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醫生李健波:山頭旮旯接種忙
7月23日,周六,大暑。上午10點半,室外氣溫逾40℃。
毒辣的陽光下,李健波與(yu) 同事戴著口罩、身穿白大褂,疾步行走在台州市仙居縣橫溪鎮蒼嶺村鎮頭自然村的彎曲小路上。
他們(men) 要去村東(dong) 的小山坡。那裏住著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等著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
沒有風,李健波汗流浹背。他拿出塞在白大褂口袋裏的冰紅茶,喝了一口。
他是橫溪中心衛生院的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副院長,主任醫師。“蒼嶺坑5個(ge) 、裏湖坑3個(ge) 、小溪坑2個(ge) 。”他告訴記者,“早上6點從(cong) 單位出發,鎮頭已是第四站。”
這幾個(ge) 小村落同屬蒼嶺村,都是典型的山頭旮旯。其中蒼嶺坑距橫溪鎮區最遠,山路彎彎,開車得半個(ge) 小時。
回到設在一家便利店的臨(lin) 時接種點,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戴加五弄了個(ge) 西瓜,給李健波他們(men) 和接種後還在留觀的幾位老人消暑解渴。
“這麽(me) 熱的天,謝謝你們(men) !”村民郭阿婆邊吃西瓜,邊對李健波表示感謝。記者也趁這難得的休憩時間,逮住李健波聊了一會(hui) 。
這段時間,正值轄區60歲以上老人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的高峰期。橫溪中心衛生院的3個(ge) 醫療接種組分片包幹,忙著為(wei) 行動不便的老人“送苗上門”。
李健波帶的組,包括該院內(nei) 科護士長楊玲敏和防疫科接種人員泮瑩瑩。
他介紹,為(wei) 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接種疫苗,是從(cong) 5月20日開始的。兩(liang) 個(ge) 月來,院裏3個(ge) 組上門接種已超2000針次。
疫苗多“跑路”,老人少“跑腿”。
對李健波他們(men) ,正在蒼嶺村了解疫苗接種情況的橫溪鎮副鎮長陳尚瑤讚賞有加,“他們(men) 的付出,切實提高了全鎮老人的疫苗接種率,築牢了群體(ti) 免疫保障。”
山區老人居住分散,有時候找人得花不少時間。
“有一次去河塘村下屬的自然村,車子在山裏繞來繞去,整整一個(ge) 上午就打了3針。”李健波邊介紹,邊擦額頭上的汗珠。
眼下這樣的蒸籠天,上門接種尤其辛苦。但李健波不覺得,汶川地震後,他參加過台州援川醫療隊,“那時更苦,現在隻是曬得黑了點而已。”
吃完西瓜,大夥(huo) 又趕往張莊村前村。
在88歲的張老漢床前,李健波詳細詢問了老人的健康狀況。核對身份信息後,叫同事泮瑩瑩給老人接種了疫苗。
“給老人家多喝開水,注意清淡飲食,針眼不能沾水。”離開前,李健波再三提醒老人的家屬。
此時已近正午。他和同事匆匆上車,前往下一位老人家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