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全力打造數字鄉村引領區

發布時間:2022-07-22 16:25:00來源: 浙江日報

  7月20日至21日,全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現場推進會(hui) 在湖州德清召開,這也是首個(ge) 從(cong) 全國層麵召開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現場推進會(hui) 。這次大會(hui) 上傳(chuan) 遞出一個(ge) 重要信息:支持浙江全力打造數字鄉(xiang) 村引領區。

  為(wei) 什麽(me) 是浙江?下一步浙江要如何引領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數字經濟“沃土”上,浙江以探索實踐作答。

  場景建設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數字化改革是牽引力,更是加速度。位於(yu) 德清縣的水木莫幹山都市農(nong) 業(ye) 綜合體(ti) ,最近新入列浙江省首批10家未來農(nong) 場。數智賦能之下,這家農(nong) 場的番茄可實現全年采摘,1萬(wan) 多株番茄年產(chan) 量高達125萬(wan) 公斤。

  產(chan) 業(ye) 數字化是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以要素集約化、生產(chan) 智能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管理高效化和功能多樣化為(wei) 導向,浙江以數字化場景打造為(wei) 切入口,著力提升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2021年,全國最大的山核桃產(chan) 業(ye) 集聚地——杭州市臨(lin) 安區,創新打造山核桃產(chan) 業(ye) 大腦,帶動產(chan) 業(ye) 經濟效益提升8%。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難點、痛點,山核桃產(chan) 業(ye) 大腦歸集多部門的全產(chan) 業(ye) 鏈數據,以問題為(wei) 導向,謀劃多跨應用場景,破解產(chan) 業(ye) 生態化治理、病蟲害AI識別難題,還可通過農(nong) 證貸場景實現農(nong) 業(ye) 資產(chan) 數字化,引導農(nong) 戶一鍵直達申請貸款。

  找準小切口,構建大場景,產(chan) 業(ye) 變革隻是鄉(xiang) 村數字“範兒(er) ”的一角。圍繞生產(chan) 、生活、生態三大領域,數字化正融入鄉(xiang) 村建設肌理,激活發展新動能。

  在嘉興(xing) 平湖,“善治寶”掌上應用創新“股份分紅+善治積分”鄉(xiang) 村治理新模式,有了激勵機製,原先推進難度較大的農(nong) 村垃圾分類、房前屋後環境整治工作不再難,農(nong) 戶參與(yu) 熱情和工作完成度直線上升,“村裏事”變“家家事”,治理效能大大提高。

  新基建服務鄉(xiang) 村治理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不是單向賦能,而是一場雙向奔赴。依托地理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三年前,德清縣莫幹山鎮五四村通過采集地理信息遙感數據,在浙江省率先探索“一圖全麵感知”的鄉(xiang) 村智治模式。

  在“村情民意”板塊,村莊三維實景圖上冒出藍色、紅色的事件標識。“藍色代表辦結,紅色是新上報、等待辦理的。”五四村工作人員介紹,村民通過“隨心問”“隨手拍”反映的問題會(hui) 第一時間流轉到相應負責人手中,而“天空地”一體(ti) 化遙感監測體(ti) 係也將主動發現、定位、歸集問題。

  “以前是工作催數據,現在是數據催工作。”德清縣大數據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該縣137個(ge) 行政村已實現“數字鄉(xiang) 村一張圖”全域覆蓋,基於(yu) 感知、研判、決(jue) 策一體(ti) 化的鄉(xiang) 村大數據資源體(ti) 係打通部門數據、基礎數據、空間數據,精準服務於(yu) 鄉(xiang) 村規劃、鄉(xiang) 村經營、鄉(xiang) 村環境、鄉(xiang) 村服務和鄉(xiang) 村治理。

  要想數據用得好,數據的廣度、顆粒度和背後的平台支撐力缺一不可。為(wei) 此,浙江啟動實施“三農(nong) ”新型基礎設施試點、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和集成創新示範建設等項目,不斷完善鄉(xiang) 村網絡通信設施、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設施,豐(feng) 富各類數據庫,夯實數字鄉(xiang) 村新基建。

  眼下,寧波慈溪市創新推出的“共享冷庫”係統已覆蓋蜜梨、葡萄等當地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此前,當地做過調研:全市已建冷庫以主體(ti) 自用為(wei) 主,季節性空置問題突出。資源共享,既能錯峰提高利用率,也能以更經濟的方式破題農(nong) 產(chan) 品“最先一公裏”需求難題,惠及廣大農(nong) 戶。

  數字賦能山區26縣

  建設數字鄉(xiang) 村,既是推動浙江農(nong) 村共同富裕先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打造數字變革高地的重要任務。

  不久前,“打造數字鄉(xiang) 村引領區”被寫(xie) 入省第十五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本次大會(hui) 上再提這一新目標。

  “引領”二字,浙江有基礎、更有底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此前發布的評價(jia) 報告顯示,2021年,浙江省縣域數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總體(ti) 發展水平達66.7%,連續三年居全國首位。而“引領”,同樣也對接下去浙江“三農(nong) ”各領域的數字化變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持續保持領先身位?浙江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浙江將持續深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數字化改革,圍繞應用貫通、產(chan) 業(ye) 增效、城鄉(xiang) 融合、強農(nong) 惠農(nong) 多方發力。全省4個(ge) 國家級、32個(ge) 省級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市縣將推動浙農(nong) 應用優(you) 先在試點地區落地、改革創新舉(ju) 措優(you) 先在試點地區集成,著力打造可看可學、可複製推廣的示範樣板。

  “浙江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還應突出標準化引領。”浙江大學數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研究中心研究員杜英森告訴記者,兩(liang) 年前,臨(lin) 海、慈溪、德清、平湖等4個(ge) 縣(市、區)入選國家數字鄉(xiang) 村試點地區,這4個(ge) 試點地區在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地方標準、建設規劃、評價(jia) 規範等領域各有創新,其中不少經驗為(wei) 全國首創。

  “這些理論經驗、製度經驗構成了浙江數字鄉(xiang) 村高質量發展體(ti) 係的‘骨架’。在此基礎上,浙江要兩(liang) 端發力,既要努力掌握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創新技術,也要用好高校、企業(ye) 的數字生態力量,用數字化手段加速彌合城鄉(xiang) 數字鴻溝。”杜英森說,浙江要以數字化賦能山區26縣跑出共富“加速度”,更要用數字化連接、賦能欠發達地區,在縮小區域差距方麵貢獻力量。

  記者獲悉,緊抓數字鄉(xiang) 村引領區建設機遇,浙江將加快實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數字化改革、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數字化增效、鄉(xiang) 村數字服務提質、鄉(xiang) 村網絡文化振興(xing) 、鄉(xiang) 村四治融合推進、鄉(xiang) 村數字基礎提升等六大行動,推動數字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把浙江數字鄉(xiang) 村打造成為(wei) “重要窗口”的標誌性成果,為(wei) 全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提供“浙江經驗”。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