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通如東,在耕海圖強中迸發

發布時間:2022-07-27 16:26:00來源: 南通日報

 

 

  綠色,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勃勃生機的代名詞,近幾年來,成為(wei) 全國“雙碳”第一縣如東(dong) 高質量發展最耀眼的色彩。

  人走綠道,鳥駐綠窩,城市綠肺手挽手,零碳電淨輸出,經濟巨輪上的綠色發動機競相搖曳……7月1日,市委宣傳(chuan) 部組織的“非凡十年”融媒體(ti) 新聞行動走進如東(dong) ,向海發展、耕海圖強、點綠成金,一幅幅百姓盡享綠色福利、綠色經濟枝繁葉茂的畫卷盡收眼底。

  吞吐綠能

  外輸天然氣649億(yi) 方

  距離陸地13公裏海麵上,中國首座外海無遮攔人工島傲然屹立,高高聳立的6隻白色儲(chu) 氣大罐,通過管道晝夜不停地向長三角輸送綠色能源。它就是聞名遐邇的華東(dong) 地區最大清潔能源供應基地。

  今年以來,江蘇LNG接收站碼頭格外繁忙,漂洋過海到港的大型LNG船舶接踵而至,與(yu) 伸向深水航道的火紅棧橋,在碧波萬(wan) 頃的大海上交相輝映,繪就一幅“能源巨輪”出塢的壯美畫卷。

  “2011年5月投入運行以來,累計接卸來自卡塔爾、澳大利亞(ya) 、俄羅斯等25個(ge) 國家和地區的LNG545船,外輸天然氣649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掘出了一座7982萬(wan) 噸的煤礦,為(wei) 長三角地區加速綠色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繆曉晨指著前方5號6號大型儲(chu) 氣罐告訴記者,去年三期投產(chan) 後,江蘇LNG的年儲(chu) 存、氣化、外輸能力均躍上千萬(wan) 噸級台階,目前,正加緊推進三期配套碼頭與(yu) 儲(chu) 罐擴建工程,計劃再新增1座LNG儲(chu) 罐與(yu) 配套氣化設施,與(yu) 協鑫匯東(dong) 共建A2碼頭,年接卸能力將突破1000萬(wan) 噸。

  疫情防控、氣化作業(ye) 、加密巡檢……江蘇LNG“鐵人”團隊奮勇爭(zheng) “氣”,一年又一年放棄與(yu) 親(qin) 人團聚,戰鬥在守護國門和天然氣保供的“雙前線”。他們(men) 紮根海中小島,夏天迎著40℃以上高溫,冬天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潮,傾(qing) 情奉獻綠色能源,10年鑄就全國第一個(ge) 千萬(wan) 噸級LNG接卸儲(chu) 存供應基地。

  江蘇LNG接收站是國家重點工程,它的西側(ce) ,總投資52億(yi) 元的江蘇省液化天然氣儲(chu) 運調峰工程項目快速推進,3隻單體(ti) 20萬(wan) 立方米的儲(chu) 氣罐牆體(ti) 一天天長高,2號儲(chu) 氣罐順利封頂。目前,350多人的兩(liang) 支施工隊伍揮汗如雨趕進度,確保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把洋口港能源島建設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明確洋口港建設4個(ge) LNG泊位,總接卸規模為(wei) 2000萬(wan) 噸,居全國第一。如東(dong) 乘勢而上,聚力打造全國LNG接卸基地、儲(chu) 備基地、供應基地和銷售中心。到“十四五”末,能源島LNG儲(chu) 罐總罐容達到228萬(wan) 立方米,總接卸能力跨上2000萬(wan) 噸、年應稅銷售超1000億(yi) 元。

  綠色轉型

  飛來6個(ge) 百億(yi) 項目

  走進洋口港金光如東(dong) 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建設現場,碎漿機將一捆捆從(cong) 印尼運來的原料粉碎成紙漿,造紙、包裝、打包,全程自動化,3條先期投產(chan) 的生產(chan) 線上,沒有一個(ge) 工人,值班員工隻需在中控室按按遙控按鈕,一箱箱優(you) 質產(chan) 品源源不斷下線。

  金光如東(dong) 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是南通曆史上投入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項目之一,印尼金光集團投資450億(yi) 元,上馬年產(chan) 396萬(wan) 噸高檔生活用紙項目。“以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式生產(chan) ,生產(chan) 工藝、裝備能力、環境保護、單位能耗等方麵均達到全球最先進水平。”金光集團如東(dong) 產(chan) 業(ye) 基地副總經理林威助說,走低碳發展、清潔生產(chan) 之路,把如東(dong) 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集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循環經濟為(wei) 一體(ti) 的綠色、節能、環保的科技產(chan) 業(ye) 基地和高檔生活用紙產(chan) 業(ye) 園。

  產(chan) 業(ye) 綠色化,綠色產(chan) 業(ye) 化。近幾年,如東(dong) 耕海圖強,以綠色轉型的定力,打造長三角沿海發展質量高、活力強的藍色經濟增長極。厚植綠色產(chan) 業(ye) 集群,6個(ge) 百億(yi) 級重特大項目相繼建成投運。

  江東(dong) 科技有限公司5G智能光纖工廠車間內(nei) ,一台台飛速運轉的光纖拉絲(si) 機,以每分鍾2968米的速度產(chan) 出客戶等著取貨的光纖。“今年產(chan) 品供不應求,上半年應稅銷售增長30%。”總經理助理王玉樹說,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產(chan) 能提升25%。江東(dong) 科技是南通最大的製造業(ye) 企業(ye) 中天科技集團飛速發展的子公司之一,位於(yu) 如東(dong) 經濟開發區內(nei) 的中天工業(ye) 園。得益於(yu) 一家家子公司逆勢飛揚,中天科技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年營收從(cong) 10年前的126億(yi) 元增加到去年的815億(yi) 元。今年,他們(men) 率先啟動綠色低碳製造行動計劃,低碳產(chan) 業(ye) 總量直奔千億(yi) 。

  三鏈聯手

  崛起國字號產(chan) 業(ye) 基地

  一根根110米長、直徑9.5米的海上風機單樁,剛剛驗收合格,就被800噸的龍門吊提上停靠風電母港的貨輪,運往山東(dong) 等地的海上風電場。過去,海上風電場建在近海,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今年起向深海進軍(jun) ,擁抱平價(jia) 時代,海力風電的“戰法”就是主打產(chan) 品小型化向大型化大踏步跨越。去年,生產(chan) 4兆瓦、5兆瓦塔筒的子公司海力海上裝備車間,今年產(chan) 品長胖了、長高了,變成6.25兆瓦、8兆瓦,最大的做到了10兆瓦以上。

  一台台大功率風機,剛剛從(cong) 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線,就運往浙江3個(ge) 海上風電場吊裝。今年他們(men) 投入批量化生產(chan) 的3種規格風機,以“高可靠性、高發電量、低度電成本”的絕對優(you) 勢,在海上風電平價(jia) 的元年連中三標。2015年,江蘇海裝風電機組出口美國,實現了中國風機從(cong) 進口到出口的驚天大逆轉。

  招引優(you) 質項目,延鏈補鏈強鏈,如東(dong) 新能源產(chan) 業(ye) 異軍(jun) 突起。目前,如東(dong) 集聚風電上下遊企業(ye) 120家,形成以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製造為(wei) 主,包括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大型設備物流等在內(nei) 的風電全產(chan) 業(ye) 體(ti) 係,去年實現應稅銷售680億(yi) 元,從(cong) 零起步,“無中生有”,掘出全省縣級規模最大的支柱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去年11月24日,江蘇海力風電在深交所創業(ye) 板成功上市,首發新股5434.8萬(wan) 股,每股發行價(jia) 格60.66元,募集資金32.97億(yi) 元,刷新了南通A股上市公司IPO募資最高紀錄。

  創新鏈、金融鏈、資本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精準對接,如東(dong) 好戲連台,轉型發展強引擎競相湧現。國內(nei) 首次將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運用於(yu) 海上風電,這是如東(dong) 的創造;電池產(chan) 品獨創填補國內(nei) 空白的“稀土+碳技術”,產(chan) 品訂單連年激增,也是如東(dong) 的智慧。超高分子量纖維萃取劑獨家創造,徹底規避安全環保風險,能耗僅(jin) 為(wei) 同行的三分之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chan) 能躍居全球第一,被工信部列為(wei)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開發的六氟磷酸鋰噸產(chan) 品電耗下降2000千瓦時,噸產(chan) 品蒸汽使用量從(cong) 0.5噸降為(wei) 零。這是江蘇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賦能百億(yi)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神來之筆。

  一項項獨門絕技,助力海上風電與(yu) 安全防護用品、高分子材料三大產(chan) 業(ye) 跨進三大國家火炬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行列。全縣191家高新技術企業(ye) 、343家省民營科技型企業(ye) 把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與(yu) 規模以上工業(ye) 產(chan) 值占比提升到47.7%。

  生態優(you) 先

  綠色福利人鳥共享

  7月22日5點30分,家住城中街道中央廣場的12歲學生許吳劍,穿過車水馬龍的解放路,沿著範公堤北路朝北前行,踏上3月底竣工的綠道一路奔跑,越過3座橋,來到掘苴河西岸的綠道打道回府,一路下來5公裏。

  “隻要不下雨,我天天跑步,原來河道兩(liang) 岸下不了腳,雜草叢(cong) 生,汙水橫流,而今處處綠意盎然,櫸樹、香樟、無患子、雪鬆等二十多種樹木花草錯落有致,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許吳劍說。

  穿越如東(dong) 東(dong) 部城區的掘苴河從(cong) 城市傷(shang) 疤變成百姓津津樂(le) 道的健身樂(le) 園,得益於(yu) 如東(dong) 縣委縣政府投資12億(yi) 元,實施“三河六岸”整治工程,清淤、截汙、植綠、亮化,以“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體(ti) ”的風貌呈現在市民麵前,晚上華燈閃爍,樹木與(yu) 綠籬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今年候鳥春遷季節,一則消息上了央視:如東(dong) 縣沿海灘塗濕地數萬(wan) 隻鴴鷸在這裏停歇、覓食。當上漲的潮水臨(lin) 近,數萬(wan) 隻在灘塗覓食的鴴鷸集群而飛,形成“鳥浪”,蔚為(wei) 壯觀。7月24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再次報道如東(dong) 濱海濕地萬(wan) 鳥齊飛的勝景。不到三個(ge) 月,央視兩(liang) 次為(wei) 如東(dong) 沿海生態惠萬(wan) 鳥點讚。

  6月27日,如東(dong) 縣青年公園首次發現比恐龍還古老的黑麗(li) 翅蜻。它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平時很少見到,目前屬於(yu) 瀕危等級。

  擁有100多萬(wan) 畝(mu) 天然濕地的如東(dong) ,是“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停歇地,每年數百萬(wan) 候鳥在這裏停歇覓食。去年,如東(dong) 投入1000餘(yu) 萬(wan) 元,建成占地660多畝(mu) 的勺嘴鷸保護小區高潮位棲息地。

  為(wei) 天上“來客”建設新家園,也為(wei) 水裏的萬(wan) 千精靈打造避風港。如東(dong) 向海圖強,生態優(you) 先,持續推進“江蘇沿海最美岸線”“美麗(li) 海灣”建設,實現海岸線自然化、綠植化、生態化。

  向海發展,綠潮奔湧,生態如東(dong) ,活力迸發!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