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菜園”當抓手 水鄉興化這樣書寫鄉村振興答卷!
大清早一起床,江蘇興(xing) 化市中堡鎮陸家甸村村民老何多了一份牽掛:顧不上刷牙洗臉,也得先去在家門口拾掇小菜園。“閑來種些時令蔬菜,既美了環境也有得菜吃。”在他看來,這是街坊們(men) 樂(le) 見的現代鄉(xiang) 村模樣。
菜園不大,卻很討喜,並逐步覆蓋到了千家萬(wan) 戶。據了解,“美麗(li) 菜園”是興(xing) 化市今年以來深入推進村居環境整治的一個(ge) 抓手、一項成果,通過清理房前屋後雜物、整合村裏零散空閑地、拆除廢棄豬圈旱廁等整飭而來的。
近年來,當地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圍繞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水環境整治、村集體(ti) 經濟發展三大重點謀篇布局,讓水鄉(xiang) 興(xing) 化逐漸有了“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的現實模樣。
“美麗(li) 菜園”扮靚村居環境
“小菜園一弄,望上去清爽多了。”和老何一樣,戴南鎮劉紀村村民楊得宏對擁有一塊菜園子也很得意。看著鄉(xiang) 間一個(ge) 個(ge) 打理停當的菜園,住在城裏的宋攀則一下找回了記憶裏的鄉(xiang) 愁。
2022年初,興(xing) 化市實施了美麗(li) 菜園創建工程,通過規範菜園標準、打造典型樣版等方式,積極引導村民根據自家房屋位置,因地製宜,就地取材,以樣版的“點”帶動各鎮村的“麵”,形成共建熱潮,快速開拓出一批顏值高、品質高的菜園子。
人民網注意到,戴南鎮在“美麗(li) 菜園”創建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便民因素。孫王村有8戶農(nong) 民的小菜地中間沒有路,村裏在規劃建設菜園時幫助鋪上了紅色磚頭路,方便農(nong) 民下地栽種和采摘。再看羅顧村,村裏將莊台小路延伸到村民的菜園旁,建起“農(nong) 耕文化牆”,讓進村的人眼前一亮。
半年以來,戴南鎮把創建“美麗(li) 菜園”作為(wei) 重要民生項目實施,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實地指導農(nong) 戶種植宜生、宜景、宜食的蔬菜瓜果,現已創建“美麗(li) 菜園”近千個(ge) 。
“這一座座菜園增強了群眾(zhong) 的幸福感,也讓鄉(xiang) 村更有味道了。”在興(xing) 化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朱誌偉(wei) 看來,走進鄉(xiang) 村,要像走進城市裏的公園,逛起來讓人神情放鬆,但美麗(li) 鄉(xiang) 村不是栽花種樹,需要保留農(nong) 村原有的風貌。他說,統一打造“美麗(li) 菜園”,就是要讓村民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讓鄉(xiang) 村更具“煙火氣”。
據了解,今年以來,興(xing) 化市各鄉(xiang) 鎮(街道)對照省級生態宜居美麗(li) 示範鎮村標準,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大力開展家前屋後邊角地、廢地、舊豬圈套、旱廁等拆除治理,騰出空間創建“美麗(li) 菜園”,目前已有65%的鄉(xiang) 鎮(街道)實現“美麗(li) 菜園”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水環境治理重現“夢水鄉(xiang) ”
興(xing) 化地處江蘇裏下河地區,且是這片區域的“鍋底窪”,也讓其成了名副其實的水鄉(xiang) ,水質的好壞決(jue) 定著興(xing) 化生態環境的成色。
每到傍晚時分,蜈蚣湖畔的淺灘戲水區成了中堡鎮最熱鬧的地方。但在前些年,麵積18平方公裏的蜈蚣湖曾被切分成大大小小的漁業(ye) 養(yang) 殖區,水質一度堪憂。中堡鎮北側(ce) 的大縱湖同樣麵臨(lin) 治理難題,由於(yu) 此湖地跨兩(liang) 市,致使跨區域沿湖養(yang) 殖、偷放偷排、非法捕撈等水生態環境問題難以根治。
不能讓村民心中的“夢水鄉(xiang) ”漸行漸遠!痛定思痛,水環境整治就此開始。
中堡鎮多水,有市級河道7條、鄉(xiang) 級河道9條、村級河道439條。在“兩(liang) 湖”治理過程中,當地黨(dang) 委政府意識到僅(jin) 僅(jin) 治理湖蕩一隅遠遠不能實現水環境的長效管護。去年以來,中堡鎮境內(nei) 10餘(yu) 條生態河道建設工作全麵鋪開,圍繞全麵疏浚、整治河道,清理岸線障礙物,開展河道兩(liang) 側(ce) 圩堤達標加修,實施沿河圩堤青坎的高標準綠化,同時把村莊內(nei) 河及生產(chan) 河納入整治範圍,規範所有養(yang) 殖塘口尾水排放,加快形成“河暢、水清、岸淨、圩綠、景美”的新格局。
“大縱湖、蜈蚣湖實施退漁還湖,鎮裏每年要損失1000多萬(wan) 元財政收入,同時每年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yu) 湖蕩治理、生態修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men) 堅定這個(ge) 信念,下決(jue) 心要把水環境治理好。”中堡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顧小兵如是說。
如今,治理後的大縱湖、蜈蚣湖和生態河道讓大家深切感受到:“夢水鄉(xiang) ”回來了。
今年以來,興(xing) 化市堅持河長負責、部門聯動,以專(zhuan) 項行動整治、“兩(liang) 違四亂(luan) ”處置、幸福河湖建設為(wei) 主線,全麵開展水環境整治工作,著力構建河湖長效管護機製,水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年初時,安豐(feng) 鎮安東(dong) 村開發了“河管家係統”,在王許自然村試點。河管家負責分管段麵的水環境管護,需做到水麵無漂浮物、坡岸無生活垃圾等;誌願者由熱心村民擔任,主要是監管河管家工作、發現上報水環境問題、提出管護建議等。“這不,誌願者老吳發現了一片水花生並傳(chuan) 入河管家係統,河管家陸連女接到指令負責打撈上船。”安東(dong) 村村級河長、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禹誌祥說,係統將為(wei) 發現問題的老吳加上1分,達到一定積分標準就有相應獎勵。正是得益於(yu) 日常對河道的管護得當,安東(dong) 村近日也獲評為(wei) 省級特色田園鄉(xiang) 村。
下一步,興(xing) 化市計劃繼續打造幸福河湖100條,讓“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為(wei) 當地“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強村富民展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模樣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涉及麵廣、業(ye) 務性強,是一項久久為(wei) 功的係統工程。”在談及村集體(ti) 經濟發展時,興(xing) 化市市長殷俊提到了正在組織實施的村集體(ti) 增收“8420”項目(即到“十四五”期末,集體(ti) 經營性收入50萬(wan) 元以上村占比80%以上,100萬(wan) 元以上村占比40%以上,200萬(wan) 元以上村占比20%以上,30萬(wan) 元以下村全部動態清零)。當前,興(xing) 化正推動項目早落地、早見效,增強村集體(ti) 經濟持續造血功能。
千畝(mu) 藕塘裏,碩大的荷葉隨風搖曳。去年,沙溝鎮官河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達973.98萬(wan) 元,致富的秘訣就藏在荷葉之下。
官河村有水麵7360畝(mu) ,過去村民承包水麵主要養(yang) 殖“四大家魚”,畝(mu) 均年收入隻有2000元上下,這也導致村集體(ti) 收取的水麵發包租金不高。2009年開始,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李維月率先嚐試,在自家承包的魚塘裏種蓮藕並套養(yang) 小龍蝦,獲得成功後向全村推廣,如今的官河村已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最近,沈倫(lun) 鎮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天廣桃園喜迎豐(feng) 收,農(nong) 場主朱秀蘭(lan) 帶著8名員工忙著采摘水蜜桃發貨。據了解,朱秀蘭(lan) 5年前在流轉的300畝(mu) 土地上種了數十種水果,如今年收益在300萬(wan) 元以上。而放眼沈倫(lun) 鎮2萬(wan) 畝(mu) 規模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26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43個(ge) 家庭農(nong) 場在這裏共同演繹著強村富民的美好樂(le) 章。今年,沈倫(lun) 鎮各村經營性收入都將在50萬(wan) 元以上。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樹立問題導向、加強組織保障也是關(guan) 鍵一招。今年4月,興(xing) 化市遴選63名優(you) 秀年輕幹部組建了14支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全脫產(chan) 工作3年,下沉至全市26個(ge) 鎮街,聚焦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xing)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在基層落地見效。
“別著急,你的問題我們(men) 來解決(jue) 。”說這話的是興(xing) 化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四隊隊長童洋帥,對於(yu) 水產(chan) 養(yang) 殖戶反映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技術入戶指導不到位”問題,童洋帥當場聯係,一個(ge) 小時內(nei) 解決(jue) 。這段時間,他帶著3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隊員先後深入當地18個(ge) 行政村,圍繞人居環境、水環境整治、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等問題走訪群眾(zhong) ,實地調研沙溝鎮(周奮)糧食產(chan) 業(ye) 園、水產(chan) 品批發市場,千垛鎮碧水東(dong) 羅、千島果園等項目建設,對走訪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力爭(zheng) 現場辦結。
興(xing) 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洪表示,組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隊,既是為(wei) 了跑贏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接力賽”,又給年輕幹部培養(yang) 搭建了“賽馬場”,讓年輕幹部在一線錘煉、比學趕超中經風雨、長見識、增才幹。截至目前,興(xing) 化市472個(ge)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達到了2.53億(yi) 元。
在邁向“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的道路上,一份生態品質優(you) 良、生態經濟活躍、生活富足美好的興(xing) 化答卷已躍然眼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