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的“兩山”實踐:青綠江山美如畫
“看!這是黑斑側(ce) 褶蛙,在五山地區比較常見,這座‘綠色寶庫’裏蘊藏近千種動植物。”7月3日,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暑期青少年研學團開班,孩子們(men) 歡樂(le) 開啟一場野外“尋寶之旅”。五山自然科普館老師淩惜緣現場講解,近兩(liang) 年南通長江沿岸軍(jun) 山、劍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五山地區新觀測記錄物種37種,一度銷聲匿跡的江豚、豬獾等物種重現,數量持續增長,家門口的好生態看得見摸得著。
五山及沿江地區總麵積約17平方公裏,包含14公裏江岸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江岸被越來越多的碼頭、堆場、園區、企業(ye) 填滿。當年,市民黃付英就住在距離長江不足百米的臨(lin) 江村,臨(lin) 江不見江,岸線髒亂(luan) 差,空氣中一年到頭飄著煤灰粉塵。
2016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指出長江南通段的相關(guan) 問題後,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保護和修複工作迅速啟動,組織實施船舶汙染、非法碼頭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20多項專(zhuan) 項整治行動,關(guan) 停並轉“散亂(luan) 汙”企業(ye) 203家,拆除河道周邊各類違建6.5萬(wan) 平方米,退出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複岸線12公裏,新增超6平方公裏森林綠地,累計投入超過100億(yi) 元。
經年砥礪,滄桑巨變。盛夏時節,漫步南通主城濱江岸線,五山簇擁,草木葳蕤,江山對望,疊翠連綿,好一幅“青綠江山圖”!
2020年1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點讚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如今,五山及沿江地區已成為(wei) 讓人流連忘返的休閑觀光勝地,生態江景頻頻亮相央視,年接待市內(nei) 外遊客400多萬(wan) 人次,真正成了南通的“城市名片”。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曾經的狼山港是南通沿江集裝箱裝卸運輸主力港,但受限於(yu) 岸線空間資源和集疏運能力不足,陷入發展瓶頸,存在汙染長江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被整體(ti) 搬遷至下遊通海港區。通海港2018年6月投產(chan) 以來,集裝箱吞吐量連續3年刷新紀錄,2021年達145.2萬(wan) 標箱,較搬遷前增長118.6%,躍升至全國江河港口集裝箱碼頭第二位。
“生態好了,土地大幅增值,綠水青山成了金山銀山。” 南通狼山旅遊度假區黨(dang) 工委委員、管理辦副主任邵文建展開規劃圖介紹:五山濱江接連“種下”南通植物園、濱江公園、濱江花海等公園綠地,又引來眾(zhong) 多央企巨頭共繪“青綠江山圖”,先後落戶國際街區、狼山國際郵輪港等多個(ge) 大項目。去年10月,崇川區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正乘勢而上加快打造麵朝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
城市有了“客廳”,人們(men) 的生活更加美好。“明早老地方,隊伍準時出發!”7月6日晚,黃付英的手機上跳出一條群通知,群名片為(wei) “1314跑步登山”。早上爬山,晚上跑江,這已成為(wei) 當地市民的日常。更令人驚喜的是,3年前,黃付英和當地571戶原住民一起,從(cong) 臨(lin) 江村搬進了臨(lin) 江家園——全南通獨一份的江景房安置小區,開窗見江,出門就是花海,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成了小區“配套花園”。
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美麗(li) 故事”,在江海交匯處不斷精彩續篇——數年前曾被中央環保督察組督查督辦的通州區,去年創成南通首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叫響“生態立區”品牌;海門臨(lin) 江新區果斷轉身打造江畔小鎮,現集聚200多家生物醫藥、電子信息企業(ye) ,成了綠色發展高地;擁江攬海的啟東(dong) ,打造繽紛百裏“江海畫卷”,又與(yu) 上海共繪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當下,南通正聚力貫通447公裏江海堤岸,再過幾年,從(cong) 南通最西與(yu) 靖江交界處出發,沿江向東(dong) 經啟東(dong) 市寅陽鎮,再沿著海岸線到海安與(yu) 東(dong) 台交界的老壩港,可以連跑10個(ge) 獨一無二的“江海馬拉鬆”。
生態美了,環境優(you) 了,發展質量更高了。深入踐行“兩(liang) 山”理念,南通這座“萬(wan) 億(yi) 之城”,走出了一條保持經濟社會(hui) 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依然良好、不斷向好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環境空氣質量連續四年保持全省最優(you) ,國考斷麵水質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煒報出一組數字,“十三五”以來,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率88.2%,PM_2.5濃度30微克/立方米、省內(nei) 首批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省考以上斷麵水質優(you) Ⅲ比例93.5%……去年,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複保護工程被評為(wei) 全省首屆“最美生態修複案例”,入選國家林草局首批典型案例。今年6月,南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guan) 工作先後獲國務院、省政府督查激勵。
沿江青綠山水畫卷還在徐徐鋪展——南通166公裏長江岸線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比例已由48∶3.5∶48.5優(you) 化為(wei) 35.1∶4.3∶60.6,到2025年,長江生產(chan) 岸線占比較“十三五”末將再降20%。6月23日,省生態環境廳與(yu) 南通市委、市政府在南京舉(ju) 行廳市會(hui) 商會(hui) 議。省生態環境廳表示,將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助推南通成為(wei) 全省環境質量改善的標杆典範、突出問題整改的先進表率、基礎設施建設的示範樣板以及環境經濟政策的創新模範。
“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良好生態環境,全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南通市委書(shu) 記王暉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對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次“政治體(ti) 檢”,也是對落實“國之大者”的政治監督。南通將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督查整改為(wei) 契機,以更嚴(yan) 要求、更實舉(ju) 措持續推動生態環境改善走在前列,以綠色發展成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讓環境美成為(wei) 南通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