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強軍征途 以江蘇地名命名的人民海軍艦艇已有50餘艘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建軍(jun) 95周年,也是人民海軍(jun) 成立73周年。回顧建軍(jun) 95年來人民軍(jun) 隊海上力量發展曆程,新四軍(jun) “土海軍(jun) ”誕生於(yu) 江蘇,人民海軍(jun) 成立於(yu) 江蘇,海軍(jun) 艦艇命名規則最早在江蘇施行,截至目前已有50餘(yu) 艘“江蘇籍”命名艦艇,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見證人民海軍(jun) 由弱到強、由黃水向藍水的航跡,也見證了強軍(jun) 十年國防和軍(jun) 隊建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
01
從(cong) “土海軍(jun) ”啟航,
人民海軍(jun) 與(yu) 江蘇淵源極深
江蘇是新四軍(jun) 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在華中敵後戰場,新四軍(jun) 官兵不僅(jin) 在陸地與(yu) 敵偽(wei) 較量,還在海上打擊敵人。1942年成立的蘇中軍(jun) 區海防團,靠著木製漁船改造而來的“戰艦”,使用步兵武器與(yu) 敵戰鬥,甚至端起刺刀跳幫作戰。這支被粟裕稱之為(wei) “土海軍(jun) ”的部隊,堪稱人民海軍(jun) 起源之一。
新四軍(jun) 在江蘇浴血奮戰,創造眾(zhong) 多銘記於(yu) 史的戰例。各國海軍(jun) 慣例,軍(jun) 史涉及的重要地名是海軍(jun) 艦艇名的重要來源,人民海軍(jun) 也不例外。1949年4月23日,渡江戰役炮聲未停,人民海軍(jun) 在江蘇泰州白馬廟成立。次年4月23日海軍(jun) 成立1周年,華東(dong) 軍(jun) 區海軍(jun) (東(dong) 海艦隊前身)所屬數十艘軍(jun) 艦齊集南京草鞋峽江麵,舉(ju) 行正式命名典禮,其中“車橋”“衛崗”“陳集”等艦名就來自於(yu) 新四軍(jun) 在江蘇打擊日寇的戰役戰鬥之地。
當時華東(dong) 軍(jun) 區為(wei) 軍(jun) 艦命名的辦法是:護衛艦以省會(hui) 城市的名字命名,如“濟南”“廣州”;炮艦以具有革命曆史的縣城命名,如“延安”“遵義(yi) ”;掃雷艦以老解放區村鎮命名,如“棗莊”“張店”;大型坦克登陸艦以革命根據地山嶺命名,如“井岡(gang) 山”“大別山”;中型登陸艦用河命名,如“淮河”“黃河”;江防炮艇以江命名,如“長江”“烏(wu) 江”;其餘(yu) 輔助性軍(jun) 艦不單獨命名,采用數字編號。
這套在江蘇使用的命名辦法,奠定了人民海軍(jun) 軍(jun) 艦命名的規範基礎。以江蘇地名命名的艦艇,也首次出現在人民海軍(jun) 戰鬥序列中,且一口氣出現了6艘。4艘小型登陸艦以江蘇境內(nei) 我軍(jun) 4次戰鬥發生地命名。衛崗(一作韋崗)在鎮江,這裏爆發了粟裕帶領新四軍(jun) 進入蘇南敵後抗戰的第一戰;陳集在阜寧,新四軍(jun) 曾在此全殲日軍(jun) 一個(ge) 中隊;車橋在淮安,打下車橋實現了蘇中抗戰形勢的根本好轉;碾莊在邳州,淮海戰役黃百韜兵團覆滅於(yu) 此。
淮陰、鹽城作為(wei) 江蘇革命老區,率先獲得艦艇命名。泰州作為(wei) 海軍(jun) 誕生地,雖然隻是設區市,卻破格命名今年以前“江蘇籍”主戰艦艇中噸位最大的138艦。泰州艦艦歌第一句就點出了其不凡出身:“從(cong) 海軍(jun) 誕生地走來,我們(men) 是威武的水兵……”
之所以說破格,按照《海軍(jun) 艦艇命名條例》,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實際操作中,地級市一般命名護衛艦,省會(hui) 城市命名驅逐艦。因此除泰州外,今年以前江蘇設區市中隻有南京命名過驅逐艦。
02
“江蘇籍”艦艇
見證海軍(jun) 邁向深海大洋
泰州艦和上一代南京艦,曾長期是“江蘇籍”艦艇中不多的兩(liang) 艘驅逐艦。江蘇地名命名的艦艇變化,本身就是人民海軍(jun) 從(cong) 無到有、由弱變強的縮影。
最直觀的是噸位上,“江蘇籍”艦艇群經曆噸位不斷上升、過去十年加速躍升的過程。第一代“江蘇籍”艦艇6艘,其中有的是小型登陸艇,有的是美國貨船改裝的炮艦——那時人民海軍(jun) 中甚至還有清朝遺留的艦艇。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江蘇籍”艦艇多是小噸位的獵潛艇、掃雷艦,或與(yu) 世界海軍(jun) 同期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的艦隻。比如揚州、蘇州等市名曾先後3次命名海軍(jun) 艦艇,第一次是獵潛艇,第二次也僅(jin) 是掃雷艦。
隨著人民海軍(jun) 在強軍(jun) 征程上闊步向前,蘇州這個(ge) 著名地級市終於(yu) 命名了一艘新型驅逐艦。今年2月11日除夕夜,海軍(jun) 官方微博“人民海軍(jun) ”發布一則視頻新聞,開頭就是海軍(jun) 蘇州艦官兵吃年夜飯慶祝春節的畫麵。蘇州艦的“官宣”,意味著蘇州市名第一次命名人民海軍(jun) 大艦,至此江蘇全部13個(ge) 設區市實現命名海軍(jun) 主戰艦艇——驅護艦的全覆蓋。到新一代無錫艦“官宣”,泰州艦多年保持的“江蘇籍”主戰艦艇噸位紀錄被刷新。
世紀之交引進的泰州艦等4艘俄製“現代”級驅逐艦,曾長期居於(yu) 人民海軍(jun) 主戰艦艇噸位排行榜前列。上一代無錫艦、淮安艦、南通艦以及鎮江艦為(wei) 姊妹艦,是排水量僅(jin) 1500噸左右的護衛艦,卻曾長期是我海軍(jun) 主戰艦艇。其時,“江蘇籍”艦艇中較大的國產(chan) 主戰艦艇還有上一代南京艦。這艘051型驅逐艦排水量僅(jin) 3000餘(yu) 噸,也曾長期奮戰在保衛我國海洋權益第一線。這些都是人民海軍(jun) 發展曆程的真實寫(xie) 照。
2008年1月,作為(wei) 當時國產(chan) 新銳艦艇,054A型護衛艦首艦徐州艦加入人民海軍(jun) 戰鬥序列。雖是護衛艦,該艦排水量卻達到老南京艦水平。此後,姊妹艦鹽城艦、揚州艦、常州艦等不斷入役,且一改上一代以揚州、常州等地名命名的海軍(jun) 艦艇活動於(yu) 近海的常態,遠赴亞(ya) 丁灣護航、遠航訪問歐洲,航跡從(cong) 近海延伸至大洋。
2015年“八一”建軍(jun) 節前夕,宿遷艦入列海軍(jun) 南海艦隊,江蘇13個(ge) 設區市市名首次實現命名我海軍(jun) 艦艇全覆蓋。2018年,一艘新型驅逐艦成為(wei) 新一代南京艦。今年蘇州艦、無錫艦又相繼“官宣”,讓江蘇地名前所未有地命名了4艘驅逐艦,這也是人民海軍(jun) 強軍(jun) 征程的縮影。以往人民海軍(jun) 艦艇數量不夠多,驅逐艦通常以南京等省會(hui) 城市、寧波等計劃單列市、泰州等黨(dang) 史軍(jun) 史上具有重要意義(yi) 的地名等命名,但蘇州、無錫市名不符合這些條件。
不過,就像正式官宣新無錫艦的新聞標題《人民海軍(jun) 奮鬥強軍(jun) 進行時新型艦艇接裝入列開啟“下餃子”模式》的形象比喻,新銳艦艇大量“下餃子”後,以往慣例用作驅逐艦艦名的地名大量被使用,普通地級市命名驅逐艦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例如,052D型驅逐艦近年來就使用安徽淮南、山東(dong) 淄博、黑龍江齊齊哈爾、河北唐山等市名來命名。這些市有不少在各自所在省份地位重要。蘇州、無錫等作為(wei) 江蘇和我國東(dong) 部地區重要城市,市名命名驅逐艦也順理成章。
“江蘇籍”艦艇舷號也是體(ti) 現強軍(jun) 興(xing) 軍(jun) 成就的一個(ge) 側(ce) 麵。2019年初,新一代南通艦正式命名授旗入列,舷號601,這是當時已知首艘入列的6號段護衛艦。此前類似578揚州艦、546鹽城艦、549常州艦等護衛艦,我海軍(jun) 護衛艦舷號多以“5”開頭。“新號段”啟用似乎說明,海軍(jun) 護衛艦下水數量日益增多,舷號已不敷分配。
正在服現役的“江蘇籍”艦艇也達到曆史新高。全省13個(ge) 設區市市名命名艦艇中,僅(jin) 有鎮江、連雲(yun) 港等少數市名處於(yu) “青黃不接”狀態。連雲(yun) 港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官方網站在回應該市市民谘詢時,表示2020年5月當地已申請命名新的連雲(yun) 港艦。這顯示,連雲(yun) 港也在積極爭(zheng) 取再次命名海軍(jun) 艦艇。
03
“江蘇籍”艦艇為(wei) 何這麽(me) 多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江蘇已經有至少40多個(ge) 地名命名過人民海軍(jun) 50多艘艦艇。不僅(jin) 許多地名曾兩(liang) 次、三次命名海軍(jun) 艦艇,還有眾(zhong) 多縣級地名和山名、湖名命名過海軍(jun) 艦艇。縣級地名中命名海軍(jun) 艦艇的有漣水、如東(dong) 、興(xing) 化、張家港、昆山、常熟、海門、宜興(xing) 、江陰、海安、靖江等;有的已經是市轄區,如通州、淮陰、吳江。江蘇還有“四山五湖”命名海軍(jun) 艦艇,包括坦克登陸艦靈岩山、洞庭山、五峰山、紫金山,補給艦太湖、洪澤湖、駱馬湖、高郵湖、陽澄湖。高郵湖艦、駱馬湖艦是“江蘇籍”艦艇中最大的,排水量均超2萬(wan) 噸。
“江蘇籍”艦艇數量為(wei) 何這麽(me) 多?這和江蘇各地積極爭(zheng) 取有關(guan) ,這方麵新老淮安艦的接續命名十分典型。從(cong) 2013年2月老淮安艦退役,到2016年8月新淮安艦入列,僅(jin) 相隔3年。之所以這麽(me) 快,是因為(wei) 老淮安艦退役後,該市民間進行了大量推動海軍(jun) 部隊能再次命名淮安艦的工作。2013年6月,淮陰中學一名普通學生就向時任淮安市委書(shu) 記寫(xie) 信書(shu) 麵提出建議,當地黨(dang) 委政府也順應民意進行了積極協調。
各地對自己的“家鄉(xiang) 艦”一舉(ju) 一動都會(hui) 分外關(guan) 注。例如宿遷艦入列時本報刊載消息提到,時任宿遷市委負責人專(zhuan) 程赴海南三亞(ya) 參加儀(yi) 式,並慰問海軍(jun) 榆林基地和宿遷艦官兵。宿遷市和宿遷艦還簽訂共建協議。淮安艦入列時,淮安市委、市政府以及淮安市軍(jun) 分區等軍(jun) 地負責人出席入列命名授旗儀(yi) 式。前一年該艦在上海舉(ju) 行下水儀(yi) 式時,淮安方麵也派員參加儀(yi) 式。還未入列前,已提前上艦實習(xi) 的新淮安艦官兵就到訪淮安,並表示將在艦徽、艦艇內(nei) 部通道、會(hui) 議室的設計裝飾上體(ti) 現“第二故鄉(xiang) ”淮安的元素。這一想法也獲得淮安的支持,淮安文藝界有熱心人士欣然為(wei) 之創作畫作和艦歌。
入列命名隻是開始,這樣的互動是長期的。如揚州召開市人代會(hui) 會(hui) 議時,海軍(jun) 揚州艦負責人就在主席台就座。類似於(yu) 此,軍(jun) 地會(hui) 通過“共建”“雙擁”等形式進行大量官方和民間互動,如鹽城派出的慰問團就曾多次赴北海艦隊慰問鹽城艦官兵,鹽城艦官兵也派出代表回“第二故鄉(xiang) ”探親(qin) 。2016年,鹽城艦官兵還為(wei) 遭受龍卷風冰雹嚴(yan) 重災害的鹽城阜寧、響水等地群眾(zhong) 捐款捐物獻出愛心。記者2013年登泰州艦采訪時,還了解到當時泰州艦每位艦員都是泰州市榮譽市民,泰州重大的活動經常邀請艦上的“泰州人”參加;泰州學院專(zhuan) 門在該艦上設有遠程教育點,老師定期輔導、組織考試,全部免費……
這些熱情的互動,是江蘇對雙擁工作高度重視、熱情支持的縮影。去年10月發布的全國雙擁模範城中,江蘇省18個(ge) 城市獲授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12個(ge) 設區市在列,且不少城市是連年獲表彰,如常州是“七連冠”、無錫是“八連冠”、南京是“九連冠”。另外,江蘇的江陰市、宜興(xing) 市、新沂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cang) 市也同時獲評雙擁模範城。盤點這些地名,除新沂外其他全部命名過海軍(jun) 艦艇。
從(cong) 在江蘇沿海戰鬥的改裝漁船,到大量“江蘇籍”艦艇正在服現役和奔赴深海大洋,接下來最值得期待的“江蘇籍”艦艇,恐怕就是江蘇艦,它或許是新一艘航空母艦,相信這不僅(jin) 是全省人民的熱切期盼,也是全國人民的殷切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