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安富港村:富裕鄉村 幸福港灣
盛夏時節的清晨,走進江蘇南通海安市濱海新區富港村,一幅“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的圖景映入眼簾:沿河而建的居民區、水清岸綠的灶港河、綠意盎然的水稻田……“自2019年以來,我們(men) 實施‘富裕鄉(xiang) 村·幸福港灣’黨(dang) 建品牌,將紅色文化與(yu) 綠色生態相結合,形成了‘夢想富港·詩生活’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現實雛形。”富港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琪峰欣喜地告訴記者,他們(men) 村7月份剛剛上榜為(wei) 第九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xiang) 村。
整治村居環境 打造幸福港灣
“原來這河道兩(liang) 邊亂(luan) 堆亂(luan) 放,河水又髒又臭,看不到一條魚;如今,村裏通過清淤、護坡、綠化等一係列整治措施,河水變清後,魚兒(er) 遊來遊去。”村民劉光鬥說起河道變化滿是感慨。
這河道汙染的關(guan) 鍵,就是生活汙水長期直排。王琪峰介紹,三年來,富港村對5條河道進行集中整治,並實施汙水管網改造,老百姓的生活汙水全部入管。此外,農(nong) 戶改廁進入掃尾階段,村民房前屋後也進行了美化。
“打造特色田園鄉(xiang) 村,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舒適宜居的生活。”王琪峰笑言,經過綜合治理,富港村的顏值越來越高,村裏已經建成5個(ge) 小遊園,家家都是“美麗(li) 庭院”。
“過去總羨慕城裏人可以逛公園,現在咱們(men) 農(nong) 村人也有這樣的條件了,村裏建了小遊園,還裝了健身器材。”66歲的申子林從(cong) 水稻田幹完農(nong) 活回來,逛到小遊園裏納涼。作為(wei) 一手拿土地租金、一手拿幹活薪金的職業(ye) 農(nong) 民,他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自家4畝(mu) 半的農(nong) 田流轉到港豐(feng) 合作社,每年可獲取流轉金3600元;負責全村田間管水每年2萬(wan) 元;在港豐(feng) 合作社務工年收入2萬(wan) 多;去年村裏分紅也有500多元。“七七八八加起來一年收入將近5萬(wan) 元,不少了。”他說。
村民陶桂平也是當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受益者。他家原是低收入戶,妻子患病在家,20多歲的兒(er) 子也身體(ti) 抱恙。陶桂平將田地流轉給合作社,自己也成了職業(ye) 農(nong) 民,年收入2萬(wan) 多元,兒(er) 子被安排到離家不遠的國道從(cong) 事保潔工作,月工資近2000元,還繳納了五險一金。“我們(men) 家不再是低收入戶了,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未來也有了奔頭。”陶桂平對此心懷感恩。
夯實發展基礎 造就富裕鄉(xiang) 村
富港村是南通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也是一個(ge) 純農(nong) 業(ye) 村,糧食種植麵積2000多畝(mu) ,水產(chan) 養(yang) 殖達1400多畝(mu) 。
“我們(men) 主要依托港豐(feng) 合作社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王琪峰說。一組數據印證了他的話:截至2021年底,港豐(feng) 合作社共流轉土地2046畝(mu) ,全村80%以上土地實現規模種植經營;三年來,合作社實現淨利潤181.08萬(wan) 元;2021年村級集體(ti) 收入達150.15萬(wan) 元,向股民分紅14萬(wan) 元,村民在合作社務工收入累計達62萬(wan) 元。
據了解,富港村有居民974戶,既有土地流轉金收入,又能在農(nong) 業(ye) 合作社或水產(chan) 養(yang) 殖場獲得務工收入的占到1/3。“我們(men) 還將不斷創新致富模式,發展壯大富民產(chan) 業(ye) ,把富港村‘港豐(feng) 大米’打出名氣,讓合作社成為(wei) 一二三產(chan) 的融合體(ti) ,向產(chan) 業(ye) 多元化發展。”王琪峰說。
自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以來,富港村實施了連棟溫室大棚、“四好農(nong) 路”提擋升級等多項重點工程,總投資1800多萬(wan) 元。該村還以集中居住區和生態河建設為(wei) 中心,進一步優(you) 化農(nong) 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並試點通過以村民自治的形式讓老百姓自主參與(yu) 改善人居環境,共同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近年來,富港村獲得江蘇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綠化綜合示範村、衛生村等榮譽稱號,村黨(dang) 總支被評為(wei) 南通市五星級村黨(dang) 組織,港豐(feng) 合作社被評為(wei) 國家級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在王琪峰看來,富港村近些年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取得的成績,內(nei) 在動力主要在於(yu) 其以推動組織振興(xing) 為(wei) 重點,進一步完善村級治理體(ti) 係,激發了基層活力。按照能人帶動、黨(dang) 員示範的思路,該村讓黨(dang) 員幹部直接參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截至目前,全村共培育黨(dang) 員中心戶28戶,黨(dang) 小組之家1個(ge) ,功能型黨(dang) 小組3個(ge) 。
富港村打造的“富裕鄉(xiang) 村、幸福港灣”黨(dang) 建品牌,承載著當地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麗(li) 願景。“助農(nong) 增收興(xing) 產(chan) 業(ye) ,繪就田園好風光,奏響鄉(xiang) 風文明曲,讓稻田連成片,綠海泛波浪。”長期紮根基層的王琪峰憧憬,待村裏建成鄉(xiang) 村會(hui) 客廳、農(nong) 家樂(le) 、口袋公園等一係列為(wei) 民公共服務陣地,老百姓就能在家門口享受更高品質的現代新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