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銳意改革景色新敢創新路天地寬
原標題:深化改革融入新發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山東(dong) 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經濟成績單。
這既是山東(dong) 經濟強大韌性的體(ti) 現,也與(yu) 山東(dong) 不斷深化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充分激發市場主體(ti) 積極性等密切相關(guan) 。
2013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考察時強調,“全麵深化改革,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意義(yi) 重大而深遠。”
山東(dong) 應聲而動,統籌推進製度創新、流程再造、健全市場體(ti) 係等重點領域改革:國企改革持續推進,一企一策“倒計時”抓落實;“減權放權授權”“一窗受理 一次辦好”等“放管服”改革舉(ju) 措陸續推出;構建並深化政府性融資擔保體(ti) 係,持續優(you) 化小微、“三農(nong) ”金融供給。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記者從(cong) 山東(dong) 省委改革辦了解到,十年間,山東(dong) 聚焦製約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發起了“九大改革攻堅行動”,著力推進國資國企、人才製度、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已形成製度成果130項。
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企業(ye) 最有發言權。“去年開始實施的服務企業(ye) 專(zhuan) 員機製,讓我們(men) 能和領導幹部‘掏心窩子’了。”山東(dong) 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承誌說,政府專(zhuan) 人靠前服務,幫助企業(ye) 切實解決(jue) 了一批實際困難,讓他幹勁更足。
截至2021年底,山東(dong) 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超過90%,2767個(ge) 事項實現全程無人工幹預“秒批秒辦”;超過300類電子證照實現亮證即用;“愛山東(dong) ”App接入服務事項超過2萬(wan) 項。
2021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考察調研時,要求山東(dong)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打通“梗阻”暢通內(nei) 循環的同時,山東(dong) 著力擴大開放,廣迎八方賓朋。
發揮毗鄰日韓的區位優(you) 勢,山東(dong) 用好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等開放載體(ti) ,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上合示範區管委會(hui) 產(chan) 業(ye) 發展一部副部長臧元奇說,2018年以來,上合示範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已常態化開行包括日韓陸海快線在內(nei) 的26條國際國內(nei) 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沿線22個(ge) 國家、51個(ge) 城市。
十年間,“齊魯號”歐亞(ya) 班列從(cong) 無到有,2021年開行量超過1800列;跨境電商綜試區總數達到9個(ge) ,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300億(yi) 元。
銳意進取全方位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今年初,濰柴集團將全球柴油發動機本體(ti) 熱效率紀錄提高到51.09%。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說,公司近三年累計投入發動機研發費用超100億(yi) 元。
2018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考察時強調,“我們(men) 的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men) 能否過坎的關(guan) 鍵。”2021年10月,他在山東(dong) 考察調研時又提出“在增強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的新要求。
創新強動力,發展提質量。山東(dong) 把創新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過程,全方位推進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不斷形成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格局。
重大科技成果不斷“上新”。世界首套時速600公裏的高速磁浮交通係統成功下線;國內(nei) 首套水下采油係統海試成功;超純海藻酸鈉正式上市打破國外壟斷……山東(dong) 省科技廳負責人說,在智慧交通、精細化工、燃料電池、深地資源勘查開采等20個(ge) 領域,山東(dong) 的科技創新均走在國內(nei) 前列。
截至2021年底,山東(dong) 高新技術企業(ye) 總數超過2萬(wan) 家,是2012年的7.9倍;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比重達46.76%,較2012年增長17.65個(ge) 百分點;今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預算145億(yi) 元,是2012年的近10倍。
發展動能除舊布新。2018年初,國務院同意設立山東(dong) 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山東(dong) 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潛力產(chan) 業(ye) ,確定了涵蓋三次產(chan) 業(ye) 的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chan) 業(ye) ”;實施投資500萬(wan) 元以上技改項目3.8萬(wan) 個(ge) ,投資規模居全國首位;加快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發展格局持續刷新。“推動海洋強省建設”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8年6月在山東(dong) 考察時作出的部署。山東(dong) 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陸海統籌、向海圖強。建成海洋船舶、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裝備三大海工裝備製造基地;自主設計研發的“藍鯨1號”“藍鯨2號”鑽井平台赴南海試采可燃冰……2021年,山東(dong) 海洋生產(chan) 總值14942.1億(yi) 元,占全國海洋生產(chan) 總值的16.5%。
創新思路推進黃河生態保護
7月初,山東(dong) 省財政廳宣布向河南支付1.26億(yi) 元生態補償(chang) 金,引發廣泛關(guan) 注。
這筆生態補償(chang) 金的由來,是魯豫兩(liang) 省去年在全國率先建立省際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以來,黃河由豫入魯的水質始終保持在二類以上。
2021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了解到黃河口水質明顯改善等變化時,他叮囑說,“黃河是我們(men) 的母親(qin) 河,保護是前提,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在這次考察調研期間,他還勉勵山東(dong) “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促進更加協調的發展。
作為(wei) 我國北方經濟體(ti) 量最大的省份,山東(dong) 在黃河流域經濟最發達、常住人口最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山東(dong) 積極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走在前”:
——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山東(dong)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行動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PM2.5)直接貢獻率達37.5%;2020年底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麵積比例初步評價(jia) 達到94.1%,比2015年提高近10個(ge) 百分點。
——落實“四水四定”,著力提升用水效率。作為(wei) 黃河流域農(nong) 業(ye) 大省,山東(dong) 在農(nong) 田灌溉麵積、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量和總產(chan) 值穩定增加的情況下,已連續18年實現增產(chan) 增效不增水。
——開展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山東(dong) 拿出真金白銀,重點支持開展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修複工程,推動黃河口國家公園建設。今年以來,山東(dong)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修複1000公頃濕地,鳥類由1992年建區之初的187種增至371種。
——構建跨區域協作機製。推動黃河流域技術、人才、平台等創新要素共享共用,搭建黃河流域合作互聯網共享服務平台,促進黃河流域政務服務“跨域通辦”。
近年來,隨著山東(dong)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陸續“交鑰匙”,60萬(wan) 名灘區群眾(zhong) 喜遷新居,生產(chan) 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泰山巍巍,大河奔湧。
齊魯兒(er) 女篤行不怠、隻爭(zheng) 朝夕。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dong) 正踔厲奮發,不斷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石,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麵!(王念 張誌龍 陳灝)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