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守護一江碧水浩蕩東流

發布時間:2022-07-11 16:49:00來源: 人民日報

  奔騰不息的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是關(guan) 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

  用剛性製度保障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落地見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堅持嚴(yan) 的基調,敢於(yu) 動真碰硬,緊緊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聚焦長江“十年禁漁”、岸線保護、水生態保護修複、汙染防治等方麵問題,督促沿江11省市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整治,協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guan) 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guan) 係。隻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hui) 有今後發展的高歌猛進。”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著力推動長江流域一係列生態環境問題解決(jue) ,一幅人水和諧的畫卷逐漸顯現。

  “江邊曾經有很多碼頭和工廠,空氣中彌漫著怪味。”江蘇省南通市一名攝影愛好者這樣描述五山及沿江地區以往的景象。現在,這裏已變身濱江綠地花海。

  五山及沿江地區擁有長江岸線約14公裏。2016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港口碼頭汙染問題後,南通市啟動生態保護修複工程,著力破解沿江地區幾十年工業(ye) 集聚帶來的生態之困。

  如今,二十大類200多個(ge) 生態保護修複項目順利完成,讓五山及沿江地區變成了一道美麗(li) 的風景線。

  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有力推動下,湖北省武漢市漢陽煉鋼廠冷卻池地塊,也發生了這樣的“生態蝶變”。

  漢陽區張之洞體(ti) 育公園內(nei) ,紅花綠草,生機盎然。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髒亂(luan) 差的汙染之地。2018年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督察組收到群眾(zhong) 信訪件,反映漢陽煉鋼廠冷卻池地塊長期無人管理,殘破雜亂(luan) ,市民渴望變“髒亂(luan) 差”為(wei) “生態綠”。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後,當地政府下定決(jue) 心,解決(jue) 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2019年,2000多平方米的違規建築全麵拆除,建成街心花園。2020年,環境整治升級,投資5800萬(wan) 元,一座綜合性體(ti) 育公園拔地而起。

  隨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麵開展,長江沿岸出現許多這樣“華麗(li) 轉身”的故事——

  在重慶市涪陵區,中國中化下屬涪陵化工有限公司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整改。中化涪陵南岸浦廠區全麵停產(chan) ,52公裏外,一座新廠建成投產(chan) 。原廠區磷石膏堆場從(cong) “灰漫天”到“花滿園”,如今變成了石龍山公園。

  在安徽省安慶市,江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成為(wei) 汙染防治攻堅重點工程。《安慶市長江江豚保護條例》出台實施,長江安慶段江豚數量從(cong) 2015年的130至150頭,增加到2020年的180至200頭。

  在上海市,石洞口汙水處理廠的部分雨汙水一度經由寶山5號泵站溢流長江。收到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後,上海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視。通過提標改造,石洞口汙水處理廠新增4.4萬(wan) 立方米的渾水綜合處理池,並建成8萬(wan) 立方米的調蓄池。同時,新建處理規模達40萬(wan) 立方米/日的泰和汙水處理廠。整改效果得到周邊群眾(zhong) 普遍認可。

  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追根溯源、係統治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追根溯源、係統治療,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共抓大保護,關(guan) 鍵在一個(ge) “共”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牢固樹立流域“一盤棋”思想和係統觀念,立足“共”字做文章,推進長江上中下遊、江河湖庫、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治理。

  2018年,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四川開展督察“回頭看”及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專(zhuan) 項督察,指出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問題突出。四川省打響了全流域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細化20項整改任務,製定具體(ti) 措施189條,流域7市對照清單逐一落實。同時,編製實施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將流域劃分為(wei) 15個(ge) 控製單元,分年度、分單元明確考核目標。

  2017年以來,四川投入治理資金近400億(yi) 元,並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為(wei) 了實現沱江“長治久清”,《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等法規陸續出台。

  通過協同共治,沱江流域水質大幅度改善,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從(cong) 督察前的6.2%提高到93.8%,流域內(nei) 全麵消除Ⅴ類及劣Ⅴ類水體(ti) 。

  以點帶麵、以治促建,多地以督察整改為(wei) 契機,深入推進共抓大保護。

  近年來,浙江省嘉興(xing) 市因全市汙泥處置能力不足,嘉興(xing) 市聯合汙水處理廠產(chan) 生的約52萬(wan) 噸汙泥曾經臨(lin) 時堆放於(yu) 閑置土地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汙泥臨(lin) 時堆放,存在二次汙染隱患。

  嘉興(xing) 市成立專(zhuan) 班,倒排工期,提前近1年完成汙泥問題整改銷號;並且以督察整改為(wei) 契機,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已成功入圍國家“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把生態優(you) 勢發揮出來,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8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馬鞍山市考察調研,詳細了解馬鞍山市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複、長江十年禁漁等工作落實情況。總書(shu) 記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guan) 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guan) 係。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you) 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過去長江馬鞍山段岸線資源長期被大量非法小選礦、非法碼頭等占據,沿江一帶髒亂(luan) 差,群眾(zhong) 反映強烈。安徽省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為(wei) 契機,開展治汙攻堅行動。經過治理,生產(chan) 岸線變為(wei) 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

  實踐證明,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強力推動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對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

  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下,江蘇省南京市全麵開展長江岸線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經過整治,曾經的“十裏造船帶”退出曆史舞台,浦口區橋林段13.7公裏長江岸線煥然一新。

  重慶市渝北區銅鑼山礦區,曆年開采導致生態被嚴(yan) 重破壞,渝北區陸續關(guan) 停礦區企業(ye)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要求對廢棄礦區進行係統修複,徹底整改。渝北區按照“生態保育區、生態修複區、合理利用區”分區治理思路,同步實施礦山生態保護修複與(yu) 礦山公園建設。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連續5年拍攝製作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指出了包括禁漁不力、岸線破壞、違規侵占自然保護區等在內(nei) 的623個(ge) 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已經完成468個(ge) 問題的整改。”

  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了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各地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加速岸線整治和汙染防治。沿江11省市累計騰退長江岸線457公裏,既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又為(wei) 優(you) 質產(chan) 業(ye) 的發展騰出了空間。去年,長江流域水質優(you) 良的國控斷麵比例達97.1%。2020年和2021年,長江幹流連續兩(liang) 年實現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沿江11省市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從(cong) 2015年的45.1%提高到去年的46.6%,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cong) 47.7%提高到50.5%。母親(qin) 河重新煥發生機,一江碧水浩蕩東(dong) 流、造福人民。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