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推進“醫檢互認”,科學提質精準減負

發布時間:2022-07-22 14:55: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不少人都曾遇到如下情況,去醫院看病做檢查,換一家醫院又要重新檢查,令人疲憊,也增加開銷。

  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提出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以保障質量安全為(wei) 底線,以質量控製合格為(wei) 前提,以降低患者負擔為(wei) 導向,以滿足診療需求為(wei) 根本,以接診醫師判斷為(wei) 標準”,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醫檢互認”不僅(jin) 能夠改善患者跨院就醫體(ti) 驗,也是持續推進解決(jue) 看病難、看病貴的利民舉(ju) 措,更是在破解某些醫療機構陷入“以檢查養(yang) 醫”的怪圈,促使醫療回歸醫學本質。

  然而,好的初衷也麵臨(lin) 現實挑戰。從(cong) 硬件來看,不同醫院的檢查設備的精密程度存在差異。從(cong) 軟件著眼,醫療器械操作者的經驗和水平不盡相同。在軟硬件差異的背後,優(you) 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凸顯出來。這些差異難免影響醫學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也會(hui) 對後續診療造成影響。為(wei) 慎重起見,也為(wei) 避免糾紛,一些醫院和醫生傾(qing) 向於(yu) “以本院檢查結果為(wei) 準”。

  正視有關(guan) 問題,更當針對性解決(jue) 。關(guan) 乎公眾(zhong) 健康,理應按科學規律辦事,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並均衡布局。在此基礎上,更新醫院檢查設備,提高醫生技術水平,則是“補短板、強弱項”的應有之義(yi) 。進一步發揮高水平醫院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優(you) 化完善相關(guan) 流程,給患者提供更好就醫服務,檢查結果互認才會(hui) 更順利推行。

  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的運用,也為(wei) 醫檢結果共享帶來新思路。一些地區已先行先試,打造5G智慧醫學影像等樣板項目,“雲(yun) 膠片”加速覆蓋地方醫療機構。智能係統還會(hui) 自動識別醫生開具的檢驗單,提醒並彈出近期相同報告單供醫生調閱。以浙江省衛健委開發的“浙醫互認”係統為(wei) 例,截至今年4月,該係統累計互認項目超302萬(wan) 項次,節約金額超1.4億(yi) 元。科技賦能,技術加持,使“醫檢互認”更科學、更精準、更高效,相關(guan) 經驗值得更多地方借鑒。

  “醫檢互認”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而是要在充分保障患者權益、確保檢查準確性的前提下,有效節約社會(hui) 資源。確需再次檢查時,醫務人員也當耐心向患者說明情況,增進醫患相互理解。相關(guan) 工作需要方方麵麵共同努力,離不開醫療服務整體(ti) 水平“更上一層樓”。

  以更全麵、更有力的改革舉(ju) 措,持續推進解決(jue) 看病難、看病貴,承載著廣大群眾(zhong) 的殷切期待。努力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醫療服務,更是各級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