沒有漂浮物、河道兩(liang) 岸設施是否完好、沿河有無水事違法行為(wei) ,錦溪水情一覽無餘(yu) ,還能了解河道斷麵的氨氮、濁度、pH值等肉眼看不到的指數信息。”李臣說。
玲瓏街道宏渡村位於(yu) 錦溪上遊,村內(nei) 企業(ye) 多,過去偷排廢水的情況時有發生,但監管卻總是“慢一拍”。宏渡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馬永傑說:“一周巡河6次、每次約2小時、路程5至6公裏,這是我們(men) 的工作常態。即便如此,仍然存在不能及時發現偷排汙水的可能。”
巡河係統還與(yu) 斷麵水質自動檢測站、排口傳(chuan) 感器、水文數據感知設備等一係列設備共享數據,實現智能監管。宏渡村在企業(ye) 附近的雨水排口安裝自動水質監測站設施,每4分鍾更新水質監測數據,及時同步至係統,第一時間監測水質異常情況。
“自從(cong) 用上VR巡河係統,巡河效率大大提高,發現問題可以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調查處置。”馬永傑豎起大拇指。如今錦溪兩(liang) 岸風景如畫,成了村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接上數字站點
清運及時高效
貴州山地廣布、村寨分布範圍廣,鄉(xiang) 村生活垃圾站點較多、相對分散,處理難度大。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垃圾清運車駕駛員劉平負責30多個(ge) 農(nong) 村生活垃圾站點的清運,如今對工作安排胸有成竹。
打開手機,登錄貴州數字鄉(xiang) 村APP,查看垃圾收集點最新情況……這是劉平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看到一處點位彈出預警標誌,劉平立即按照APP規劃的路線,駕駛垃圾清運車前去處理。“自從(cong) 有了數字終端,清理效率大大提高。”劉平說。
“以前跑收集點很盲目,哪個(ge) 點滿沒滿,基本靠自己判斷。有時候跑一圈下來,車廂空蕩蕩的,好鋼沒用在刀刃上。”劉平回憶,雖然大多數司機都是當地人,但一個(ge) 人負責幾十個(ge) 點位,整天在山裏跑,科學規劃路線很難,難免錯跑、漏跑。
2019年8月,搭乘建設數字鄉(xiang) 村東(dong) 風,六枝特區接入貴州數字鄉(xiang) 村平台,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開始了新的探索。
“轄區內(nei) 2244個(ge) 垃圾收集點、104輛清運車全部錄入係統並定位,點位超期需清運時,後台會(hui) 啟動存量預警。試點一段時間後,各個(ge) 點位的清運周期已被基本摸清並形成周期表,供駕駛員出車參考。每輛車的行駛軌跡也能實時監測,方便調度。”六枝特區龍馬環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江浩介紹。
近年來,貴州建設數字化管理平台,實現全省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省市縣三級“一張圖”管理,達到集成式、自動化、全覆蓋、高效化治理目標。“像垃圾存滿外露或者還沒過半時清運車提前到的現象越來越少,新手更不用擔心找不到路,事半功倍。”劉平說。
裝上智慧水表
用水更加放心
聽到係統提示音,河北永清縣南岔口村村民王立新看了看手機:“家裏剩餘(yu) 水量不到5噸,係統提醒我及時充錢呢。”
去年,南岔口村家家戶戶都新裝了物聯網智慧水表。水表信息直接入網,用水量、餘(yu) 水量、水閥開關(guan) 等信息都能在手機上查詢,充值繳費也可以線上完成。
過去,南岔口村村民吃水靠肩挑。後來,村裏通了自來水,村民要每月拿卡去縣裏充錢繳費。如今,家家裝上智慧水表,村民打開手機,隨時隨地能買(mai) “放心水”。回顧用水方式的變化,68歲的王立新滿麵笑容。
為(wei) 保障群眾(zhong) 用水安全,近年來,永清縣積極推進智慧供水和數字農(nong) 飲工程,在全縣農(nong) 村供水廠安裝流量計量點和水質監測點設施,實現對主管網和全部供水設施的精準管控。
“智慧供水和數字農(nong) 飲工程實施以來,不僅(jin) 方便了群眾(zhong) 購水用水,還提高了我們(men) 村級水務管理員的工作效率。”永清縣魯家窯村水務管理員郭圍說,以前逐家逐戶人工抄水表,效率低、容易出錯。現在,數據“線上跑”,水務管理員輕鬆掌握全村用水情況,既減少誤差,又節約時間。
“供水服務數字化,集調度、運行、維養(yang) 、繳費、應急功能於(yu) 一體(ti) ,大大提高了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水廠的信息化水平,保障群眾(zhong) 用水安全,節約管理成本。”永清縣水務局黨(dang) 組成員崔俊林介紹,目前,永清縣還建設了一支農(nong) 村供水專(zhuan) 業(ye) 化管護隊伍,通過係統平台對水質安全問題和管路故障進行精準定位,實現應急處置2小時到達現場、8小時恢複供水。
近年來,河北積極推進農(nong) 村飲水安全信息管理係統建設,不斷強化農(nong) 村飲水基礎數據統計分析能力。截至2021年底,已有44個(ge) 縣建立了縣級農(nong) 村供水信息管理係統,農(nong) 村南水北調地表水廠全部配置了供水自動控製係統,供水信息化覆蓋人口2560萬(wan) 。
本期統籌:張佳瑩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5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