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丨江蘇:文化惠民 精準有效

發布時間:2022-07-20 15:1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2022年07月20日 第10版 版麵截圖

  圖①:南通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智能芯片封裝測試項目是江蘇省重大先進製造業(ye) 項目。圖為(wei) 南通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封裝生產(chan) 線。

  許叢(cong) 軍(jun) 攝(人民視覺)

  圖②:2022年“六一”國際兒(er) 童節,南京市閱城幼兒(er) 園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men) 在歡樂(le) 中度過自己的節日。

  蘇 陽攝(人民視覺)

  圖③:鎮江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為(wei) 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方便老年人居家養(yang) 老,提升了百姓幸福感。

  陳 崗攝(人民視覺)

  圖④:江蘇高品質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成為(wei) 示範樣板。圖為(wei) 大運河河水滋潤的揚州大地。

  曲蘇偉(wei) 攝(人民視覺)

  原題:爭(zheng) 當表率 爭(zheng) 做示範 走在前列

  文化惠民 精準有效

  一到點兒(er) ,村民張芳桃就準時出現在“張家鏜舞”的排練現場,與(yu) 他一同出現的還有村裏另外30名表演者。在江蘇,唱戲的“文化人”越來越多,打牌的“閑人”越來越少,這樣的改變是如何做到的?

  鎮江句容市後白鎮蘆江村,村文化館門前,文藝表演隊正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張家鏜舞”的排練。輔導老師何偉(wei) 是句容市文化館館長,每月來村輔導一次。隊伍中,44歲的張芳桃是蘆江村村民,利用午後農(nong) 閑時間來參與(yu) 排練。“3年前,村裏入戶走訪問我想學什麽(me) 文藝項目,我小時候看過鏜舞表演,覺得適合我,就報了名。”張芳桃說。

  原來,2019年7月,鎮江啟動“鄉(xiang) 村(社區)文藝播種計劃”。為(wei) 提升文化惠民精準度,鎮江各轄區文化館、文化站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征集群眾(zhong) 文藝需求,匯總出各建製村(社區)器樂(le) 、聲樂(le) 、書(shu) 法、攝影等六大類文藝需求約750項,建立了近300人的文藝誌願輔導教師資源庫,精準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

  “怎樣確保文化惠民更受群眾(zhong) 歡迎?還得問需於(yu) 民。”鎮江市委宣傳(chuan) 部文藝處處長高小琪介紹,過去,我們(men) 組織的文藝下鄉(xiang) 多是主動“派餐”;現在,量身定製各村的文化服務項目讓村民“點餐”。“這種‘種文化’的方式,就是把文化的種子種入鄉(xiang) 村大地,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高小琪說。目前,鎮江“鄉(xiang) 村(社區)文藝播種計劃”已開辦誌願輔導7000餘(yu) 場。

  這是江蘇文化惠民十年間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江蘇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機製,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參與(yu) 率和獲得感。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