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文化國際交流合作 北京模式率先示範
7月26日,北京文化論壇“文化交流與(yu) 合作分論壇”在京舉(ju) 辦。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中外文化領域的政府、文化機構代表和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交流·合作·發展”主題,就“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和“構建中國話語體(ti) 係和敘事體(ti) 係,加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兩(liang) 大議題展開成果交流和經驗分享。
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需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推進文化交流。北京作為(wei) 首善之區,是全國文化中心,當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分論壇立足國際視野推動交流合作、堅定文化自信聚焦成果展示、著眼未來發展貢獻智慧力量,為(wei) 進一步推動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融合,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發展提供智慧和思考。
中國古人說:“交得其道,千裏同好,固於(yu) 膠漆,堅於(yu) 金石。”這些年,首都文旅交流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找準了交流合作之道。這條道就是,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藝通心,以文搭台,以情促融,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之道。這些年,我們(men) 堅定地沿著這條道,守正創新,砥礪前行,努力探索文旅交流合作的北京模式。
解讀中國故事的“根”與(yu) “魂”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曆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尋到根、把住魂,中國故事才能講得更明白、更透徹、更精彩。通過舉(ju) 辦歡樂(le) 春節、魅力北京等文化交流品牌傳(chuan) 遞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神理念,讓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國。連續16年在芬蘭(lan) 首都赫爾辛基、連續13年在愛沙尼亞(ya) 首都塔林、連續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ju) 辦的“歡樂(le) 春節”活動已成為(wei) 包含8大類別包含20多項文化活動的綜合文旅交流活動。圍繞“歡樂(le) 、和諧、對話、共享”的節日主題,以“大自然的節日”“家庭的節日”“世界的節日”為(wei) 核心理念,賦予廟會(hui) 燈會(hui) 、舞龍舞獅、十二生肖等文化符號以新的形式和新的內(nei) 涵,並且將“歡樂(le) 春節”深入到當地的文化生態體(ti) 係中,實現了從(cong) “請辦”到“要辦”的轉變,從(cong) “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轉變。在赫爾辛基,春節廟會(hui) 每年都人山人海,有四五萬(wan) 當地市民參與(yu) 其中,成為(wei) 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國節”真正變成了“世界節”。
文化連接世界,藝術溝通心靈。北京通過舉(ju) 辦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國際品牌活動,用人類共通的藝術語言,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通過一首首原創、一次次首演、一部部巨製,文化藝術資源在北京的匯聚實現了從(cong) “集散地”到“孵化器”、從(cong) “中國風格”到“中國概念”的雙重轉型。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的巨大成功引發了係列連鎖反應,北京京劇院組織紀念梅蘭(lan) 芳誕辰120周年——“雙甲之約”全球巡演,北京交響樂(le) 團在第二屆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16+1”首都市長論壇期間赴黑山開展交響樂(le) 巡演,北方昆曲劇院參加倫(lun) 敦“北京文化周”活動,北京畫院在匈牙利和希臘舉(ju) 辦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中國雜技團參加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演出,開心麻花在加拿大進行首次公演等,所到之處,都掀起陣陣中國文化熱潮。
以文搭台
展示中國發展的“時”與(yu) “勢”
相知無遠近,萬(wan) 裏尚為(wei) 鄰。北京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全方位拓展國際傳(chuan) 播渠道,向世界展示中國發展的偉(wei) 大成就和良好態勢,展示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
充分用好主場外交平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冬奧會(hui) 、G20峰會(hui) 等近10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在北京舉(ju) 辦,平均每年接待50餘(yu) 位來訪外國領導人。文化旅遊領域的國際交流交往,承載著傳(chuan) 播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力量、闡述中國價(jia) 值的重要使命。北京冬奧會(hui) 開閉幕式,從(cong) “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到十二生肖造型的巨大冰鞋,從(cong) “迎客鬆”焰火的升騰綻放,到折柳寄情的依依惜別,無不彰顯著堅定的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積極搭建國際組織平台。北京成立了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hui) ,這是首個(ge) 總部設立在北京的國際旅遊組織,會(hui) 員城市和機構達到了236個(ge) ,遍及全球82個(ge) 國家和地區。還有,由中國國家大劇院發起成立的世界劇院聯盟、由中國音樂(le) 學院發起成立的全球音樂(le) 教育聯盟,都在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促進東(dong) 西方文化交流互鑒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搶先構建新媒體(ti) 傳(chuan) 播平台。在臉書(shu) 、推特、優(you) 兔、照片牆等多個(ge) 社交媒體(ti) 平台,開設了“北京文旅”官方賬號(Visit Beijing)。賬號注重內(nei) 容原創、強調受眾(zhong) 本土化、關(guan) 注傳(chuan) 播互動性,在全國文旅新媒體(ti) 國際傳(chuan) 播力指數榜單中,多次位居綜合排名第一。
樹立中國形象的“和”與(yu) “合”
“和合”思想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和精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思想基礎與(yu) 價(jia) 值支撐。北京以情感為(wei) 紐帶,加強融通融合,充分表達中華民族傳(chuan) 承和追求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
在文藝演出中注重共情共鳴。陪同北京市政府代表團出訪的“北京之夜”文藝演出已連續舉(ju) 辦9屆,先後在四大洲13個(ge) 國家演出,在中西文化藝術交流對話、共情共鳴上做足了文章。在古巴,哈瓦那大學師生深情演唱中國歌曲《歌聲與(yu) 微笑》,3分鍾響起5次掌聲;在英國,中國男高音歌唱家丁毅與(yu) 英國女高音歌唱家朱迪思·豪沃斯,合作演繹《北風吹·紮紅頭繩》和《今夜無人入睡》,掌聲雷動;在日本,中國古箏和日本尺八,合奏日本名曲《櫻花》和中國名曲《春江花月夜》……北京之夜已成為(wei) 北京“立得住、打得響、走得遠、進得深”的金字招牌。
在非遺展示時強調走心暖心。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摩納哥親(qin) 王阿爾貝二世在人民大會(hui) 堂,向北京“90後”“麵人郎”學捏“冰墩墩”,短視頻在網絡迅速走紅,成為(wei) 對外交流的經典時刻,彰顯了中國非遺的永久魅力與(yu) 當代價(jia) 值。2014年APEC會(hui) 議期間,使用北京非遺技藝融入時尚元素製作的國禮——“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繁花”花絲(si) 鑲嵌手包、“和美”純銀鏨刻果盤等,深受各經濟體(ti) 領導人及其配偶的喜愛,每一份精心製作的禮品禮物,從(cong) 設計理念到包裝創意,從(cong) 材料選擇到贈送方式,都透著中國人民禮輕情義(yi) 重的深厚情感,透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創新,透著中華文明的燦爛光輝,透著我們(men) 堅定的文化自信!
在危難關(guan) 頭堅持互扶互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hui) 立即啟動免除全體(ti) 會(hui) 員年度會(hui) 費,在國內(nei) 口罩需求增加情況下,第一時間向法國尼斯市捐贈了口罩。國家大劇院號召全球劇院團結合作,傳(chuan) 遞共同戰疫的信心和決(jue) 心。在困難麵前,大家患難與(yu) 共,彼此傳(chuan) 遞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yu) 子同袍”的守望互助精神,寄托著“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美好情懷。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旅遊似橋,溝通有道。麵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隻要我們(men) 以心相交、以誠相待,以理相合,就一定能夠跨越山海,超越國界,把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展現好,把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塑造好。
新鮮創意秀出北京亮點
北京作為(wei) 首善之區、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在文明交流互鑒、文旅交往合作方麵正通過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與(yu) 創意,率先示範,立標杆,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外籍“長城好漢”秀在京多彩生活
8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長城好漢2022——夜京彩”全球營銷推廣活動將在亮馬河畔的燕莎碼頭命運共同體(ti) 廣場舉(ju) 行。入境旅遊企業(ye) 代表、外籍嘉賓紛紛體(ti) 驗在北京夜遊消夏的美好。他們(men) 的體(ti) 驗也將通過北京市文旅局海外社交媒體(ti) 官方賬號,以直播、圖文等多種形式與(yu) 全球粉絲(si) 共享。
“長城好漢”是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以海外社交媒體(ti) 官方賬號Visit Beijing為(wei) 平台開展的全球營銷推廣活動,每年征集外籍網紅達人體(ti) 驗最新的北京文旅線路和產(chan) 品,並通過網絡以圖文、視頻等形式進行宣傳(chuan) 推廣。活動自2016年起已連續舉(ju) 辦六屆,成為(wei) 北京文旅海外推廣的年度品牌性活動。北京中軸線以及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一線三帶”文旅資源和線路產(chan) 品都曾借力該活動被海外受眾(zhong) 知曉。自2020年開始,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長城好漢”全球營銷推廣活動積極轉變策劃思路,以文化主題分享會(hui) 的形式,邀請長期深耕北京文旅行業(ye) 、在業(ye) 內(nei) 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外籍大咖深度參與(yu) ,從(cong) 國際化角度講好北京故事。今年的五位“長城好漢”有演員、歌手、插畫師、也有頂級大廚與(yu) 文體(ti) 行業(ye) 的明星教練。作為(wei) “北京通”的他們(men) 分別從(cong) 各自的行業(ye) 角度與(yu) 生活體(ti) 驗,傳(chuan) 達對北京的由衷熱愛,以及不同的北京文化旅遊生活方式。
100個(ge) 老外有100個(ge) 愛上北京的理由
100個(ge) 人心中有100個(ge) 哈姆雷特,100個(ge) 老外有100個(ge) 愛上北京的理由。7月14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愛上北京的100個(ge) 理由”短視頻征集大賽舉(ju) 行頒獎典禮。活動從(cong) 外籍友人視角,探索、呈現、傳(chuan) 播北京魅力,麵向外籍專(zhuan) 家、外企雇員、外國留學生、外籍自媒體(ti) 人士、外籍冰雪運動員及冰雪運動愛好者等熱愛北京的外籍人士征集短視頻作品,講述自己與(yu) 北京的故事,以及愛上這座城市的100個(ge) 理由。本屆大賽共征集視頻作品超過3500部,題材豐(feng) 富,涉及人文、曆史、藝術等各方麵,從(cong) 不同角度向人們(men) 展示了一個(ge) 熱情、友好、奮進的新時代之北京。優(you) 秀作品將進行多語種譯製,並通過海內(nei) 外社交媒體(ti) 平台等進行廣泛傳(chuan) 播,讓世界更了解北京,讓更多人愛上北京。
音樂(le) +旅遊場景+藝術家展現北京之美
“必須加入心願清單,真是賞心悅目的視頻”“能看到這樣的藝術、曆史實在太神奇了”“北京是座有獨特氣質的絕佳城市”,今年以來,在臉書(shu) 、推特、照片牆、優(you) 兔等海外社交媒體(ti) 平台上,宣傳(chuan) 北京旅遊和文化資源的係列短視頻《京·粹》前5期就收獲總觀看量逾256萬(wan) 餘(yu) 次,總曝光量超689萬(wan) 餘(yu) 次。沒有解說,隻有音樂(le) 、旅遊場景、藝術家構成的精致畫麵,讓眾(zhong) 多海外民眾(zhong) 認識到新北京的文化魅力。
由北京市文旅局策劃出品、北京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的係列短視頻《京·粹》共有10期,自去年底至今年初已在海外社交媒體(ti) 平台推出5期。每一期內(nei) 容都深挖北京市文旅資源內(nei) 涵,以旅遊景點或新興(xing) 文化地標為(wei) 背景,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時尚文化為(wei) 內(nei) 容,邀請各藝術領域的代表性藝術家表演,創新了對外宣傳(chuan) 的視覺表達方式,探索構建符合新時代國家形象的對外傳(chuan) 播方式。
國際青年北京論壇
“知行世界 賦能未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離不開青年的智慧和勇氣。首屆國際青年北京論壇為(wei) 近200位中外青年學者、運動員、藝術家代表提供開展交流、深化了解、知行北京的平台。2021年12月17日,首屆國際青年論壇由市政府新聞辦和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yu) 世界研究院共同主辦。與(yu) 會(hui) 發言嘉賓平均年齡為(wei) 28歲,參會(hui) 嘉賓平均年齡為(wei) 25歲,來自近20個(ge) 國家。青年們(men) 圍繞“知行世界 賦能未來”這一主題展開交流研討。與(yu) 之相配合的兩(liang) 場“思想酷”高校行活動和一場針對北京科技和冬奧元素的“知行北京”參訪活動,契合“Z世代”青年所感、所思、所好,內(nei) 容充實,形式新穎,為(wei) 國際青年之間結下深厚友誼、碰撞智慧火花,把所思所得付諸於(yu) 促進中外友好的實際行動提供舞台。
與(yu) 會(hui) 文化旅遊大咖發言摘登
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孫尚武:據統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近10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在北京舉(ju) 辦,平均每年接待50餘(yu) 位來訪外國領導人。文化旅遊領域的國際交流交往,承載著傳(chuan) 播中國聲音、展現中國力量、闡述中國價(jia) 值的重要使命。
全球音樂(le) 教育聯盟主席、中國音樂(le) 學院院長王黎光:2017年全球音樂(le) 教育聯盟第一次全球音樂(le) 院校校長交流季活動,80多歲高齡的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劉德海為(wei) 全球音樂(le) 院校校長彈奏了一首《十麵埋伏》,各國音樂(le) 院校的校長聽完,現場響起了長達5分鍾的熱烈掌聲。接下來三天的時間裏,我們(men) 與(yu) 全世界20多所音樂(le) 大學簽訂了聯合人才培養(yang) 的計劃。這是音樂(le) 的力量,更是中國音樂(le) 的力量。
中國翻譯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黃友義(yi) :現在的中國已經從(cong) 翻譯世界的階段,進入到了翻譯中國的階段,幾十年前我們(men) 向中國介紹世界,現在我們(men) 要向世界介紹中國。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中國旅遊研究院每年分季度對包括北京在內(nei) 的國內(nei) 60座城市、國際上120座城市進行遊客滿意度的監測,十年前北京的得分是76分,現在是85.4分。這是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遊客打出來的分數,說明北京在這十年間發展巨大。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文煥:張火丁前往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演出全本京劇《白蛇傳(chuan) 》和《鎖麟囊》。《鎖麟囊》中有大段的唱腔,但我們(men) 並沒有擔心外國人會(hui) 看不懂這個(ge) 古老的中國故事。在美國演出前,我們(men) 邀請美國漢學家講述這個(ge) 古老的東(dong) 方故事,為(wei) 當地觀眾(zhong) 導賞。最終,當地觀眾(zhong) 被傳(chuan) 統京劇深深打動,兩(liang) 場演出座無虛席。
芬蘭(lan) 赫爾辛基市文化和休閑部常務部長勞拉·阿爾托:2006年,北京與(yu) 赫爾辛基建立了獨特的友好城市關(guan) 係。自此,我們(men) 共同組織了各種文化活動,開展了各種文化合作。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與(yu) 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支持下,赫爾辛基每年都舉(ju) 辦中國春節慶祝活動,至今已連續舉(ju) 辦16年。這一活動不僅(jin) 深受當地華人的喜愛,也深受其他文化背景人士,包括芬蘭(lan) 本地人的歡迎。2016年,我們(men) 將芬蘭(lan) 的文化藝術帶去了北京,在北京西單文化廣場舉(ju) 辦了“你好,赫爾辛基”活動,為(wei) 北京人民提供了一個(ge) 了解芬蘭(lan) 和赫爾辛基的機會(hui) ,並進一步創造了合作可能。2021年,赫爾辛基榮幸地作為(wei) 官方嘉賓城市參加了北京國際設計周。與(yu) 北京攜手,我們(men) 共同為(wei) 中芬兩(liang) 國的設計師和設計公司架起了溝通的橋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