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提升5G應用水平 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到2024年,全省5G應用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網絡、平台、安全等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OT(運營技術)實現深度融合,5G創新應用供給體(ti) 係基本建成,重點領域和特色行業(ye) 5G應用深度和廣度取得雙突破,5G應用‘領航’態勢初步形成。”日前,河北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等18個(ge) 部門共同製發《河北省5G應用“領航”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圍繞網絡強省、數字河北建設,以各行業(ye) 數字化轉型需求為(wei) 根本,以特色領域創新應用為(wei) 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支撐,實施推動信息消費升級、賦能行業(ye) 數智轉型、提升民生服務水平三大任務,構建優(you) 質5G應用生態,推動河北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信息消費升級,實現媒體(ti) 資源融合共享
在5G+信息消費方麵,《行動計劃》提出深化應用感應控製、語音控製等技術手段,發展智能家電、智能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等麵向消費升級的電子產(chan) 品,不斷豐(feng) 富5G消費應用載體(ti) 。加強5G在消費領域的融合應用,持續實施5G領域省級信息消費體(ti) 驗中心、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建設。
在5G+融合媒體(ti) 方麵,推進京津冀節目聯合製播、服務便利互通,加強5G、4K/8K、大數據等在新媒體(ti) 全流程綜合應用,提升內(nei) 容生產(chan) 力,豐(feng) 富傳(chuan) 播形態、傳(chuan) 播樣式,搶占全媒體(ti) 時代戰略高地。推動現有“中央廚房”與(yu) “冀時”平台、融媒體(ti) 新聞中心Avid平台、製作網雲(yun) 平台的係統互聯,實現采、編、播各類資源的融合共享。
加快5G技術應用,賦能行業(ye) 數智轉型
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ABC)。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和產(chan) 品在製造、生活、教育、社會(hui) 治理等領域應用。實施“東(dong) 數西算”示範工程,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提升5G應用數據存儲(chu) 能力。
5G+智慧政務。建設以電子政務外網為(wei) 主幹、以5G無線政務專(zhuan) 網為(wei) 補充,覆蓋全省的電子政務專(zhuan) 網,提升基礎支撐能力。建成以“冀時辦”為(wei) 總樞紐的河北省移動政務服務體(ti) 係,在安防、消防等重點領域建設基於(yu) 5G網絡的移動監視、遙控、報警聯網係統,提升監管效率和服務體(ti) 驗。
5G+工業(ye) 互聯網。推進5G模組與(yu) VR/AR、遠程操控設備、機器視覺、AGV等工業(ye) 終端的深度融合,加快5G在企業(ye) 內(nei) 網應用,開展5G+工業(ye) 互聯網重點項目培育,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支持5G在質量檢測、遠程運維等領域的深化應用,建設一批“工業(ye) 互聯網+園區”試點。
5G+車聯網。促進5G技術在新型車載計算平台上的應用,滿足遠程操作、自動駕駛等聯網要求。完善提升雄安新區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水平,打造國內(nei) 有影響力的無人駕駛及車聯網應用示範區。支持張家口崇禮區充分利用5G網絡優(you) 勢,加快推進無人駕駛示範應用。
5G+智慧物流。加快基於(yu) 5G的物流物聯網數據接入、計算和應用平台建設,助力物流行業(ye) 實現自動化運輸、智能倉(cang) 儲(chu) 和全流程監控。加強5G在園區、倉(cang) 庫內(nei) 的物流應用創新,推動5G在無人車快遞運輸、智能分揀等場景應用。加快5G+AGV+機器人+產(chan) 線終端接口融合,實現車間生產(chan) 原料自動配送。
5G+智慧港口。加大港口5G專(zhuan) 網建設力度,加快自動化碼頭、堆場庫場基礎設施和相關(guan) 設備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建設唐山港京唐港區基於(yu) 5G技術的集裝箱智慧碼頭,2024年實現基於(yu) 5G的無人集裝箱卡車智能駕駛,建成3項5G智慧港口應用項目案例。
5G+智慧電力。搭建電力行業(ye) 5G確定性時延、MEC邊緣計算等關(guan) 鍵性能驗證平台。開展5G承載電力量測類、控製類業(ye) 務研究,開展5G應用示範。拓展5G基站、數據中心站與(yu) 變電站相結合的多站融合,以及5G+北鬥等應用,培育和發展電力5G應用生態圈。推進5G在新能源領域的融合應用。
5G+智慧農(nong) 業(ye) 。加大5G技術對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支撐力度,縮小城鄉(xiang) “數字鴻溝”,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基於(yu) 5G的數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大數據平台,建立健全5G引領的智慧農(nong) 業(ye) 技術體(ti) 係,推廣5G+智慧種養(yang) 殖應用示範,實現生產(chan) 、加工全流程可溯互通。
5G+智慧環保。加快雄安新區、環京區域等重點環保監測區域5G網絡高密度部署,對重點排汙單位等固定源、工地揚塵和秸稈焚燒等麵源、機動車和高風險放射源等移動源實施非現場實時、智能監測監控。強化非現場執法能力,利用無人機(船)等搭載智能機器人、5G+VR全景攝像機進行巡查。
拓展5G應用場景,提升民生服務水平
5G+智慧教育。持續推動校園網絡提質增速,推動5G技術與(yu) 教育教學融合應用。鼓勵學校結合VR/AR、全息投影等技術,探索學習(xi) 場景化交互教學模式,打造沉浸式課堂。持續推進5G+智慧校園試點建設,實現教學的全向交互、環境的全麵感知、管理的高效協同、生活的個(ge) 性便捷。
5G+智慧醫療。推動運用5G技術改造提升衛生健康網絡設施,重點覆蓋三甲醫院、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等場所,打造麵向院內(nei) 醫療和遠程醫療的5G網絡。圍繞急診救治、遠程診斷等應用場景,鼓勵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示範。
5G+文化旅遊。加快旅遊景區、博物館等重點區域5G網絡部署。建設互聯網+文物監管係統。升級“一部手機遊河北”(樂(le) 遊冀)平台功能性能,通過5G手機實現景區、博物館等場所實時、快速、沉浸式旅遊體(ti) 驗。利用5G技術,推進圖書(shu) 館、文化館(群藝館)、博物館等智慧化、數字化場館建設。推動“河北文化和旅遊雲(yun) ”整合升級。
5G+智慧城市。推進5G與(yu) 市政建設管理係統深度融合,建設城市智慧大腦,打造全景展示、全域感知、智能調度的城市管理中樞。推進城市設施智能化感知設備應用,開展智慧社區建設,推進社區公共設施和物業(ye) 管理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推動智慧城市與(yu) 數字鄉(xiang) 村融合發展。
5G+智慧安防。推進5G技術在高清視頻監控、安防機器人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強化環京、環省、鐵路等重點區域、關(guan) 鍵部位智能視頻監控前端建設。深化基於(yu) 5G網絡的公共安全視頻圖像智能化平台應用,開展智慧安防試點示範,構建5G網絡環境下快速、實時、準確的移動警務係統,提供實時精準安全防控服務。
5G+智慧救援。加快5G通信技術與(yu) 消防救援業(ye) 務深度融合,建設消防救援個(ge) 人防護裝備智能管理係統和車輛器材智能管理係統,提升複雜環境下消防救援人員實時定位精度,對各類設備狀態進行即時管理及智能管控。2024年基本建成係統化、扁平化、立體(ti) 化、智能化的5G+消防救援指揮係統。
升級網絡基礎設施,優(you) 化5G應用生態
升級5G網絡設施。提升網絡覆蓋水平,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加快信息通信網絡布局,有序推進5G網絡建設,2024年,建成5G基站12萬(wan) 個(ge) ,實現各設區市主城區、重點產(chan) 業(ye) 園區、107個(ge) 縣域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和鄉(xiang) 鎮級以上區域5G網絡有效覆蓋。
夯實5G應用基礎。培育壯大5G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半導體(ti) 材料,做強5G基站用芯片器件,培育發展無人機等智能產(chan) 品,引進一批知名企業(ye) ,培育一批優(you) 勢企業(ye) ,加快5G技術、產(chan) 品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強化5G安全供給,構建多層次、多縱深的綜合防禦體(ti) 係。探索融合應用標準。
優(you) 化5G應用生態。完善解決(jue) 方案供應體(ti) 係,開展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集成創新和服務創新。健全5G應用創新載體(ti) ,建設5G融合應用創新中心,開展5G創新應用和產(chan) 融、產(chan) 才技術服務,構建“政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體(ti) 係。布局5G應用服務平台,推動5G跨領域、跨行業(ye) 協同發展。(記者米彥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