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為綠色出行創造更好環境(深閱讀·推進城市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2-07-07 16:4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綠色出行是一種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多地深入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通過因地製宜建設慢行步道、改造更新步行街、淨化人行道等方式,提升市民綠色出行體(ti) 驗,讓城市環境更加優(you) 美、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建設慢行步道

  連通美好生活

  出門、乘地鐵,工作日一早,福建省廈門市市民陳締欣像往常一樣選擇了公共交通。從(cong) 地鐵口走出,踏上步道,幾分鍾就到公司,陳締欣感慨:“原先通勤多選擇打車或自駕,很容易堵車。自從(cong) 公司門口的健康步道貫通,我就很少開車擠早高峰了。”

  與(yu) 城市山水景觀相融的一條條綠道,是廈門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市與(yu) 建築設計處處長陳琦介紹,2017年前後,廈門開始打造城市慢行係統,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更好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分期建設、重點推進”的思路,經反複論證、公開征集方案,廈門市規劃設計了包括濱海步道、山海健康步道雲(yun) 海線和林海線在內(nei) 的7條線路,並逐步推進落地,形成本島“一環三水兩(liang) 橫兩(liang) 縱”的步道總體(ti) 布局,後來將範圍擴展到全市。

  陳締欣上下班走的步道是廈門南北向健康步道林海線中的一段,原是一條空中自行車道。今年1月,為(wei) 提高使用率,廈門將半幅自行車道改為(wei) 步行道,並將林海線向南延伸進入東(dong) 坪山景區,同時與(yu) 雲(yun) 海線串聯,銜接沿途地鐵站和快速公交站點,打通出行網絡,在滿足市民通勤需要的同時,又增加了休閑健身功能。

  “作為(wei) 城市公共交通的延伸和補充,步道很好地緩解了交通擁堵,促進了低碳環保。”廈門市政集團開發公司項目經理柳永團介紹,步道的設計充分結合廈門山、海、湖等天然生態景觀,最大程度實現了與(yu) 自然風貌的融合。

  截至目前,廈門全市已建成健康步道165公裏,形成了集快速公交、地鐵、公交、慢行步道、自行車道等為(wei) 一體(ti) 的多元化公共出行係統。

  工作之餘(yu) ,陳締欣常到公司旁一條長4.5公裏的環湖步道散步。步道沿途,定點設置的公廁、服務驛站等一應俱全。“飯後休閑、娛樂(le) 健身,慢行步道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城市發展不僅(jin) 帶來經濟增長,更帶來了高品質生活。”陳締欣說。

  改造步行街道

  營造舒適空間

  “朝觀壁畫夜賞燈,購物休閑在台東(dong) ”。在不少山東(dong) 省青島市市民眼中,有一種時尚叫“逛台東(dong) ”。

  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曆史悠久。曾經,這裏人流車流混雜,出行不便成為(wei) 市民逛台東(dong) 的頭疼事。

  “人車混行,轉三圈才能找到停車位,綠化也很單調。”談起過去的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市民張墨池說。如今,這裏正在發生變化。

  2020年,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列入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試點,山東(dong) 省同步啟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行動計劃,提出要因地製宜,不搞大拆大建,科學製訂步行街改造提升總體(ti) 規劃方案。

  在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藍色圍擋內(nei) 的施工人員正在忙碌。“為(wei) 方便市民通行,我們(men) 啟動了威海路地下工程項目。地下工程共有4層,其中負三層開辟了停車場,設置停車位800多個(ge) 。負四層為(wei) 一條雙向四車道,能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管委會(hui) 工作人員李曉暉說。

  要實現綠色通行,僅(jin) 解決(jue) 停車難的問題還不夠。“5條24小時過街通道,能有效實現人車分流。”李曉暉拿出一張施工進度圖說,“我們(men) 調整優(you) 化街區周邊現有路網和交通設施,構建便捷通暢的公共交通係統,商場、地下停車場與(yu) 地鐵站、地下道路聯通,實現了綠色出行。”

  步行街改造,既要“出行暢”,還要“環境美”。“我們(men) 同步啟動步行街綜合管網和景觀環境優(you) 化提升工程,持續更新雨汙水、通信、電力等老舊管路。”李曉暉說。

  華燈初上,放眼望去,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燈光明亮,人頭攢動。站在過街天橋上,台東(dong) 商業(ye) 步行街管委會(hui) 副主任萬(wan) 聖韜望向遠處:“步行街綠化是街區整體(ti) 規劃的重要部分。接下來,將采用多種喬(qiao) 木結合自然花境的種植形式,融入更具現代感和藝術感的流動曲線,讓市民漫步在綠意之中。”

  2020年以來,山東(dong) 已確立30餘(yu) 條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區,實施街區綠化、亮化、美化“三化”改造,完善交通設施,促進綠色出行,讓一條條步行街成為(wei) 扮靚城市的新名片。

  淨化人行通道

  實現暢通出行

  在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東(dong) 莞大道貫穿了城市中心區,這條總長2.8公裏的道路,不僅(jin) 是東(dong) 莞的交通幹道,更是一條承載著鄉(xiang) 愁記憶的城市中軸線。

  然而近年來,人行道空間局促、非機動車道之間不連通、機動車占用慢行係統停放等問題,不僅(jin) 影響市民出行體(ti) 驗,也使得東(dong) 莞大道難以滿足城市發展需要。

  “為(wei) 了改善出行條件,我們(men) 對東(dong) 莞大道及其周邊的體(ti) 育路、簪花路等9條道路進行了全要素綜合改造。”東(dong) 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通過建築退讓紅線區域綜合整治、清退違規停車位等措施,原來狹窄的人行道拓寬了,道路品質不斷提升。

  此外,非機動車道新增了9.8公裏,沿線景觀與(yu) 設施修整一新,形成了舒適連貫的慢行通道,串聯起街心花園、休憩亭廊等,“一刻鍾”慢行生活圈日漸成型。

  人行道景觀提升,不僅(jin) 方便市民出行,還能有效助力城市環境美化。

  “以前,洪梅鎮府前路和中興(xing) 路的慢行交通不暢、亂(luan) 停車、設施破損、建築外立麵殘舊等問題突出。這次工程從(cong) 道路景觀、公共空間、公共配套設施等方麵進行了整體(ti) 規劃改造。”東(dong) 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鋪設透水磚平整地麵,完善街麵無障礙設施,優(you) 化街道綠化帶,點綴街頭小景……改造後的府前路和中興(xing) 路漂亮極了,來散步的市民更多了,步行空間更加舒適和友好了。

  人行道暢通工程、“千箱美化”、“萬(wan) 池修整”、城市照明整治專(zhuan) 項行動……2021年以來,東(dong) 莞市完成整治路段848條,消除人行道梯級高低差問題3696處,清理人行道廢棄設施983處,提升樹池2.7萬(wan) 個(ge) 。

  “今年我們(men) 將對全市100公裏的慢行交通示範街道進行提升,讓市民通行順暢、安全、舒適。”東(dong) 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人行道提升後,市民可以在平整、寬敞、無障礙的慢行道上騎車或步行,享受活力、健康、低碳的綠色出行方式。

  本期統籌:郭玥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4日 04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