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農業生產托管 助力增產增收(經濟聚焦)

發布時間:2022-07-22 14:5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晉東(dong) 南最近頻繁降雨,給炎熱的夏天帶來陣陣清涼。已近兩(liang) 米高的玉米長勢喜人,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中心主任呼建軍(jun) 指著身後這塊地,言語中很有成就感:“4年前,這塊地還是板結嚴(yan) 重、畝(mu) 產(chan) 800多斤的薄田,如今這塊地已是熟軟肥沃、畝(mu) 產(chan) 超過1600斤的良田,通過推廣秸稈還田等技術,土壤結構、養(yang) 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chan) 量也實現了翻番。”

  一大早,屯留區康之源農(nong) 業(ye) 機械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魏軍(jun) 手機裏的微信群就響個(ge) 不停,“知道我們(men) 這的機器好,連周邊縣的農(nong) 戶都找過來了,‘預約訂單’都排滿了。”像康之源這樣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主體(ti) ,屯留區有42家,實現整村托管160個(ge)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是如何激發土地活力,助力增產(chan) 增收的?記者進行了采訪。

  “點菜式”服務滿足各種需求

  屯留區上村鎮北宋杜村村民趙忠保今年77歲,孩子們(men) 在外打工,家裏的7畝(mu) 地讓他頗有些為(wei) 難。同樣為(wei) 難的還有在北栗村附近康莊園區清華廠打工的小夥(huo) 段青紅,“曠工要扣工資,‘兩(liang) 頭都想兼顧’,難!”

  屯留區推廣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解決(jue) 了不少人的難題。“這兩(liang) 年,我家的地是全過程生產(chan) 托管,從(cong) 春到秋,從(cong) 種到收,打一個(ge) 電話,種子、化肥、農(nong) 藥,再加上春種,一條龍服務。花點‘小錢’,收成歸我,收入還增加了不少。”趙忠保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給出了“省時、省心、省力,還能增加收入”的“三省一增”評價(jia) 。

  托管農(nong) 業(ye) 是如何幫助農(nong) 民實現增收的?

  北宋杜村村民郭連玉認真地算了一下賬:“規模化、機械化種植,讓每畝(mu) 地種子、化肥、農(nong) 藥等投資降了60多元;平均畝(mu) 產(chan) 相較以前還增加了近500斤,這一減一增,算下來畝(mu) 均增收600多元。”

  統計數據顯示,屯留區的托管農(nong) 業(ye) 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一降兩(liang) 增”:去年,畝(mu) 均投入成本下降145元;畝(mu) 均可增產(chan) 150公斤以上,增收500元以上。

  為(wei) 了更好滿足農(nong) 戶需求,屯留區還推出“特色菜單”,供農(nong) 戶自己選擇。按照全區東(dong) 西部機械化作業(ye) 差異,創新推出“六核心服務”和“三環節套餐”的托管服務菜單。其中“六核心服務”包括機播、機收、秸稈還田、深鬆深耕、旋地、烘幹服務。“三環節套餐”,即在平原鄉(xiang) 鎮推行包含以玉米機收、秸稈還田、深鬆深耕為(wei) 主的全套作業(ye) 環節;在丘陵、山區鄉(xiang) 鎮推行包含秸稈還田、深鬆深耕、旋耕等部分核心作業(ye) 環節;全區域推行以玉米機械化烘幹為(wei) 主,包含測、收、儲(chu) 等環節的多樣化服務。

  “點菜式”服務滿足了農(nong) 民的各種需求,得到廣大農(nong) 民的熱烈歡迎。

  依托托管服務主體(ti) 推廣農(nong) 技

  這是一份關(guan) 於(yu) 北栗村的“測土配方施肥化驗單”:根據表上測出的有機質、氮磷鉀等土壤肥力指標含量,得出這塊土地適用肥配比、施肥時間以及用量、注意事項。

  “以前農(nong) 戶施肥,大多是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化肥沒少用,效果卻很一般。”屯留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協會(hui) 副會(hui) 長呂建國說,“這個(ge) 化驗單相當於(yu) 這塊地的‘用肥指南’,該用什麽(me) 樣的肥、用多少肥——說得清清楚楚,有助於(yu) 發揮最佳效果,實現科學施肥。”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規模的提升,為(wei) 農(nong) 技推廣提供了廣闊空間。“以前幾萬(wan) 農(nong) 戶像汪洋大海,農(nong) 技、農(nong) 機推廣隻能是提倡、引導。現在,屯留全區托管麵積達到60萬(wan) 畝(mu) ,平均過萬(wan) 畝(mu) 的托管規模和相對集中的服務主體(ti) ,為(wei) 先進種植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屯留區農(nong) 經中心負責人侯學增說。

  更多先進農(nong) 機具,也登上了“舞台”。魏軍(jun) 不久前更新了更先進的農(nong) 機設備,他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地拍著眼前這台“大家夥(huo) ”:“能夠做到種肥同播,分層施肥,化肥減量近1/3,種子用量也大幅下降,起到更好的‘減量增效’作用。”

  “這個(ge) 馬力大,能打破30厘米深的‘犁底層’,實現深耕、深鬆,粉碎後的秸稈充分還田,避免病蟲害,土壤改良效果好。”呼建軍(jun) 指著自家的大馬力拖拉機介紹,“但這樣的大拖拉機,得達到一定的土地規模才適合,否則就不劃算。”

  為(wei) 了更好依托托管服務主體(ti) 推廣農(nong) 技,屯留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協會(hui) 建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大數據管理平台”,將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業(ye) 企業(ye) 等托管服務主體(ti) 納入管理係統,在推行秸稈還田、深耕深鬆、種肥同播、統防統治等高效旱作農(nong) 業(ye) 技術時效率更高,解決(jue) 了農(nong) 業(ye) 科技落地“最後一公裏”問題。

  同時,托管農(nong) 業(ye) 給屯留區帶來了生態效益:深耕深鬆與(yu) 秸稈還田相結合,減少了秸稈焚燒的情況;優(you) 化化肥農(nong) 藥使用比例,減少了化肥農(nong) 藥對環境的汙染。

  建立“協會(hui) +金融+保險”服務模式

  托管服務主體(ti) ,在服務農(nong) 業(ye) 的過程中,也享受到了來自多方的助力。

  屯留區成立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協會(hui) 、糧食生產(chan) 協會(hui) ,依托大數據管理平台對全區的大型農(nong) 機分時段調配,大大提高了農(nong) 機的使用頻率。“農(nong) 忙一開始,從(cong) 東(dong) 邊開始幹起,逐漸向西跨區域作業(ye) 。”魏軍(jun) 說,“這樣,大型農(nong) 機使用時長提上來了,成本降下去了。”

  “先進農(nong) 機價(jia) 格比較高,光靠托管服務主體(ti) 自己,資金壓力比較大。”侯學增說,“我們(men) 成立行業(ye) 服務協會(hui) ,形成集體(ti) 信用,對接銀行等金融機構,有效緩解了‘貸款難’的問題。”2021年,各金融機構向各類托管服務主體(ti) 累計提供貸款2.44億(yi) 元。

  此外,屯留區推動了當地保險公司設立“成本商業(ye) 保險”“完全成本保險”。侯學增介紹,“成本商業(ye) 保險”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玉米高產(chan) 示範田險種,托管服務主體(ti) 隻需承擔每畝(mu) 23.5元的保費,就可享受每畝(mu) 650公斤的產(chan) 量保險,產(chan) 量不足部分將按照每斤1.3元賠付;高粱種植“完全成本保險”,服務主體(ti) 承擔每畝(mu) 30.5元的保費,去年水災後高粱歉收,相關(guan) 服務主體(ti) 每畝(mu) 收益不足800元的部分由保險賠付。

  這樣,屯留區建立了覆蓋托管農(nong) 業(ye) 產(chan) 前、產(chan) 中、產(chan) 後全鏈條的“協會(hui) +金融+保險”服務模式,為(wei) 托管農(nong) 業(ye) 走穩健、發展好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目前,屯留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麵積達到60萬(wan) 畝(mu) ,占全區耕地麵積的八成以上,服務小農(nong) 戶4.87萬(wan) 戶。“圍繞‘誰來種地’‘怎麽(me) 種好地’等關(guan) 鍵問題,屯留區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服務主體(ti) 為(wei) 關(guan) 鍵,配置資金、技術等生產(chan) 要素,為(wei) 農(nong) 業(ye) 現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礎。”侯學增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2日 1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