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完善救助製度 提升救助速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⑤)

發布時間:2022-07-14 15: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天津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提升救助速度,幫低保戶解決(jue) 生活困難,為(wei) 滯留人員提供臨(lin) 時救助,減免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醫療費用。實施一係列舉(ju) 措,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困難群眾(zhong) 的影響。

  彎腰、搬起、上肩,周佳新穩穩扛起物資,動作十分熟練。退伍轉業(ye) 後,這是他在天津市津南區民政局社會(hui) 救助科工作的第三年。

  “先走訪低保戶,再去醫院探望體(ti) 檢就診的特困老人。”周佳新說話不耽誤幹活,“上午正好有慈善組織要入戶做評估,咱倆(lia) 跟著一起過去。”

  動態關(guan) 注,及時精準救助

  上午9點,記者跟著周佳新一行人來到位於(yu) 豐(feng) 達園社區的韓女士家。敲開門,客廳裏的落地扇呼呼轉動,茶幾玻璃下壓著幾張新近的醫療票據。

  “最近怎麽(me) 樣?做完手術後有排異嗎?”周佳新向韓女士問起她女兒(er) 的近況。

  從(cong) 聊天中得知,韓女士的女兒(er) 因再生障礙性貧血做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韓女士辭職在家照顧孩子,每個(ge) 月1萬(wan) 多元的醫藥費,給家裏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

  民政局了解情況後,幫韓女士先後申領了低保金和臨(lin) 時救助資金。“還有一個(ge) 專(zhuan) 項救助金,下半年10月份申領發放,可以給您再減輕一部分負擔。”周佳新介紹,這項補貼是津南區民政局設置的一項社會(hui) 救助專(zhuan) 項資金,符合政策要求的最高可以領到5萬(wan) 元。

  “我們(men)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幫您渡過這個(ge) 難關(guan) 。”同行的慈善組織工作人員說,他們(men) 會(hui) 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物資、資金幫扶和心理疏導。

  離開豐(feng) 達園,又來到新業(ye) 裏社區曹女士家。曹女士的孩子今年4歲,耳道內(nei) 長了惡性腫瘤,已經化療兩(liang) 年多。曹女士的父親(qin) ,去年也查出患癌。一家兩(liang) 個(ge) 重病患者,讓曹女士心焦。“最擔心的是遇到疫情,沒法出門買(mai) 藥。”

  今年1月初,津南區突發本土聚集性疫情。“快遞沒法送,我們(men) 一時間不知該怎麽(me) 辦。”曹女士看到樓下的社區工作人員,想起之前留過網格員李誌環的聯係方式,於(yu) 是主動聯係。李誌環了解情況後,立刻聯係其他區的朋友幫忙買(mai) 藥並開車送到附近,在馬路邊交接後再接力送到曹女士家裏。

  “這是救命之恩啊,從(cong) 心底裏感謝她的無私幫助。”曹女士激動地說。

  “以後遇到這種緊急事情,除了找網格員,也可以在津南區社會(hui) 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平台上留言,工作人員看到後會(hui) 聯係誌願者幫您。”周佳新拿出手機講解,“救助申請”一欄中,分為(wei) “申請疫情救助”和“申請社會(hui) 保障”。“申請疫情救助”中就包括藥品急需、食品需求、特病醫療等類目。

  津南區2021年底推出社會(hui) 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平台,大大提高了社會(hui) 救助效率。“最近我們(men) 入戶探訪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推廣這個(ge) 平台,告訴大家遇到困難可以通過這個(ge) 渠道求助。”周佳新說。

  減免費用,守護群眾(zhong) 健康

  了解幾家低保戶情況後,下午2點,周佳新來到醫院探望正在體(ti) 檢就診的老人。

  此前津南區民政局聯合區內(nei) 的大德中醫醫院走訪45戶居民,為(wei) 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送去生活物資,開展義(yi) 診篩查,發現患病人員,及時送至醫院檢查、治療。

  “初步篩查結果以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為(wei) 主,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大德中醫醫院副院長孔瑉德介紹,如果特困老人在醫院治療,醫院負責老人出行接送。對於(yu) 醫保報銷、民政救助範圍以外的自費部分,醫院再給予減免,讓困難老人不用為(wei) 看病擔憂。

  周佳新走到一樓候診區域,座椅上一位阿姨來搭話,“你是民政局的吧,還記得我嗎?”

  “張阿姨我當然記得您,我去過您家四五趟,您家房子我還找人整修過。”周佳新說,“您如果有去區裏養(yang) 老院住的需要,隨時打電話告訴我們(men) 。”

  “我身體(ti) 還行,房前屋後能種點東(dong) 西,還不用去養(yang) 老院。”78歲的張雲(yun) 鳳老人笑著說。

  “那就好,如果有事,您就給我們(men) 打電話。”周佳新說。

  老人的健康狀況是開展救助幫扶的重要參考信息。周佳新說,津南區民政局已為(wei) 分散特困供養(yang) 人員建立健康檔案,統一存於(yu) 大數據平台,為(wei) 日常差異化、智慧化救助提供信息依據,還可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快速了解老人情況,提供判斷支撐。

  如突發疾病就醫,分散特困供養(yang) 人員醫療費又該怎麽(me) 支付?

  《津南區特困供養(yang) 人員醫療救助工作實施意見》明確,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門診、住院個(ge) 人負擔部分醫藥費一般按80%比例予以救助,集中供養(yang) 特困人員個(ge) 人負擔部分醫藥費予以全額救助。

  對於(yu) 急難型臨(lin) 時救助,津南區民政局與(yu) 醫院、120急救中心合作開通綠色通道和急救通道。街、鎮政府協調的特殊困難群眾(zhong) 可以先救治後結算,目前綠色通道已為(wei) 30餘(yu) 名困難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急難臨(lin) 時就醫問題。同時,為(wei) 解決(jue) 急難型臨(lin) 時救助資金不能及時到位的問題,津南區民政局建立公益性資金,對符合臨(lin) 時救助條件的民政在保對象,以其家屬的名義(yi) 先行墊付兩(liang) 萬(wan) 元以內(nei) 的醫療治療費用,實現先救治後結算。

  應救盡救,幫扶滯留人員

  2020年疫情發生,部分外來務工人員、貨車司機臨(lin) 時滯留遇困,天津市民政局第一時間發布通告,公布各區民政局社會(hui) 救助的聯係人、聯係方式和救助標準。對於(yu) 生活出現嚴(yan) 重困難的流動人口,無需提供居住證,由急難發生地街道(鄉(xiang) 鎮)或區民政部門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臨(lin) 時救助。

  “他們(men) 最需要的是幫忙解決(jue) 就餐和住宿難題。”周佳新說。今年1月8日,津南區發生疫情並劃定封管控區後,區民政局辦公室求助電話不斷。從(cong) 第一天開始,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守在電話旁邊,輪休人員都住在辦公室。

  “接到電話以後怎麽(me) 幫忙呢?”

  “我帶你參觀一下。”周佳新帶著記者來到社會(hui) 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平台和救助管理站。

  轄區內(nei) 人員求助時,社會(hui) 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平台的電腦會(hui) 自動顯示對方的居住地址和所在社區或村的網格員、民政專(zhuan) 幹,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聯係人員過去送菜、送藥。

  轄區外人員求助,主要以外來務工臨(lin) 時遇困人員、因疫情滯留的貨車司機為(wei) 主。區民政局工作人員會(hui) 根據滯留人員實際需求,安排誌願者幫忙解決(jue) 問題。周佳新介紹,救助管理站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很大作用,不僅(jin) 為(wei) 滯留人員解決(jue) 了住宿問題,同時設置了免費理發區、休閑活動區等區域,還有專(zhuan) 人打掃,保證環境整潔衛生。

  “看看我匯總的這些數據。”周佳新遞給記者一本工作日誌:疫情期間,津南區民政熱線共接聽各類求助電話450餘(yu) 個(ge) ,網絡平台求助300餘(yu) 個(ge) ,為(wei) 7名臨(lin) 時遇困的網約車司機、大貨車司機發放保暖物資和食品……對困難群眾(zhong) 應救盡救。

  功夫在背後。社會(hui) 救助工作既要用心用情,也要靠製度機製保障。

  近幾年,天津推動建立了全市低收入人口信息與(yu) 監測平台,完成了低收入人口數據上傳(chuan) ;印發《關(guan) 於(yu) 改革完善社會(hui) 救助製度的措施》,修訂低保、特困人員的認定辦法;開展社會(hui) 救助確認權限下放街道(鄉(xiang) 鎮)改革試點工作,全市16個(ge) 區實現了街道(鄉(xiang) 鎮)全部下放,去年全市新審批社會(hui) 救助對象1.6萬(wan) 人,臨(lin) 時救助6.76萬(wan) 人。

  前段時間,天津印發了《關(guan) 於(yu) 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製度的若幹措施》,旨在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zhong) 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有效防範因病致貧返貧。

  “政策有溫度,我們(men) 要進一步提升救助速度和力度,讓困難群眾(zhong) 早受益早脫困。”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長劉麗(li) 紅說,天津將通過精準施策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zhuan) 項社會(hui) 救助、急難社會(hui) 救助為(wei) 主體(ti) ,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為(wei) 補充的覆蓋全麵、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hui) 救助格局。

  《人民日報》( 2022年07月13日 第 13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