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水鳥啁啾,蘆葦婆娑,靜謐的水麵一隻鸊鵜踩水掠過,激起一串漣漪……水更清了,鳥更多了,一幅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圖景正在白洋澱徐徐展開。
塔吊林立、熱火朝天,雄安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呈現的是建設未來之城的責任與(yu) 力量之美。以“一張白紙”為(wei) 起點的雄安,如今城市框架全麵拉開、城市風貌逐步提升、重點片區和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當前,雄安新區正圍繞實現“五新”目標,加快“顯雛形、出形象”,解放思想、奮發進取,行進在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道路上。
■ 生態新名片:白洋澱野生鳥類恢複到237種,成為(wei) 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重要繁殖地
7月25日,乘著一隻小木船,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林業(ye) 股股長張成良來到一處鳥類棲息地的外圍,探著身子,努力用望遠鏡眺望著棲息地內(nei) 的情況。
“前一天還在木棧道那邊觀測到了5隻青頭潛鴨,這裏少說可以確定有兩(liang) 隻。”張成良說,從(cong) 去年首次監測到青頭潛鴨,到現在頻繁觀測到青頭潛鴨的活動軌跡,可以初步斷定白洋澱裏的青頭潛鴨數量已然不少,且在這裏安上了家。
野生鳥類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青頭潛鴨的“安家”,更成了白洋澱生態環境改善的有力佐證。眼看著白洋澱的生態環境好起來,鳥一天天的多起來,張成良的工作勁頭也越來越足。
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澱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係統性生態治理。通過補水、治汙、防洪“三位一體(ti) ”統籌規劃、協調推進,2021年,白洋澱澱區及上遊有水入澱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為(wei) 1988年恢複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
在很多像張成良這樣的本地人看來,“小時候的白洋澱又回來了”,“百鳥天堂”的勝景再次重現。不隻是青頭潛鴨,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物種震旦鴉雀,有“水中鳳凰”美譽的珍稀野生鳥種水雉等鳥類,在白洋澱屢見不鮮。根據最新觀測數據顯示,白洋澱野生鳥類已經恢複到237種,比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31種。
為(wei) 了繼續加強白洋澱生物多樣性保護,雄安新區在白洋澱還劃定了9個(ge) 鳥類重要棲息地,劃分絕對控製區、相對控製區,最大限度減少人類活動對鳥類棲息的幹擾,營造人鳥共享白洋澱的和諧美景。
■ 智慧新名片:集成綠色、智慧等30項前沿技術,打造未來城市的“樣板示範區”
盛夏時節,枝繁葉茂,花香四溢。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掩映在一片蒼翠之中。這座自2017年12月7日開工建設、曆時112天完工的建築群,是雄安新區黨(dang) 工委、管委會(hui) 的辦公所在地,也是國內(nei) 一些著名企業(ye) 辦公聚集地。如今,成為(wei) 八方來客參觀考察的首選之地。
徜徉在園區,你會(hui) 對園區的“智慧”發出由衷感喟。炎炎夏日,口渴難耐時,循環流動的百度“新石器無人車”出現在眼前,走近後,它便禮貌地停下對你說:“我肚子裏有好多零食飲料,快來點擊屏幕購買(mai) 吧。”一掃屏幕上的二維碼,冰爽的飲品就會(hui) 自動呈上。
個(ge) 頭更大的紅色無人巴士正在進行運行測試,它們(men) 將主要用於(yu) 園區內(nei) 通勤、點到點接駁與(yu) 公交線路的常態化運營。
“這些車輛基於(yu) 自身一套全方位感知係統、高算力處理器與(yu) 自動駕駛算法,再結合高精度地圖和雄安新區建設的車路協同係統,可以實現安全可靠的無人駕駛。”7月20日,河北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孫鵬輝說。
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園區大腦”主控中心,大屏幕上,整個(ge) 園區每一棟建築都盡收眼底。園區共安裝了25000個(ge) 傳(chuan) 感器,可以監控各個(ge) 房間的溫濕度,控製每一扇門的智能開關(guan) ,園區智能化是新區智慧城市的雛形和率先實踐。
在這裏,智慧園區應用包括智慧生活、智慧企辦、智慧政辦、智慧物管、智慧運營五大場景,建設了四大平台、21個(ge) 應用子係統。
作為(wei) 新區的首個(ge) 標杆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不僅(jin) 是數字化智慧城市的雛形和縮影,同時也是生態示範園區,是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理念的率先呈現。綠色、智慧、被動式、海綿城市,都是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向人們(men) 展示的新理念,建設過程中集成應用30多項世界前沿技術,探索形成了國內(nei) 建築的創新“試驗田”和未來城市的“樣板示範區”。
■ 交通新名片:快速融入京津半小時交通圈,高速公路骨幹路網全麵形成
7月26日下午4時32分,雄安站客運值班員李陽將一位女乘客送到3站台上車後,目送著複興(xing) 號C2726平穩駛離。
“最近雄安站的客流量也明顯增多,每天列車數量也增加到了12對。”李陽說。
雄安站候客大廳裏的“千年輪”,齒輪轉動,最外側(ce) 的年輪已經走過了1的位置——從(cong) 2020年12月27日雄安站開通至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雄安站累計發送旅客50萬(wan) 人次,累計到達量約44萬(wan) 人次。
一條高鐵線,拉近兩(liang) 座城。
“北京與(yu) 雄安的軌上距離隻有50多分鍾車程,很多雄安人早上去北京,晚上就乘著高鐵回了家;來雄安工作的北京人可以每日通勤,早上八點多到雄安,晚上六點就又回到了北京西站。”李陽深有感觸。
千年大計,交通先行。
“四縱三橫”外圍骨幹路網通車。去年5月,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榮烏(wu) 高速新線、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同期建成。至此,連同既有的京港澳、大廣、榮烏(wu) 、津石4條高速共同構成的雄安新區對外高速公路骨幹路網全麵形成。
5年來,雄安新區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幹線公路網建設全麵鋪開,交通體(ti) 係基本成形。
以雄安站的開通亮相為(wei) 重要節點,高速鐵路網的完善讓雄安新區與(yu) 北京的聯係變得更加緊密,對整個(ge) 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的輻射能力也更加明顯,雄安新區正快速融入北京、天津半小時交通圈,石家莊1小時交通圈。
雄安站樞紐片區,正在推進交通樞紐與(yu) 城市功能的一體(ti) 化開發,建設站城一體(ti) 發展的示範區、交通特色鮮明的經濟區和雄安站綜合服務配套區,更好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
■ 民生新名片:以人為(wei) 本打造宜居宜業(ye) 片區,探索現代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作為(wei) 新區首個(ge) 大規模建成區的容東(dong) 片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湖光水影的金湖公園,片區西部的悅容公園,小橋流水、亭台樓榭,令人賞心悅目。
家住容東(dong) 片區龔莊社區樹華園小區的袁豔芬,很享受這樣的居住環境。7月26日11時,聽到敲門聲的袁豔芬搖著輪椅打開了門,“蒲公英”誌願服務隊的幾名誌願者來到她家,幫著擦桌掃地,收拾衛生……
為(wei) 全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幸福指數,努力培育和諧共美的城市文明氛圍,在新區有關(guan) 部門推動下,容東(dong) 片區積極開展“誌願結對、文明同行”等誌願服務活動,推進容東(dong) 片區誌願服務全民化。
這是新區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體(ti) 現。
容東(dong) 片區領風氣之先,以小切口撬動社區治理大格局,著力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時,積極探索現代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為(wei) 其他片區建設發展探索新路徑。
“我們(men) 定期召開聯席會(hui) 議,社區、物業(ye) 、項目管理單位、執法隊、衛生服務站等相關(guan) 負責人聚在一起,共商社區事務。”南文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偉(wei) 肖說。
創新,讓城市治理高效運行,成為(wei) 容東(dong) 探索的一個(ge) 重要方向。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為(wei) 目標,積極探索創新城市管理與(yu) 綜合執法模式和路徑,創建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ge) 平台強監管和一張網格優(you) 管理的“三個(ge) 一”管理體(ti) 係和模式。此外,容東(dong) 管委會(hui) 還明確了加快構建社區黨(dang) 組織、居民委員會(hui) 、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服務企業(ye) 、樓門長、綜合服務站等“六位一體(ti) ”統籌協調機製下的社區治理舉(ju) 措。
高品質建設的容東(dong) 片區,樹起的是新時代全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新標杆,承擔著探索片區開發運營新模式的重任。(記者張偉(wei) 亞(ya) 、趙瑞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