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優勢明顯

發布時間:2022-07-18 11:01:00來源: 河北日報

  《京津冀藍皮書(shu) :京津冀發展報告(2022)》發布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優(you) 勢明顯

近日,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在天津開幕,圖為(wei) 參會(hui) 嘉賓參觀天津製造業(ye) 立市展。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攝

近日,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在天津開幕,圖為(wei) 參會(hui) 嘉賓參觀天津製造業(ye) 立市展。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攝

  7月9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yu) 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京津冀藍皮書(shu) :京津冀發展報告(2022)——數字經濟助推區域協同發展》。

  數字時代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如何有效利用數字經濟賦能區域協同發展,進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藍皮書(shu) 係統梳理相關(guan) 研究,從(cong) 理論層麵探究數字經濟如何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圍繞具體(ti) 問題有針對性地給出了相應解決(jue) 路徑。

  京津冀互聯網平台經濟空間發展均衡度明顯提升

  藍皮書(shu) 指出,京津冀的互聯網平台經濟空間發展均衡度明顯提升,河北在規模及增速方麵取得顯著成效。

  2010年至2020年,河北的互聯網平台型企業(ye) 累計注冊(ce) 資本由4.64億(yi) 元增加至144.25億(yi) 元,占京津冀城市群的比重由9.29%上升至42.36%,提升了33.07個(ge) 百分點。其中,石家莊的互聯網平台經濟發展勢頭較好,其互聯網平台型企業(ye) 累計注冊(ce) 資本由0.3億(yi) 元增加至64.38億(yi) 元,占城市群的比重由0.60%上升至18.91%,提升了18.31個(ge) 百分點。環京的保定和廊坊的互聯網平台經濟發展趨勢也較好。

  在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中,數字要素驅動產(chan) 業(ye) 與(yu) 居民消費的聯係最為(wei) 密切。

  藍皮書(shu) 通過構建回歸分析模型進行研究發現,在京津冀範圍內(nei) 的各城市樣本中,互聯網平台產(chan) 業(ye) 、互聯網批發零售產(chan) 業(ye) 、數字內(nei) 容與(yu) 媒體(ti) 產(chan) 業(ye) 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產(chan) 生了顯著促進作用。其中,互聯網平台產(chan) 業(ye) 對城鎮居民消費的影響最為(wei) 突出。從(cong) 對農(nong) 村居民消費的影響來看,數字經濟中僅(jin) 互聯網批發零售產(chan) 業(ye) 對農(nong) 村居民的消費提升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另外,藍皮書(shu) 研究顯示,數字經濟的發展顯著降低了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水平。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區域創新能力逐漸增強,整個(ge) 社會(hui) 的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將不斷提高,進而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綠色低碳化轉型,減少區域碳排放。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優(you) 勢明顯,但急需均衡發展

  藍皮書(shu) 從(cong) 總量、結構、差距、創新四個(ge) 方麵對東(dong) 部三大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構建麵板回歸模型進一步對這些城市群數字經濟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服務業(ye) 在營企業(ye) 注冊(ce) 資本居東(dong) 部三大城市群首位,北京優(you) 勢地位顯著。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服務業(ye) 在營企業(ye) 注冊(ce) 資本共計23779.62億(yi) 元,居東(dong) 部三大城市群首位,分別高於(yu) 長三角城市群3822.59億(yi) 元、珠三角城市群18372.81億(yi) 元。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信息傳(chuan) 輸業(ye) 發展具有顯著優(you) 勢。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信息傳(chuan) 輸業(ye) 在營企業(ye) 注冊(ce) 資本為(wei) 14468.25億(yi) 元,占比為(wei) 60.8%,分別高於(yu) 長三角城市群58.7個(ge) 百分點、珠三角城市群56.4個(ge) 百分點,數字信息傳(chuan) 輸業(ye) 發展具有顯著優(you) 勢。北京集聚了較多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chuan) 輸服務相關(guan) 行業(ye) 的企業(ye) 總部。

  不過,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間數字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凸顯,且與(yu) 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差距縮小速度較為(wei) 緩慢。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變異係數為(wei) 2.85,長三角城市群為(wei) 2.23,珠三角城市群為(wei) 1.84。與(yu) 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較不均衡,近年來發展差距整體(ti) 呈縮小態勢。2010年至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變異係數從(cong) 3.48下降至2.85,城市間數字經濟發展差距逐漸縮小。但與(yu) 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中,河北薄弱城市的數字經濟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快,以縮小與(yu) 京津之間的發展差距。

  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服務業(ye) 創新產(chan) 出處於(yu) 較高水平。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服務業(ye)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數為(wei) 15614件,低於(yu) 長三角城市群9984件,高於(yu) 珠三角城市群9542件。其中,北京數字服務業(ye)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數為(wei) 8501件,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中居第二位。從(cong) 創新產(chan) 出結構來看,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數字信息傳(chuan) 輸業(ye) 、數字技術服務業(ye) 、數字應用服務業(ye)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數分別為(wei) 1538件、12774件、1302件,數字技術服務業(ye) 實用新型專(zhuan) 利數居首位,但與(yu) 長三角城市群相比仍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產(chan) 業(ye) 結構情況、創新發展水平和政府支持程度是影響京津冀城市群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藍皮書(shu) 指出,與(yu) 長三角城市群相比,政府支持程度對京津冀城市群的影響較為(wei) 顯著,這可能是由於(yu)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更強,更易受到多項數字經濟先行先試改革的影響;與(yu) 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產(chan) 業(ye) 結構情況、創新發展水平對京津冀城市群的影響較為(wei) 顯著。京津冀城市群應在不斷改善的創新環境下,有效利用政府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

  目前,以重大基礎設施集群為(wei) 載體(ti) 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成為(wei)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關(guan) 鍵組成部分。從(cong) 國際角度來看,科技革命促使創新中心和產(chan) 業(ye) 中心共同轉移,形成了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

  基於(yu) 此,北京要對標矽穀、舊金山等國家實驗室所在地的國際一流創新型城區,總結國家實驗室建設經驗和啟示,通過吸收、消化、再創新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優(you) 秀建設模式;天津、河北要依托所在地高校、科研機構的優(you) 勢學科,力爭(zheng) 在“十四五”期間高標準完成國家實驗室的籌建。

  具體(ti) 到京津冀城市群內(nei) 部各城市來看,整體(ti) 呈現北京“一枝獨秀”的發展態勢,天津及河北各城市與(yu) 北京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麵的差距仍然較大。藍皮書(shu) 提出,天津需要持續發力,成為(wei) 區域內(nei) 的第二個(ge) 數字經濟增長極;河北省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空間不均衡現象顯著,各城市需要逐漸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圍繞自身優(you) 勢在部分領域形成數字經濟發展優(you) 勢,力求縮小與(yu) 北京的數字化發展差距。(記者米彥澤)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