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河北省地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河北省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實施方案》提出
到2025年全省地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農(nong) 田地膜殘留量實現零增長
日前,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省財政廳印發《河北省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提出,2022年,推廣應用加厚高強度地膜300萬(wan) 畝(mu) 、全生物降解地膜50萬(wan) 畝(mu) ,試點地區地膜回收率穩定在80%以上。到2025年,推動全省地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農(nong) 田地膜殘留量實現零增長,科學規範、權責清晰、治理有效的地膜使用回收利用工作機製基本形成。
方案提出,科學推進加厚高強度地膜應用。針對蔬菜、棉花、玉米等主要覆膜作物,支持推廣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強度地膜,從(cong) 源頭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
有序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針對馬鈴薯、花生、大蒜等適宜作物,在開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可行性評價(jia) 基礎上,支持推廣符合GB/T35795-2017國家標準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加強地膜科學使用。省級進一步開展地膜覆蓋適宜性評價(jia) ,鼓勵各地探索開展相應工作,強化地膜源頭減量。各地積極推廣地膜高效科學覆蓋技術,通過選育抗旱品種、調整種植結構等方式,推廣淺埋滴灌、秸稈覆蓋替代;通過推廣一膜多季或多年使用、地膜覆蓋度降低等技術,提高地膜使用效率,降低使用強度和投入量。
加強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積極引導農(nong) 業(ye) 科研單位、農(nong) 業(ye) 院校、農(nong) 業(ye) 企業(ye) 等參與(yu) 地膜產(chan) 品及相關(guan) 配套技術、裝備研發、試點建設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與(yu) 科技、工信等部門密切協作,加大廢舊地膜資源化利用所需的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裝備以及地膜覆蓋有關(guan) 配套農(nong) 藝技術科技攻關(guan) 力度。加強地膜原材料、加工工藝和設備等方麵創新研究,提升地膜耐老化、增溫保墒等性能,提高產(chan) 品性價(jia) 比。
健全科學高效回收利用體(ti) 係。立足提升地膜厚度、強度以及機械化撿拾比例的要求,大力培育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組織,逐步構建以舊換新、經營主體(ti) 上交、第三方機構回收等多元化回收機製,扶持建設專(zhuan) 業(ye) 化回收網點和資源化利用企業(ye) ,不斷健全廢舊地膜回收網絡體(ti) 係,提升地膜資源化再利用能力。鼓勵有條件地區結合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廢舊地膜無害化處理,將先進適用的地膜回收利用機具按程序納入農(nong) 機購置與(yu) 應用補貼範圍。(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